字号: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2012年12月07日 17:32  新浪佛学

  一些现代美术师在塑绘佛像时,依个人观念对佛菩萨的形象进行塑造,而不遵循传统的造像规范,这与佛教没有形成“造像的公论”有关,也与另外一件事情有关:

  在古代,一些藏传佛教塑像师非常重视造像量度,而对体块、线条、方圆的处理没有经验。因此,虽然塑造出的佛像大致形体不至于出问题,但也没有给人留下很好的美感,未能形成统一的思路去塑造佛像。塑造出来的佛陀形象中规中矩,但却很难塑造出三十二相本身内涵所应有的形象。所以在古代,汉传佛教的一些工艺师有过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的批评。

  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过分严谨的批评,到了现代愈发严重。我国宗教政策恢复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更加放任了。很多美术师任意而为,为了表达佛更接近人的情怀,便将弥勒菩萨画成哈哈大笑的形象,甚至将佛陀画成十分忧愁或多愁善感的形象。这些都是因为反对“固执于佛教造像量度”而引发的过分放任。

  这种放任是在批评之后形成的,虽然自认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表达了各种人文的情绪,但实际上与佛无关。过分放任使佛像失去了宗教情怀的承载能力,也失去了宗教意义。既然没有了宗教意义,便不能说其是佛像,所以现在的造像亟需宗教规范和美术表达能力的圆满结合。

  造像量度只是宗教规范的基础,对于佛陀慈悲众生、接引众生的高尚情怀的表达,需要在松紧、体块、方圆等各方面进行实际塑形努力。这些努力都做好了,佛教造像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标签:
分享到:

佛教万年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