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常首座《渔父词》考辨

2014年01月20日 10:18  《禅》 

  文/宗舜

  宋·嘉兴报恩寺法常首座,河南开封人,俗姓薛,乃丞相薛居正之后裔。宣和七年(1125),依长沙之益阳华严元轼禅师剃发。遍参丛林,读《首楞严经》而深入义海。后至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参谒雪巢法一禅师,一见即机语契会。雪巢乃命其掌理翰笺。淳熙初(淳熙元年1174)至浙江嘉兴报恩寺,任首座。其室唯一低榻,别无他物。淳熙七年(1180)十月,法常首座预知时至,书《渔父词》一首于室门示众,就榻收足而逝。对于此词,明·杨慎《词品》卷二说:“唐宋衲子诗,尽有佳句,而填词可传者仅数首。其一,报恩和尚《渔家傲》……”〖注1〗足见词坛之推重。

  一、历代禅宗文献所见之法常《渔父词》

  《渔父词》即《渔家傲》。法常的《渔父词》是他临终自述所悟境界之作,词义高古,词句高雅,非世俗可拟者,故宗门历代灯录刊载不绝。尤其是近年来,此词由小愚谱曲、黄帅演唱(更名《楞严一笑》)后,海内传唱,成为经典。欣赏之余,对其中“珽珽谁跨丰干虎”一句之“珽珽”不解,因查考辞书典籍,赫然发现今天流行的版本,与历代灯录所载有两处差异,因恐日久成讹,不可不辨。

  今之《楞严一笑》词云: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欧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这是据黄帅提供的简谱本录文的歌词,其中“风欧”显然是“风瓯”的偶误。查最早收录《渔父词》的《嘉泰普灯录》,对此词来历是这样说明的:

  淳熙初,抵报恩。室中唯一矮榻,余无长物。庚子九月中,语寺僧曰:“一月后不复留此。”十月二十一,往方丈谒饭。

  〖注2〗将晓,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词曰: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其后,《五灯会元》也说:

  后首众报恩。室中唯一矮榻,余无长物。庚子九月中,语寺僧曰:“一月后不复留此。”十月二十一,往方丈谒饭。将晓,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词曰: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从比较可以看出,《五灯会元》完全采用的是《嘉泰普灯录》的资料。而《嘉泰普灯录》编于法常去世后不到二十年间,资料最为可信。后世之《大明高僧传》、《补续高僧传》、《五灯严统》、《五灯全书》、《指月录》、《佛祖纲目》、《续灯正统》等无不因之,其述生平或有开合之处,但《渔父词》却无一字异文。今天之《楞严一笑》与历代灯录最大的差异,即《楞严一笑》之“珽珽”,历代灯录均作“斑斑”。“飞鸿去”,历代灯录均作“鸿飞去”。〖注3〗这个差别的源头在哪里呢?

  据《楞严一笑》曲作者小愚见告,其词乃据《弘一法师传》而录。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只有弘一法师手书“法常首座辞世词”与今之传唱歌词相符合。林子青主编之《弘一大师遗墨撷萃》〖注4〗中刊载手迹如下:

〖注4〗中刊载手

  关于这幅手迹,林子青在《弘一大师年谱》中如此记载:

  民国十一年壬戌(一九二二年)四十三岁。

  是年岁朝,书法常首座辞世词赠白民居士。仍居永嘉城下寮。以依律须奉寺主为依止师,遂尊寂山长老为依止阿阇梨。

  寂公逊谢,师仍恳请,遂终身以师礼事寂公。〖注5〗

  在《弘一大师年谱》之注释中,林子青首录此词,即云: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注6〗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注7〗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注8〗

  由于弘一法师在佛教界的声望高,影响大,有必要对文献真相加以还原。

  考虑到今日通行之《大正藏》、《续藏经》等皆为铅字排印本,有可能为检字错误,笔者查阅了几种刻本大藏经。最早刊载《渔父词》的《嘉泰普灯录》目前所见最早者为《中华大藏经》所收之明洪武南藏本〖注9〗,附图如下:

http://chan.bailinsi.net/2011/6/jpg/04-2.JPG

  其中“斑斑谁跨丰干虎”和“鸿飞去”清晰可见。如果认为洪武南藏成书时间还不够早,我们还可以找到承袭《嘉泰普灯录》资料的《五灯会元》宋宝祐刻本来作为辅证。

  《五灯会元》今存宝祐元年(1253)刻本〖注10〗,自东瀛归来,即受宝重。查十八卷可知,同样也作“斑斑谁跨丰干虎”和“鸿飞去”:

