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迷失的“心”

2012年12月26日 13:48  新浪佛学 微博

  要有足够反观自心的能力。我们总以为了解别人比了解自己来得辛苦,其实一个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我们想想看:用手触摸得到的脸、鼻子、眼睛,要靠模糊的镜子所反射出来的影像告诉自己——“你长得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连自己的外在形貌都需要靠镜子的反射帮助才能看见,那么内在无形却主导我们行为思想的自我意识,或一般人所说的“心”,当然更须反观照见,才能对变化快速的人性有所理解,进而导向正面的发展,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更快乐、更美好。

  对于“心”这个名词可以有多种解释。就佛教来说,所谓的心,并非只是人类拥有,还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所有众生,亦即整个浩瀚宇宙中的有情众生都有心灵。佛陀在许多佛经中都曾说:“众生本即佛,然因客尘染,垢净即真佛。”只要是六道众生,都拥有最可贵的佛性,也都有成佛的一天。目前我们无法提升所有众生的心灵,只能先从提升人类的心灵境界开始做起。

  人心原本应该是良善的,却被像客尘一样的障碍(也就是贪、嗔、痴、嫉妒、傲慢等等烦恼)所障蔽。这些烦恼是如何产生的呢?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也就是心灵)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外境相接触,而产生种种好与不好的分别。这样的分别一直循环,再加上自己的执著,使得原本纯洁的心开始产生两种情绪出来:一种是好,一种是坏。好坏的分别,并不是有真实的好坏,而是来自主观的认定。

  就佛教而言,心的状态不只一种,简单地可分为善念、恶念以及无记三种。我们的语言、身体动作,最关键的还是心灵,与外在相接触时,主意识下的判断,如果是遵照佛陀所教导的十善(或简单地说,与佛陀所讲的“诸恶莫作”,也就是不要伤害到其他任何生命体的想法相互关联)时,便是“善”念;反之,若是与“恶”相关联,就称为“不善”的念,即“恶”念。一般无好坏分别的思维,称为“无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有可能处在无记的状态。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准备上班等等例行事务,我们日复一日重复地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从来没有思考过是好或是坏,只是该做便去做;又或是在没有特别的目的下,随意闲聊或做事情的心念,都可以称之为“无记”。当然,有时心也可能是三种思维两两混合或同时存在而造作。

  平常我们总认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人对心的认识,本身就是矛盾、模糊不清的。当我们实际去寻找“心”时,找不到一个确切的它;可是一旦执著起来,它便主导着我们整个身体、语言。而我们纯洁的善念大部分时间都被“自我的执著”所遮掩了,需要长时间用强迫的方式使它从内在散发出来。所以,对于被自我所主导的身口意,如果不时时加以明察,往往会被我执所欺骗。例如,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某种理念是为了他人或其他众生着想,也符合佛陀的教义,可是因为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没有好好观照自己的内在,往往变成为了达到自己世俗的私欲而做,造作了不如法的行为而尚不自觉。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发展时,就愈不易行善;心里愈为他人着想时,超越自我以后,人心的本善就较容易产生出来。但,往往我们的心会产生伤害别人的念头和行为,这些念头和行为就是所谓的恶,这也是我们所要提升的地方。对于无记的状态,我们当然希望让它成为善的念头,但重点还是在拿捏住恶的部分。

  你有没有反省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身为一个人该尽的职责?就佛教徒而言,在做一个好的佛教徒之前,要先做一个好人;不能做一个好人,讲太多宗教上的大道理也没用。现代这种佛教徒实在太多了,道理说得很多,反观自己的时间却愈来愈少。我们很少有机会反过来观察自己的生活,到底在做些什么,自己的心态是否有所改变。身为一个宗教传播者、社会教育者,或是社会关心者,不管是法师还是老师、教授,应该重视确确实实地观察自己。

  常常观察自己的心,就有办法改变不好的习性,使心灵中沉沦的部分往上提升。仔细观察后,对我们比较实用的只能是:我们不喜欢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我们喜欢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就这样去对待别人。这必须先有爱心,而爱心不能只停留在心里,要付诸行动。善良的心就像肥沃的土地,如果你不去种植农作物,它会长出茂盛的杂草;善良的心要付诸行动,才能让自己和别人受益。如果没有以智能付诸行动,一段时间后,善良的心也会被你的主观意识所湮灭,长出杂草来,这时你的爱心都变成了伤害。

  所以,有足够的爱心,更要有足够的智慧来付诸行动。很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除了物质跟学问以外,他们还落实善的教育,绝不只是爱的教育。要提升人的心灵,必须知道用爱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用善的教育来导正他们,如此,他们才会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