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河湖海四方客
所谓“八相”,是指佛陀一生中的八个重要事迹。天台智者大师所撰《四教义》里的说法为:“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栖霞寺舍利塔八相图与这种说法略有些出入。
现抄录梁公《中国雕塑史》中关于此处的精彩介绍:“栖霞寺舍利塔八相图,手法精详,为此期江南最重要作品。八相为(1)托胎,(2)诞生,(3)出游,(4)逾城,(5)降魔,(6)成道,(7)说法,(8)入灭。塔身高约五十尺,雕饰至美,堪称杰作。其八相特征在富于画风,《摄山志》称有顾恺之笔法焉。”
第一幅为入胎。
这一幅画面破损比较厉害,殿内主要人物形象模糊不清。对比老照片,中间端坐者似为净饭王,王左手侧坐着摩耶夫人,殿内还有四名执扇侍女。画面右侧上方,释迦正乘白象入胎。
根据《修行本起经》里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为能仁菩萨,曾受定光佛授记作佛。从兜率天投胎下凡为悉达多太子。
第二幅为出生。
栖霞寺舍利塔八相图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八个单独场景。这一幅出生图,在画面上分成了左右两个场景。
画面右侧,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身后簇拥着随行侍女。释迦从夫人右肋出生,侍者跪伏以盘接扶释迦。
画面左侧,台上为新降生悉达多太子,上方为九龙吐水。净饭王与夫人分立两侧,身后各有两名侍从执羽扇。
第三幅为出游。
太子骑马出游东南西北四门,分别见到了人世生、老、病、死四苦,心中忧虑非常。再次出城时于路途遇见沙门,受其点拨,遂生出家之念。画面中太子马前二僧人,应该表现的就是路遇沙门。
于四门外分别遇见的生、老、病、死四苦被安排在了同一画面之中。画面左上方的室内场景,我原来解读为为‘病’、‘死’二苦;右下方道路上二沙门之后为‘生’,妇女盘腿坐于路边即将分娩;道路最前方为二人扶持的垂垂‘老’者。
塔群的朋友德格淳易看过后认为,室内场景应该分别是“生”、“死”二苦,路边坐人为“病”。这样的解释确实更有道理,孕妇路边分娩听起来总是不合常理。(在此鸣谢德格!)
德格认为右下图中是一人怀抱婴儿,表现‘生’苦。当时我看作是一病人垂首枯坐,身旁诸人或奉药,或哭泣,表现‘病’苦。
第四幅为出家。
太子虽然“悟身之而非久,了幻体之无常”,但身为王子,出家必然遭到强烈的反对。根据《敦煌变文集新书》收录《八相变》一文,二月八日子时,经金团天子相助,催眠了守护的宫人才女,并由四大天王捧着马蹄,逾城而出前往雪山苦行。
在这一幅画面中,又一次将不同时间的事迹集合在一起。右侧尚腾云驾雾穿越高山大海,左侧已进入雪山苦修阶段。
左侧画面下方,未明确具体含意,似乎是在说太子更换为苦行僧装束,让侍者车匿把冠带白马带回王宫。太子苦修之时,有阿若憍陈如等五名侍者前来陪伴,这里也有可能描绘的是这一内容。
旁边有一人持衣站立,面目不清,似乎身背弓箭。《释氏源流》中《金刀落发》一节:净居天化身猎户,身披袈裟以诱捕群鹿,太子出家时尚身着华服,于是与猎人交换衣着。
左侧画面上方,应该是苦修的释迦,可见其身躯的瘦骨嶙峋以及头顶上的鸟巢。太子苦修时,“日食一麦,芦穿透膝,顶鹊为巢”。
第五幅为成道。
这一幅保存相对完好,其表现的内容也最为丰富。中间的两棵菩提树将整幅画面分成了三个部分。
释迦经过六年的苦修,并未成功。因为身体的极度虚弱,在河中洗浴完的释迦几乎无法上岸,幸得树神援手(《八相变》中为文殊援手)。画面右侧表现的即为此内容。
画面中间,释迦正接受牧女牛糜供养。佛祖于菩提树下发下大誓愿:不证得大菩提,誓不起此座。经过四十九天苦思,终于于十二月八日夜晚完成誓愿(大家喝腊八粥的时候,应该会记起成佛纪念日)。
画面左侧表现的是煮粥时的神异情景:“乳糜俑沸,出高七仞”。
第六幅为成道。
表现释迦成道的题材,常见鹿野苑初转法轮或者忉利天说法。这里的表现内容可以分辨出为四天王献钵。一跪三立双手捧钵者虽然面目已失,但从其衣装可以推断为四天王。
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长者献麨侧,有窣堵波,四天王奉钵处。商主既献麨蜜,世尊思以何器受之。时四天王从四方来,各持金钵,而以奉上。世尊默然,而不纳受,以为出家不宜此器。四天王舍金钵,奉银钵,乃至颇胝、琉璃、马脑、车渠、真珠等钵,世尊如是皆不为受。四天王各还宫,奉持石钵,绀青映彻,重以进献。世尊断彼此故,而总受之,次第重垒,按为一钵,故其外侧有四际焉。”
佛祖于菩提树下初证佛果,四十九日未有所食。二商主奉上麨蜜,四天王奉钵。佛祖不受金银等材质,最后接受石钵。并将四天王所献石钵合四为一。
《八相变》里的说法大同小异:牧女献乳糜之时,“又感四天王掌钵,來奉于前,并四钵纳一盂中,可集三斗六升。三斗者降其毒;六升者,则六菠萝蜜因是也。”
王安石有诗云:“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
第七幅为降魔。
降魔
释迦成道,惊动魔王。魔王三女现万般娇娆之态以扰乱佛心,佛心不动,以大佛力将魔王三女转瞬间变为老妪。魔王愈加忿怒,“更召鬼神王。合得十八亿。皆从天来下。围绕菩萨。三十六由旬。皆使变成师子熊罴兕虎象龙牛马犬豕猴猿之形。不可称言。虫头人躯。蚖蛇之身鼋龟之首。而有六目。或一颈而多头。齿牙爪距。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擭持戟鉾。菩萨慈心。不惊不怖。一毛不动。光颜益好。鬼兵不能得近。”(《修行本起经》)。
第八幅为涅槃。
这一幅又是分成了左右两部分,右侧为双林入灭,左侧为荼毗法则。
《大般涅槃经》:佛祖吩咐阿难:“我般涅槃。汝等大众当依转轮圣王荼毗方法”。
佛祖涅槃后,众多力士无法扛动金棺,佛法无边,从拘尸那城娑罗林即自举棺,徐徐乘空至拘尸城,绕城七匝。拘尸城内四力士,以大如车轮的七宝炬以焚香楼荼毗如来,但是火炬触楼而灭。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荼毗已讫,天人四众收取舍利,盛七宝瓶,于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供养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