分石膏板

  宝祐本晚于《嘉泰普灯录》51年,据法常去世73年。再查检《五灯会元》现存的明《嘉兴藏》、清《龙藏》、《四库全书》诸本,与宝祐本全同。

  二、“斑斑”与“珽珽”略考

  最初笔者对“珽珽谁跨丰干虎”的疑问,即在“珽珽”何解?此词《汉语大词典》未收,而且检索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和《卍新纂续藏经》以及现有之《全唐诗》、《全宋词》、《全宋诗》包括《四库全书》等电子文库,均未发现“珽珽”的用例。古人是否使用过“珽珽”这个词,值得怀疑。

  笔者曾就此问题与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反复讨论,黄征教授最初认为“珽珽”可以理解为“亭亭”的假借。而小愚在复笔者之函中认为:“珽珽为正,为直,为浩然之意。”此则显然为发挥之谈,并无依据。盖“珽”是“珵”的被通假字,乃大圭,古代指天子所用之玉笏。《礼记·玉藻》:“天子搢珽。”(据《汉语大辞典》转引)后有引申为“直”义者,但并无叠用之例,更没有“浩然”的联想。在笔者找出众多资料证明“珽珽”无其他文献证据支持后,黄征教授指出,“斑斑谁跨丰干虎”即“谁跨斑斑丰干虎”的倒装句。循此启发,我们可以找到宗门下众多的用例。

  宋·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第三十四卷“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云:

  大雄山下斑斑虎,触着伤人谁敢顾。亲遭一口老婆心,何曾用着腰间斧。〖注11〗

  元·了庵清欲之《了庵和尚语录》卷第五载“颂古”云:大雄山下插翼虎,文彩斑斑牙爪露。亲遭一口可怜生,说与傍人须照顾。咄咄咄,嘘嘘嘘。凌辱宗风个是渠。〖注12〗

  可见,这里的“斑斑”乃是形容老虎毛色的鲜明。

  “跨斑斑虎”也能找到例证。元·月江正印之《月江和尚语录》卷下“应真过海图”赞云:

  一卓金锡象力克,一将到岸鳄如虹。一踞羊车行匆匆,一跨斑斑老大虫。〖注13〗

  弘一法师手书究竟是“斑”字还是“珽”字?“斑”字因为常用,各种书法字典收录字例颇多。在这些字例里面,我们发现从汉隶开始已经将中间的“文”撇和捺左右出笔很长,托起两边的“王(玉)”。而清黎简所书“斑”非常近似“珽”。

清 黎简 斑 弘一法师 珽 清邓石如 斑 汉 衡方碑 斑清 黎简 斑 弘一法师 珽 清邓石如 斑 汉 衡方碑 斑

  正因如此,我与方广锠师、黄征教授初期曾怀疑弘一法师所书原本就是“斑斑”,是为了书法美观作的一些笔法调整。今人不识,误认为是“珽珽”。但当找到北魏元珽墓志、北魏穆玉容墓志的字例后,否定了这一想法。

vyzgudai

  从上图比较可知,弘一法师是按照魏碑“珽”的写法来写的。我们将相关字例全部拼合到一起,就更加直观了。

珽”三种,

  从左往右,魏碑“珽”三种,出自日本·伏见冲敬编著的《书法大字典》。〖注14〗元·白珽《跋文向帖》“珽”,出自庐公主编的《中国书法大字典(行书卷)》。〖注15〗“珽珽”,即弘一法师手书。清·黎简《籋云联》“斑”,出自范韧庵、李志贤编著的《中国行书大字典》。〖注16〗中下之“斑”字,出自《汉衡方碑》〖注17〗。右下清·邓石如书“斑”,出自张又栋主编之《书法字海》(修订版)。〖注18〗

  “珽”,《说文》释为“大圭,长三尺……从玉,廷声。”〖注19〗廷,《说文》释为“朝中也。从廴,壬声。”〖注20〗《说文古籀补》释《毛公鼎》之“廷”曰:

  古廷字。从人,从土。乚,其地也。〖注21〗

  释《毛公鼎》之“玉”曰:

