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2013年03月04日 11:42  新浪佛学 微博

  ※【导读】

  本偈称为“归敬颂”,这是印度和西藏的论师们作论前的传统方式,体现了佛教尊师重道的一贯精神。偈中一般是以前两句赞叹上师及本尊的功德,借以说明后两句中礼敬他们的因由。

  ※【释异】

  本颂由藏文的九字译为汉文的七字,无论如何都难以将文字全部照搬过来,因此,运用中文的优势,来恰当地进行文字的紧缩与取舍,而尽量表达出藏文的原有涵义,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旧译为:“虽见诸法无去来,唯一勤行利众生,上师观自在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

  旧译第一句省去了藏文的主词“刚该”[■],这个词是“那”的意思,用以代指新译第三句的“胜师与观音”。笔者窃以为,此词万万省不得,若省去了它,就让人搞不懂到底是谁“见诸法无去来,唯一勤行利众生”了;若让人弄不清这两句是对上师及本尊功德的赞叹,那么,下两句的“礼敬”,也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因此,新译在偈颂中译为“尊见诸法无去来,然唯勤行利众生”里的“尊”字,在长行[散文体]中译为“您们”,用以代指下文的“胜师与观音”。

  旧译的后两句:“上师观自在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藏文原义是:“对于(具备这种特质的)胜妙上师以及怙主观世音菩萨,(我要)以身、语、意三门恒常不断地恭敬顶礼!”在“上师”、“观自在”之间,藏文中有个“当”[■]字,是“与”、“以及”的意思,若省掉了它,就很容易让人误认“上师观自在尊”是一回事,因而,新译重译为“故于胜师与观音,愿恒三门作礼敬”。

  旧译最后一句的“三业”,在藏文里是典型的“三门”一词,它是表示“身语意三个方面”的“身门”、“语门”、“意门”,而不是“身语意三业”;二者的佛学涵义甚为悬殊,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了。近代藏汉译经大德,像法尊法师、能海上人,他们都是译为“三门”。

  在藏文原文中,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没用任何连接词,但考虑到前后的因果关系以及汉文晓畅通达的需要,所以在第三句句首添加了“故”字,这样的调整,似乎也能使译文更加流畅达意。

  利乐之源正觉佛,

  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须明行要,

  故当宣说佛子行。

  那些(自他)利乐的出生之处——

  究竟圆满的大觉佛陀们,

  他们都是从

  修持胜妙的正法而得以出生的;

  另外,(要想修持正法,)

  又须凭靠

  明了那实修的方法,

  因此,(以下我)要讲一讲

  佛子们所应实践的(内容)。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