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赏析

2013年12月17日 14:23  新浪佛学 微博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赏析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赏析

  文/邢汶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晋)释慧远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陵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作者简介】

  释慧远(公元334~416年),俗姓贾,山西代县人。生于世族家庭,十三岁时随舅父游学洛阳许昌,深入学习儒家经典,尤其擅长《庄子》、《老子》,年轻时即负有相当声望。后于山西恒山追随道安法师,听《般若经》而悟,转而修佛,成为道安法师最为器重的亲近弟子之一。中年后潜居庐山香炉峰下,创建东林寺,倡导净土法门,名重一时,门下贤者云集,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开山祖师,被赞为“东方护法菩萨”,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宗师。公元416年,逝于东林寺,远公墓塔至今仍存于寺内。生平见《高僧传》卷六、《出三藏记集》卷十五。

  慧远大师同时也是位诗文大家,史称“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史载有论、铭、赞、诗、书信等结为十卷,五十余篇,部分已经散佚。

  【说明】

  晋安帝隆安四年,慧远大师六十七岁,已经是当时举世景仰的大宗师,庐山东林寺也成为众望所归的实修道场兼佛教学术中心。这年夏天,慧远大师带领徒友三十多人,游览石门涧。原诗有长序,详说石门涧的来历、风光特点以及游览和写诗的缘起。在写完这首诗后,张野、刘遗民、王乔之跟着写了奉和诗。

  有历史学家认为,本诗及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山水游记,价值非凡。从这首诗里,我们既可以看出慧远大师“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的寂灭体悟,亦能遥想一千六百年前,慧远师徒三十余人集体出游,大贤云集,谈笑风生的盛况,令人感怀。

  【注释】

  超兴:高妙超凡的兴致。

  本:原因。

  理感:探究万物规律。

  唱:同倡,发起。

  褰:撩起。

  云驾:传说中仙人的车驾。

  曾城:传说中神仙所居的地方。

  驰步:快步走。

  长岩:宽大的山岩。

  矫首:转过头来。

  灵阙:指神仙所居的宫殿。

  眇:古同“渺”,渺茫,遥远。

  陵:通“凌”,升高而接近。

  太清:天空。古人认为天系清而轻的气所构成,故称为太清。

  虚轮:轮是法轮,佛法认为四大皆空,因而称虚,虚轮譬佛法。

  转:诵读。

  玄中经:中经指人体的主要经络,此处比喻高妙的佛法。

  神仙:因修炼而长生不老的人。

  物化:庄子提出的理论,指泯灭万物的差异,消除物我隔障的境界。

  俱冥:同时归于虚无。

  【白话释】

  兴致如此高超并没有特别的缘故,

  心与外物感应于是兴致自然生成。

  听到众人忽然提议游览石门风光,

  新奇的倡议激发起我幽深的真情。

  手敛衣襟想象着仙人乘坐的车驾,

  远望山崖幻想传说中美丽的仙城。

  迈着迅捷的脚步登上高高的山岩,

  不知不觉之中身体是那样的轻盈。

  抬头远望似乎登上了仙人的灵阙,

  轻松缥缈的感觉如同升起在天空。

  端坐在高高的山峰之上习练佛法,

  大声诵读一段段高深玄妙的经文。

  或者成为神仙或者达到物我同化,

  都不如任生死混一皆化玄渺虚空。

  【赏析】

  写作这首诗的时期,是一个战火连绵、民生疾苦严重的时代。当时,晋朝大将桓玄占据荆州,拥兵自重,逼迫朝廷封占据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后来仍不知足,还兼领了江州刺史。东晋王朝的大半江山,均受他节制。其中,就包括慧远大师居住修道的庐山东林寺,也在他控制范围内。

  就在写这首诗的前一年,也就是399年,桓玄率领大军追杀殷仲堪,路过庐山,要求慧远大师出虎溪相见,被慧远谢绝,桓玄只好入山请见。在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我们得知,桓玄曾反复劝说慧远出山担任官职,“远答辞坚正,确乎不拔,志逾丹石,终莫能屈”。

  我们从这首诗里,能够感受到慧远大师那种坦然、自在、物我两忘的真实心境,其实就真切表露了慧远大师的内心世界。晋代很多高僧都依附执政者,借世俗权力弘法,但慧远大师则坚定不移地在庐山扎根,让东林寺远离权力,也远离灾祸,专心办道,锐意精进。

  从思想风格上来看,这实际上是一首佛理诗。两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大繁荣、大解放的伟大时期。由于儒学没落,各种学说竞相繁荣,包括法家、道家,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大发展。由于佛教来自印度,佛学经典的流传、运转、翻译和传播非常艰难,所以,最初的时候,中国士人常常以《老子》《庄子》来比附佛学教义,而且多有误解和错误。

  但到了慧远大师这里,由于更多佛典翻译和流转,佛理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首诗里,最后两句“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首先,慧远大师指出了老庄道家的妙处,那就是“神仙物化”,而后,又指出,道家的神仙追求,不是真正的解脱道,因此,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或者像庄子那样物我俱泯,都不是能够解脱的真理。那么,能够解脱的真理在哪里呢?慧远大师说“未若两俱冥”,冥,就是佛理中的“空”。从古汉语的语义来看,是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从慧远大师以后,中国僧人开始更多地使用“空”的概念,而不是“冥”,我们可以将慧远大师视为最后一个娴熟地使用中国传统文化术语来格义佛理的人,同时,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那以后,佛教就成了整个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评价慧远大师,但是,我们首先不要忘记的是,慧远大师是一个始终、彻底而且坚决的清醒的人。早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他正值风华正茂,是当时已经相当知名的大知识分子,就已经下了隐居的决心,仅仅因为战乱交通阻隔而未能如愿。在邂逅道安大师后,他对于人生真理的认识更为深刻,从未动摇。进驻庐山后,他三十年不逾虎溪,不出庐山,面对执政者的任何利诱甚至胁迫,淡然不动。

  时隔千年,东林仍在,世界仍在,名利仍在,权力仍在。当我们听到一些身居高位的人,沦为可怜的阶下囚的故事,听到一些人感叹“这个世界太坏了,太糟糕了,太让人失望了”,而后又去汲汲于争名夺利的时候,应作何想?未见生死,不知真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慧远大师这首诗,仰泰山之高,观北斗之耀,再睁开眼看看周围的世界,不禁付之莞尔。

  (完)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