  玉,以一贯三,玉象形。〖注22〗

  后来“壬”与“王(玉)”二字书写时虽形近,但非常重要的区别是,“壬”之“丨”可以写出头也可以不出头,但“王(玉)”却完全不能出头。我们将历代“斑”、“廷”、“珽”字用例组合在一起,即可发现这一规律。其中“斑”与“珽”字例据日本·伏见冲敬编著的《书法大字典》〖注23〗,“廷”字例据张又栋主编的《书法字海》(修订版)〖注24〗。

  从这些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弘一法师手书确实为“珽珽”而非“斑斑”。至于弘一法师写作“珽珽”的版本依据,我们今天无从得知。有一种观点认为此为弘一法师有意更改,笔者感觉很难令人信服。原作者法常首座乃开悟之大德,生死自在,而《渔父词》更是临终自述一生修学证悟境界之遗墨,倘若连字词都有问题还需要有人在七百余年之后替他修改圆满,则其修证境界难免令人怀疑。更何况“斑斑”与“鸿飞去”根本无需修改。以弘一法师之严谨态度,很难想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哪种可能,需要指出的是,作“珽珽”在目前看来属于孤证。

  三、后记

  2007年底,笔者初到北京养病,即开始关注此事。先后向 方广锠师、黄征教授、冯国栋博士等多方请益,得到他们的 热情支持和指导。方广锠师不仅反复来函指导,更以“随缘做去,直道行之”相勉励。云情高意,五内铭感。歌手黄帅知道情况后,表示要按照传世文献的《渔父词》重新演唱《楞严一笑》,以示对法常首座原创的尊重,避免以讹传讹。沪上经生季风老师特意重录《渔父词》,以为发端,希望以此广结善缘。而对于笔者来说,考辨《渔父词》是四年来生命中一段与病魔抗争的特殊纪念,是值得永远珍藏的。

  2011年4月15日初稿,6月8日再改于京华朝阳无尽灯楼  

  〖注1〗按:《词品》首句作“此事楞严尝布露”。“布露”为公布、揭示意。“露布”一般作名词,公告。作动词用即公布、揭示。据王幼安校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一版一次印刷,80页。

  〖注2〗按:《嘉泰普灯录》中“往方丈谒饭”之“饭”字殊不可解,但历代相沿。或有点作“往方丈谒,饭将晓”者,亦未妥帖。仅有《续灯正统》改作“往方丈谒别”,见CBETA电子佛典《卍新纂續藏經》第84册430页。

  〖注3〗按:“鸿飞去”与“飞鸿去”的差别,是方广锠师首先发现的,特识不忘。另,发现明·朱时恩编《佛祖纲目》卷三十七之上载此词为“飞鸿去”,为仅有之例。但仍作“斑斑”而非“珽珽”。据CBETA电子佛典《卍新纂续藏经》第85册749页。

  〖注4〗下册,222页。河北省佛教协会出版,赵县柏林禅寺发行,2002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注5〗据《民国丛书》第三编影印1944年中日文化协会上海分会版,74页。后宗教文化出版社重印,改名《弘一法师年谱》,1995年8月第一版11月第一次印刷。

  〖注6〗按:弘一法师手书本作“华”。

  〖注7〗宗教文化出版社本《弘一法师年谱》讹为“夸”,124页。

  〖注8〗见75页。

  〖注9〗《中华大藏经》75册,119页。中华书局,1994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注10〗据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光绪二十八年(1902)刘氏(世珩)玉海堂覆刻宝祐本。

  〖注11〗据CBETA电子佛典《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220页。

  〖注12〗据CBETA电子佛典《卍新纂续藏经》第71册352页。

  〖注13〗据CBETA电子佛典《卍新纂续藏经》第71册154页。

  〖注14〗下册,2412页。原书名《书道大字典》,华夏出版社2001年2月一版,2009年1月第二次印刷。

  〖注15〗行书卷,47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注16〗50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

  〖注17〗12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9月一版一次印刷。

  〖注18〗第二册,1310页,新时代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二版第6次印刷。

  〖注19〗据《汉语大字典》第2卷转引,1111页。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10月一版一次印刷。

  〖注20〗据《汉语大字典》第1卷转引,403页。壬,如林切,见《广韵》(据《汉语大字典》第1卷417页)

  〖注21〗据林宏元主编《中国书法大字典》转引,512页。光华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注22〗据林宏元主编《中国书法大字典》转引,943页。

  〖注23〗2412页。

  〖注24〗497页。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