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短期出家:正确认识出家

2013年07月12日 15:15  中国佛教网 微博
短期出家参加者体验托钵乞短期出家参加者体验托钵乞
住宿寺院,禅修课诵住宿寺院,禅修课诵
南传出家仪式中,包含出家者感谢、辞别双亲,并由父母交付袈裟的环节。南传出家仪式中,包含出家者感谢、辞别双亲,并由父母交付袈裟的环节。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据说这是清顺治帝所作的讚僧诗。有人可能误会僧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写意。事实上,一位认真的僧人除了舍弃世俗享受,过着简朴的生活外,每天还要忙於学习、修持、服务大众,并不轻松,故古德谓:“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即使世间事业上卓有成就的将相之才,也不一定能忍受出家的刻苦。

  又有一些人以为谁都能随便出家,出了家可以甚么都不管,其实不然。汉传、南传共通的经律均说出家需得父母允许,而且出家后也要继续孝顺双亲。

  佛门重孝 锱素同遵

  《中阿含经·佛说护国经》记佛语“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十诵律》亦载:“父母不放,不得与出家。”《四分律》曰:“佛言若父母不听,如来不听出家。”因此,南传剃度出家、传授沙弥戒的仪式中,包含出家者辞别双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慈悲允许出家,祈愿父母寿康;以及由父母交付袈裟与僧人日用器具给儿子的环节。

  由于佛教极重视孝道,故弟子不论出家与否,均必须侍奉双亲。佛陀本人出家后也曾回乡度化父王及亲族,并尝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目犍连尊者千方百计救度堕落饿鬼道的母亲;地藏菩萨因地时更深入地狱救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说不能尽……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五分律》中,佛陀教令“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也说:“假令出家,於父母处,应须供给。”

  某些华人觉得僧人不孝,一方面是受电视、电影误导;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事实上,没有子嗣是否不孝,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即有不同看法,并非绝对。现代都市人即使不信佛、不出家,也有很多选择不生育的,故不能以此为由批评僧侣。

  出家乃一大锻炼

  弘法精舍每年都举办短期出家,让有兴趣人士体验一下僧伽生活,更深入地修学佛法。2012年的活动於12月22日至30日举行,共18位善信参与。18位“沙弥”如法受戒后,每天晚上十一时就寝、清晨五时起床,跟随法护法师及诸师反覆修习坐禅、行禅、慈心禅,念诵巴利文经典,并依南传传统过午不食。日日如是,没有娱乐、没有消遣。其中一天,更赤脚步行於九龙城区,托钵乞食。这种生活对参加者的身心都是一种锻炼,具足毅力、恆心,才能坚持下去并从中受益。

  活动圆满后,众“沙弥”舍戒还俗。笔者与其中三位参加者:(巴利文法号)Sariputta、Visuddhi、Sodhana谈过。

  身为医生的Sariputta,经常面对生老病死,觉得佛教对人生的透视很合乎其所见所闻,而且佛教又能提出有效的离苦方法,故发心学佛。他之前已看过一些佛书,但觉得仅有知识而体验不足,就像在看药物说明书而非服药,故来参加短期出家。是次活动让他有机会实践佛法,把佛法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对自己改变很大,例如学懂放下、不纠结,明白无须对任何是非对错都追究到底。这对其现实生活亦有裨益。

  问到短期出家过程中哪方面最辛苦,他表示最辛苦的是来自个人。他以前不曾坐禅,活动期间却每天坐禅,双腿坐得很痛,而心里面也会想起外面的事情和压力,他尽力以法护法师所教的观呼吸技巧克服杂念,若心随念头走了即尽快拉回来。这种减压方法,日常生活中也能派上用场。

  第二次短期出家的Visuddhi,最初想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找些课程进修,当时被一个名为“顿悟人生”的课程名字吸引而报读。该课程由佛光山法师教授四圣谛、八正道等,他听后觉得这些道理很伟大。他本身对人生也有些疑问,例如为何自己活在世上、应该做甚么等。他曾就读其他宗教背景的学校,其他宗教不能解答其问题,但他在佛教中找到答案。

  他两度参加短期出家,是因为有意长期出家,打算先磨练一下心智。他觉得短期出家不仅能近距离跟僧人学习,参加者之间也能学懂互相尊重、包容,调伏自心不为外境所转。

  让他感受最深刻的,是到九龙城托钵时,生活不富裕的人也虔诚地供养他们。自己没甚么德行应供,善信也知道自己只是“短期沙弥”,后者纯粹是出於尊重佛法、尊重僧伽,觉得出家人是佛陀的使者而献供,这令他十分感动。

  年轻的Sodhana则希望从佛法中学懂管理情绪、认识自己,於纷乱的社会里面保持内心平和,甚至把这种平和散播出去。他表示,短期出家期间透过行禅、坐禅所获得的平静,是俗世难求的。而他托钵时,看见善信忍受痛楚、长跪献供(很多人在托钵队伍未到前已跪着),为其坚持与付出所感动。

  Sodhana同时是弘法精舍“领袖才能与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学员。他自述过去只知读书、工作,毕业时发现该课程的宣传海报,觉得是一个思考人生方向、使命,追求心灵成长的好机会,于是就报读了。他希望下年再参加短期出家,将来能为佛教出一分力。

  出家一日 利益无穷

  三位受访者都说,弘法精舍的衣食住行均安排得很好,让他们没有真正的出家人那么辛苦。然而,从上文可见,即使是短期出家,也是一次磨练心志、净化心灵、启迪心性的丰富旅程。

  再者,仅仅短期出家,功德已不可思议。《出家功德经》云:“於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授菩提记。”

  有人听说男性一生限出家、还俗七次,女性更只得一次,故不敢随便参与短期出家。其实律典所指乃受比丘戒及比丘尼戒的次数限制,短期出家所授的是沙弥戒、沙弥尼戒,次数不限。因此,2013年底弘法精舍再次举办男众短期出家;或4月中举行专为女众而设的同类活动时,大家可以毫无顾虑地来挑战自己了!(文:侯松蔚 图:侯松蔚、区咏麟)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