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纪录片《禅境宜春》

2014年11月27日 15:05  CNTV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唐飒

  《禅境宜春》制片人

  中国电影从纪录开始的,经历了人们思想的反叛、娱乐元素的冲击,伴随着中国人由求追物质到追求精神的转变,纪录电影这种形态也正在脱去浮躁的先进文化意识中开始悄然复苏。纪录片从最早的新闻纪录片,到后来的人文、地理、地域纪录片。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制作水准也日益提高,纪录电影是纪录片更高级的表达方式,既要求有电影拍摄的手段和质量,又要保持纪录片本身的纪实性、叙事性。纪录电影不仅具有社会认知价值,同时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社会认知在于是否具有真实性,文化传承在于是否具有广泛性,艺术欣赏在于是否具有独特性。

  《禅境宜春》是我国第一部讲述禅宗文化的纪录电影,由中央新影集团和宜春市人民政府出品,纪录片界领军人物高峰担纲出品人,中央电视台唐飒担任导演,历时一年拍摄完成。

  从纪录片创作角度来看,传统的地域文化电影容易陷入宣传片的误区,从而丧失其艺术性。而《禅境宜春》的推出,为地域文化纪录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即在忠于艺术创作的基础上让地域文化“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更深远的传播目的。

  一。关于社会认知:一种地域文化如果没有纪录下来,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地域文化,在地理范围上是一个相对弹性的概念,无论是一方禅院,一个村庄,一处温泉,一座明月山,每一种地域文化的划分和把握,既有对人文历史传统的遵循,也有自然地理元素的反映。《禅境宜春》遵循了对地域文化的基本纪录原则,首先影片选择了宜春作为主要拍摄地是基于其在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禅宗一花开五叶,其中三叶源自宜春,选择这样一个相对全面又相对集中的地点来记录禅宗文化,使得整个片子的思想脉络紧凑清晰。影片从人文、地理多个方面,线条清晰的梳理了禅宗文化的脉络,尤其是在宜春的起源,将历史提炼总结,并影像化的将历史跃然屏幕之上。这样的活历史,无论是今天,还是在将来,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录。

  二。关于文化传承:面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一个纪录电影人,当有敬畏之心。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令后世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发展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电影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推动民族进程的使命。《禅境宜春》在文化传承上做到了两方面的表达,一是表达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禅宗思想,二是表达了当代人把禅宗思想内化于心体现于日常的生活状态。

  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禅境宜春》能把这种概念人物画、具象化、影像化,同时做到生动可看,这在纪录片创作上是一种新的体验,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在文字心灵鸡汤铺天盖地的今天,也让观众品味到了一碗“热腾腾的影响化心灵鸡汤”

  故事性是每部纪录片导演都在孜孜不倦挖掘的宝藏。在地域文化纪录片中,不能过多的聚焦在单个人物身上,还得照顾地域文化,历史典故等元素。因此,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影片的生活可看性。《禅境宜春》经过走访、发现,选择了四组故事主人公,有僧人,有小孩,有市民。虽然人物看上去有些多,但人物始终围绕“禅”和“梦想”为主题,形散而神不散。因此从文化意义上说,《禅境宜春》是一次与祖先的对话,一次与圣贤的对话,一次穿透历史的望乡之旅。

  三。关于艺术欣赏:情趣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或被抓住充分利用,或漠然相对毫无反应,因此就有了生动或乏味。很明显,《禅境宜春》为生动地体现宜春风貌及禅宗境界,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除了上乘的文学语言与镜头语言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在对禅宗公案故事的处理极具创新价值。禅是一种抽象的意识状态,每个人的感悟都不一样,尤其是千年流传而来的,需要悟道的精神话语。怎样才能把一种十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禅境宜春》在这方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传统纪录片里采用的空镜、真人再现的方式对于“禅”的表达来说,都太过草率,太过落后。因此《禅境宜春》采用了剪影的表达方式。既让人把故事的过程表演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又通过剪影的方式,让观众并不能看到演员的表情,只是通过轮廓,在黑色的人影下进行更多的想象,这种结合水墨背景的剪影表达,在给观众讲故事的同时,也给予了观众更大的感悟空间。这种结合水墨背景的剪影表达,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是首次使用。

  《禅境宜春》无论从拍摄、制作、音乐等各方面,在中国文化类纪录片制作上都可称上品,但拍禅、学禅、修禅,对禅的理解永无止境,对纪录电影的创作提高也是如此。

文章关键词: 禅境宜春 佛教纪录片 禅宗文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