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是觉悟的开始

2012年12月26日 13:58  新浪佛学 微博

  佛陀的眼睛本来就是无所不知的眼,佛陀也没有任何黑暗需要被照亮,但是我们有,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自私又无明,然后从那里衍生出来世间的杂念、妄念,像乌云一样把我们最纯洁的佛性、如来藏给死死地遮住了。贪、嗔、痴、慢、疑,我们习惯性叫它烦恼障。所知障是三轮分别的这种思维。烦恼是不让我们脱离轮回的,所知是没办法让我们成就佛的果位的障碍,这两者都必须要净化。

  当我们点一盏灯、用最虔诚的心来供佛的时候,我们所祈求的是什么呢?希望用我们最虔诚的心礼敬十方诸佛菩萨,用一颗虔诚的心破掉我们的傲慢。如果我们没有在佛面前跪下,没有在佛的面前来用心忏悔,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缺点和毛病。如果伟大的佛陀没有花那么长的时间来讲经说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儿。所以,要点化我们内心的毛病,那么活生生的佛陀就是经典,佛经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缺点和毛病在哪儿。

  为什么我们要皈依佛陀?皈依佛法,皈依这些佛陀的弟子、这些僧众,就是因为靠凡夫俗子的那种无明看不清楚我们自己解脱的道路,看不清楚我们的缺点和毛病出在哪里。所以我们要礼敬诸佛,我们是罪孽深重的凡夫俗子,虽然有如来藏,有跟佛一样的佛性,但那是被乌云遮住的太阳。如果我们不谦卑而傲慢,是永远看不清楚自己的。藏人有一句话:“在峭壁上面是留不住任何一滴水。”昂头挺胸的傲慢者,是观察不到自己内心世界的。

  一个人,只有谦卑下去,才能反省自己。所以,佛陀并不需要我们去跪,菩萨更不需要。那么佛经需要吗?当然不需要。历代的传承上师们需要我们跪吗?不需要。为什么要跪?我们自己得谦卑。那么谦卑地来礼敬诸佛菩萨,越是了解佛菩萨的伟大,越就知道自己的缺点有多大、毛病有多深、习气有多重且固执得不得了。许多人明知道自己有这些缺点和毛病,不愿意净化,明知道有缺点,老给自己找理由:是有这些,但因为什么什么所以我做不了。在佛经里有个故事:沙漠里一个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一口井在后面追,井求口渴的人:“你喝了我吧!”而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不愿意喝水。

  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浊世的众生都已经非常需要佛法,就像沙漠里口渴的人一样,但当井出现在我们的前面、佛法出现在我们前面,我们不懂得珍惜,还是不愿意用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自己找不到良药、良医,医生主动把良药送来,他不愿意吃,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得反省自己。

  有了这样的心境,我们都要普及供养,贪得无厌是人无始以来累积下来想成的、已经习惯成的一种习气。我们什么都贪。什么叫贪恋?就是对一件事或物无止境地想需求,不惜任何代价地想追求。不管过程方式方法,去贪求,这就是贪婪,毫无满足的可能。你看周边房子我们会不会贪?会呀,一处两处,甚至十处二十处房子,都不够我们住。名利更是。名声好听不好听,实际上是非常虚伪的,而且是根本看不见的;但就因为别人怎么说,说我们对或说我们错,我们就会很在乎。利也如此。

  为了世间所有的,我们所看到的,只要我们没有,我们就想拥有,那么要靠我们凡人的想法,马上放下就能放下吗?不容易。大家明明知道,太多的贪求对自己是一种伤害,但谁都放不下,一边放了,另一边放不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用供养的方式、普及供养的方式,破除我们的贪得无厌。那么怎么供养呢?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讲了那么多佛陀的伟大、佛陀的功德,那我们就知道了,对于我们所敬佩的佛菩萨做功德,我们就心甘情愿了。

  上供诸佛菩萨比较容易:我们说要盖庙,大家会踊跃捐款,我们说要造佛像,大家也很乐意,印经也是如此,大家很乐意地去做。这是第一个步骤,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是神圣的、伟大的,作为佛教徒应该去做。佛陀也讲说,因财物而得的所有功德里,盖精舍、盖佛寺供僧,供养衣服,供养食物,照顾饥荒者,照顾长久的病人,照顾远来的客人,给他饮食等等,这些功德都是很大的。既然佛陀有说因财而得的七大功德都是如此,我们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寺院让我们在佛堂里面供佛,供灯、供花、供水果,用这样的方式来给我们累积福报,非常好。

  除了上供,还要下施。下施有几种方式,我们之前所讲的菩提心是最好的一种布施,毕竟我们的财力有限、能力有限,能够做的我们前面都已经讲到了,剩下的很多都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我们身上有一万块,分给一万个人,每个人可以拿一块钱;但是,如果有第一万零一个人拿来钱,我们就没能力了。这个时候怎么办?用意,就是用心去做布施。所以,最大的布施方法,用菩提心,用对所有众生强烈的慈悲,把我们所做的——虽然一万块没办法分给一万零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把功德分给不止一万人,可分给一亿或几十亿的人,乃至无量的天下众生——都可以分享功德,我们用心去做。这是意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布施。对我们来讲,功德是用善巧的方法在短时间里面来做大功德。这是普及供养。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