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

2013年04月23日 14:41  菩提洲 微博

  当人们遭受痛苦尤其是受到伤害时,心量会变得狭小,最好整个人都缩进一个桃核里,以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

  善良的人都心软,心太软则容易受伤害。的确,没人愿意受苦、受伤害,但放眼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就算用铁石心肠把自己武装保护起来,也照样免不了痛苦的侵袭,所以,佛教的修行者选择开放,把一颗柔软的心完全向外界开放。

  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这时,我们的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的慈悲心、出离心、世俗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痛苦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并透过自己的感受,体念到他人的恐惧、伤痛和烦忧。

  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被人怜悯的滋味不好受,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

  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著,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有上下、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众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词汇,它代表着在情感上与我们相通相连的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他们”的痛苦,“我”的痛苦,原来是相通的,原本就是一个东西。

  只理解悲心的意义,而没有踏踏实实地观修无法真正生起悲心,这是过去诸佛的教诲。行住坐卧,要时时怀着悲心,以众生的解脱利益来观照自己。

  看到苦难的景象,不要马上把头扭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其中的痛苦,并尽己所能地伸出援手。流浪的动物、街边的乞丐、受灾的人群,都可以成为修悲心的对境。

  心生同情时,不要让这一念同情匆匆滑过,而是留住它、延长它,并试着把浅层的同情转化成深刻的悲心,让这一点悲心逐渐延伸、扩展到更多人、更多众生,最后对一切众生都生起真诚平等的悲心。

  焦躁、愤怒、嫉妒、恐惧、烦闷,当我们内心被这些负面情绪占据时,我们感到倍受煎熬,这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还有不计其数的众生在经受和我同样的痛苦,愿以我的痛苦代受他们的痛苦,愿他们获得轻松、喜悦。为了众生,为了自己,我一定要学会彻底解脱痛苦的方法。

  人在病中,也许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很多情况下,疾病会成为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好机会。

  在遇到病痛时,要想到畜生道、地狱道,甚至人道许许多多的众生都在遭受更大的痛苦,而我们是幸运的,在难得的人身中得闻佛法,对佛生信,有上师三宝护佑,内心也乐观充实,因此我们应对其他正在受苦的众生生起真切的慈悲心,发愿以身代受他们的痛苦,把自己法喜充满的心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愿他们早得解脱安乐。

  将烦恼转为道用,我们在人生中遭遇的困难和痛苦就不再是白白承受的苦难,而是令我们生起真实菩提心的如意宝。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