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光文化网云南讯记者近日获悉,“梦回唐朝·掐丝珐琅唐卡及艺术佛像展”将于12月21日晚20时在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开幕。届时,由密南仁波切活佛加持的《释迦牟尼成道图》、《莲花生众生法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35幅精品唐卡及出自台湾知名设计师的19尊造型精美的“佛造像”将亮相昆明。
据悉,此次艺术精品展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云南大藏文化创意机构、心者无疆。藏品坊承办,商憧艺术工作室协办,展出地点为昆明市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二三楼展厅,展期为12月22日至31日,参观时间为上午9时30分至17时。
这次展出的唐卡制作工艺是将传统古老唐卡绘画工艺与景泰蓝工艺完美结合,将唐卡绘画艺术进行创作和升华。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运用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以金箔丝为骨,天然景泰蓝釉料为肤经绘图、掐丝、上色、装裱四道工序制作而成,环环相扣,步步严谨。色彩绚丽永不褪色,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神圣与魅力。两种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观赏、装饰与收藏价值。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佛像主要以铜雕、石塑为主。铜雕佛像的材质为纯度很高的日本铜,表面经特殊工艺处理阻隔氧化铜锈变化,常保艺术佛像工艺品光鲜亮丽;石塑佛像的材质为铁丸石,较一般石材密度高且质地、石质超细,温润有加,犹如古代美女西施般的天生丽质,贵气盈盈,又称为西施石。精湛的雕刻工艺,别具匠心的形状构思,使一尊尊佛像活灵活现。
[NextPage]
艺术家相关介绍:
密南仁波切
密南仁波切 1966年3月3日出生于东藏嚢谦贡巴家族,十四岁在噶扎西寺出家,自幼充满智慧。在寺院先后学习了藏文化基础和佛教仪规,同时有幸向白玛久美仁波切、贡巴格扎、尊珠群佩等学者们学习了藏文和梵文书法技巧。由于仁波切的刻苦努力,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掌握的藏文和梵文的书写技巧,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和肯定,后来,他进入直贡噶举高级佛学院攻读佛学,同时还学习了现代科学和英文。
密南仁波切还是一位优秀的藏文书法家,1992 年国际藏文书法大赛上,他在270多名参赛者中获得了美术二等奖。他擅长的几十种藏文传统书法技巧,在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令全体藏文书法家们赞叹不已,好评如潮。密南仁波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也是一位艺术家,尤其他对绘画艺术,许多图标,微标的创意是独树一帜的。
林昭发
林昭发先生1966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埔里镇,山明水秀、朴实无华的环境造就了他诚实质朴的个性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林昭发运用产自南投埔里的铁丸石,用心与双手把内心的创作灵感具象化,因此创作出一系列的慈悲菩萨作品。他的慈悲菩萨作品,呈现出心灵上的宁静,庄严的法相、飘逸的造型,让人感受到佛陀的慈悲与祥和。除了佛像雕塑之外,后来更将此艺术理念延伸,发展出一系列以小孩为主题的作品,他的沙弥系列作品,给人淡然而满足的感觉,尤其是童颜佛像系列,更是纯真逸趣,令人慧心莞尔。
法成宪
佛像雕塑家法成宪生于1974年,他浸淫佛像雕塑已十九年,曾将自己投入大陆甘肃省敦煌石窟、山西省五台山长达一个月,研究佛像雕刻艺术,他的作品并获国外青睐,荷兰的千手观音巨像即出自其手。
据了解,法成宪的佛像雕塑曾获得第四十五届省展雕塑类优选赏、入选第九届台湾工艺设计大展、工艺美术家协会展等。他为了让自己的佛像作品与佛教精神更能契合,还研读佛教典籍、诵念心经、大悲咒等,希望更了解佛陀的背景及故事,使每尊佛像展现独特精神。
法成宪受到佛光山星云法师赏识,其作品固定在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及台南等各地佛光讲堂展售;荷兰荷华寺曾委请他制作一百八十公分高千手观音及大殿佛龛设计;香港佛香讲堂四尺高石窟佛陀也是他的创作。他最大的作品约两百一十公分高的佛陀铜雕放在台北市普门寺,最小作品是只有六公分高的可爱小沙弥。
法成宪曾与“原上草种子艺术”合作在台南市展出佛像雕塑艺术展,他以不同手法表现出佛陀的智慧、观音的慈悲、达摩的禅定等,每尊佛像作品都展现不同气韵,与一般寺院中供信众膜拜的传统佛像大异其趣。(记者 杨之辉)
唐卡的价值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的画面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僧舍乃至信徒的家中,都供有唐卡。唐卡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2006年唐卡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