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锡永
近年来,关于藏地密宗的外文书籍愈出愈多,因此汉文译本亦相应激增,这些著译最令人反感的是,将藏密修行人称为mysticist,汉译则成为“神秘主义者”、“神秘家”。
对于这种情形,外文著作或情有可原,因为外文词汇很难找出一个与梵文guhya、藏文gsang ba对应的词,但汉文翻译则不可原谅,明明祖先已经替我们译出这个词,而且由晋代至今已沿用了一千六百年。这个词,即是“密”。由此词派生,“密法”便不能称为“神秘主义”,修密法的人亦只能称为“密行者”,绝不宜称之为“神秘家”。
“密”与“神秘”,完全是两回事。
密一点也不神秘,只是内而又内,细而又细,其内其细至我们无可形容,甚至不可思议,是故只好称之为“密”。
要解释这一点,需要略说密乘行人所修的“三密”——身密、语密、意密。
世间一切法,总括起来无非“具体”与“抽象”,佛家将具体者称为“色”(rūpa),将抽象者称为“名”(nāma)。
若依人的建立而言,“名色”二者可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此中受、想、行、识四者可归摄为“名”。因为四者都属于心理状态(感受、思维、决定、知觉),这些心理状态无形无体,不可见,不可闻,唯藉“名”来表达,是故都属抽象,这便跟“色”之具有形状、颜色、方位等具体存在不同。
若依人的功能而言,“名色”则可分析为身、语、意三者。此即是行为、语言、思想。
我们不妨细细寻思,人除了这三者之外,实亦无其他功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行为,任何一种表达其实都是语言(例如文字本来就是语言),任何一个思想无非都是意的活动(即所谓“起心动念”)。所以身、语、意三者,已统摄了人的具体功能与抽象功能。
佛说法,重修持,不是空谈哲理,因此佛仅依据人的功能来教导修持法门,而不是依据人的建立来教导。因此,一切佛典唯有针对身、语、意的修持教授,而无针对五蕴的修持教授。
(即使是“灭受想定”nirodha-samāpatti,亦不是依“受”与“想”二蕴而修。也就是说,“灭受想”只是“定”的功能,或者说,这种“定”能令行人“灭受想”。至于修定之时,依然要针对着身、语、意三者的状态。)
复次,由于人的功能仅有身、语、意三者,是故人的“业”便亦仅有身业、语业、意业。“业”(karma),即是身、语、意三者之果,而身之行为、语之表达、意之动念,则实为建立业果之因。这是佛家修持的重要原则,倘若否定因果,则全部佛法将更无立足之处。由是佛家才有许多经论谈及佛家的因果思想。
因此修持便是这么一回事:藉修习“止观”,令自己的身、语、意得到清净,以此清净因,便能生身业、语业、意业的清净果。
在这里却又需要分别一点:并不是停止一切身的动作、口的语言、意的念头就算是清净。不是!绝对不是这样,倘如停止一切即是清净,那么,一切无情的枯木朽石便都是佛;而且,若修停止一切身语意,人一定同时变成断绝生机,变成像草木一般无情。所以身语意的修习实在十分复杂。既要保持生机,人就不能脱离这个红尘世界,但若要清净,人又得处于红尘当中而不受红尘所染。
如何能做到这一步呢?
这可以分为外、内、密三个修持境界。
所谓外,可以说是在红尘中修持,完全未脱离红尘的境界。譬如说,皈依、受戒,然后依照着戒律来生活,例如不杀生、不妄语、不为贪欲所动等等。这类戒律,其实已分摄身语意三支——如上例,不杀生是身业、不妄语是语业、不贪是意业。
这类修行之所以称为外,原因在于修行的重心无非外境与事相。以戒杀为例,无论杀与不杀,实在只是显现出来的外境事相,再由事相影响心识,是故戒杀的人内心多祥和、好杀的人则内心多暴戾。
至于内,则已将修行的重点放于内在的心识,例如佛家弟子的“发心”。
“发心”一词如今已经用得很滥。一个道场要人打扫,若有弟子出来肯承担这个责任,称赞他的人往往便说:“你真发心!”这样运用“发心”一词,实易令人误解它的涵义。
所谓“发心”,其实是发“菩提心”(bodhicitta,觉心)。菩提心包含两个因素:自己求能证觉性,同时令一切有情亦能入道,同证觉性。这便分别称为“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
修习“发心”,虽然不排除外境,但修持的重点实已放在内在的心识之上,这时候,“唯识”的理论便派上用场,修行者能自知心理状态,如此就能了解,自己到底是因修行而令心理改变,抑或只是情绪上的变化。
这点分别,十分重要。学佛的人念经,或者念佛的名号,又或者参加“拜忏”法会,许多时候会觉得十分受用,身心一时舒畅无比。可是,这往往却只是一时的情绪,事过境迁,所得的情绪便不能维持,依旧任红尘世界来主宰自己的心识。“内修”则不同,其影响者实为行人的心理而非情绪,所以情绪尽管依然有喜怒哀乐,但其心识却没有因情绪而污染。
“唯识”这门佛家理论,在修持方面而言,重要性即在于此。修行人必须了解“唯识”的理论,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心理。
以修“净土”而言,倘若念佛只影响情绪,其人于面临忧愁,甚至死亡之时,必然像未修过净土的人一样,彷徨痛苦恐惧,怨天尤人,心识如波涛怒起,动荡不已。倘若其念佛能改变心理,则必然心识平静,以致无惧死亡。
(未完待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