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
(2011年7月21日下午于文殊阁)
主讲人简介
宗舜法师,字化默,号无尽灯楼主人。佛教禅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长期从事佛学研究、佛教宣传工作。现任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在佛学研究方面,他治学精微,考证严谨,发表了多篇富有学术价值的佛教论文和传统文化论文,深得佛教界重视。在佛教宣传方面,他经常活跃在网站、电视台的节目中,如在凤凰网的《问道》节目里担任嘉宾,以无碍辩才诠释佛法的智慧,得到广泛好评。
一、序言:佛法传播与当今潮流
(一)八个字促进网络环境健康 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已经举办到第十八届了。在本届夏令营当中有很多新朋友,也有很多老朋友。所谓老朋友,有的已经参加过多届生活禅夏令营,也有的长期在这里做义工。我还在夏令营里遇到不少网友,他们是我的博客或微博上互相的“粉丝”。
这几天有些同学在微博上直播关于本届夏令营的信息。既然如此,今天这场讲座可以稍微轻松一点,大家在听讲的过程中,愿意拍照就拍照,愿意在现场发微博就发,不必过于拘束。佛法的教育,本来就是在活泼、多样化的形式当中进行的,传统的、严肃的讲经是一种方式,我们这种新型的讲座也是一种方式。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不出家门就能千里穿越,和我们大家相会在柏林禅寺,共同分享佛法的甘露,我想,这符合净慧老和尚所说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在当今这个新媒体发达的时代,如果真正想要把传媒的内容做好,也必须认真学习生活禅。生活禅提出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应当是互联网或其它新媒体的一个发展方向,对网民而言,当这四个词汇承载的理念成为一种基本道德标准,网络环境才会健康。
首先是“感恩”。就拿发微博来说吧,现在很多人懒于原创,愿意转载和评论,拷贝别人的作品也能赚得一点掌声。但其中一些人显然感恩心不足,不尊重原创作者,把别人的东西拿来随便概括一下,改头换面,似乎就成了自己的。这使得一些能够写出好作品的博主非常郁闷。
第二是“包容”。包容需要同时具备慈悲与智慧。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怎样用智慧抉择、用慈悲包容,这非常重要。如果一味同情,很可能被人利用或者被导向歧途;如果只是理性地批判,则很容易和大家对立。
第三是“分享”。分享最好是交互式的,我的心得和你分享,你的心得也与我分享。目前我的粉丝已经三万多了,我不可能一一关注,但我会尽量关注大家。
第四是“结缘”。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的各种限制,把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可以在网上大量与人结缘,那就需要怀着一颗与人结善缘的心。净慧老和尚教导我们:与人结缘,要结人缘、结法缘、结佛缘、结善缘。其中“结善缘”有两重含义,一是善于和人结缘,二是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结善缘,关键在于用善良的心、智慧的心和人交往。
先讲这么一段,意在以目前最流行的传播方式作为例子告诉大家:佛法在当今社会传播,必须适应当下的潮流。
(二)点缀生活还是改变生命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从释迦牟尼佛最初创建僧团的时候开始,佛教就非常时尚。佛教的时尚体现在思想上,佛教的思想是时代潮流的先锋。
当时的古代印度社会种姓制度森严,人们按种姓区分高低贵贱。直至今天,印度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释迦牟尼佛出于慈悲的本怀,提出一切众生平等的观念,他告诉我们众生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在2500多年前世尊的教化中,已经存在平等、自由、民主这些概念了。如今,这些内容仍然很时髦,也就是说,佛陀已经时髦了2500多年。
佛陀一直很时尚。佛陀的时尚是反世俗的时尚。古代印度的俗人以留长发、梳发髻为时尚,佛陀却让出家人把须发剃除;俗人以穿名贵衣服为时尚,佛教僧团把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洗好、缝好,穿在身上作为袈裟;俗人以身上挂璎珞、戴花环、涂香料为时尚,佛教主张不香油涂身,不著香花鬘……
佛陀不是为了反世俗而反世俗的,他强调的修行方式都有深刻的含义。他知道,时尚的外表是虚伪与浮华,而时尚的内涵是纯真质朴的心。那个与法尔如是的佛法能够恒常相应的精神境界,才是真正的时尚!
有一段时间,我在《时尚先生》杂志上写专栏。当时这本刊物的主编王锋提出了“软时尚”和“硬时尚”的概念,我很欣赏。
多数年轻人喜欢时尚,他们喜欢的是“硬时尚”,比如国际名牌。他们以为拥有那些名牌物品就是拥有时尚,如果经济条件不足以购买名牌物品,他们就把自己打扮得奇异一点,变成“非主流”,以此作为时尚的象征。
一次,我在旅途中往车窗外边看,恰好看到一位非主流的男孩站在街头,他的头发高耸,大概有一尺半到两尺那么高,结构很复杂。随行的人对我说:“师父,他出门之前至少要用两三个小时打理头发,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他花费那么大工夫,就是为了在街上站一会儿给大家看,展示自己的时尚。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种时尚是“软时尚”。“软时尚”是精神和心灵的时尚。
今天,学佛成了一种时尚。现在很多人已经普遍发现外在的物欲永远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于是开始追求在心灵层面的纯洁与净化,这就是在追求软时尚。这种心灵的时尚能够改变精神的面貌,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追求远远比追求物欲高尚得多。
然而,现在也出现了一批小资情调的学佛人。他们不皈依、不受戒,只是到寺庙里去获得一时内心的宁静,使生活变得更加闲适与充裕。他们不知道:佛法不是用来点缀生活的,佛法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点缀生活,就是把佛法当作饭后的甜点,作为物欲满足之后更高一层的精神享受,或者在自己精神低糖的时候,用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自己得到一点兴奋和愉悦。这种生活的点缀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质,因为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不是毕生为之奋斗的追求。
如果大家只是把学佛当作生活中的一次歇脚,只是把柏林禅寺当成一个小小的驿站,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学佛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最核心的目的在此。
(三)接受“社会在发展”的现实
时尚与否,不取决于怎样包装,也不取决于追求什么外在的东西,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追求。
大家现在看到的出家人,可能和想象中传统的僧侣有很大差距。很多人对于寺庙和僧侣的概念,受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认为出家修行就是伴着青灯古佛过一种极其枯寂的生活。
现在微博上有个时髦的话题,很多人问出家人:“你用i-phone吗?”我也经常被问及。大家这么问是因为他们心里在想:“和尚怎么能用这种东西呢?”说实在的,我不用i-phone。可是,和尚怎么就不能用这种东西呢?
少林寺的永信法师在两会期间用i-phone交流,这件事情在网络上被疯传。其实不管使用什么品牌的手机,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大家似乎觉得用i-phone的出家人就没有修行,就是堕落的。
想想看,你为什么非要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对于你尊敬或者感兴趣的出家人,为什么一定要求他符合你的幻想?为了把师父变成你理想中完美的寄托,就不允许他的生活里有任何一点现代元素,这合理吗?天热或者天冷,你习惯于开空调,你需要经常冲个热水澡。既然如此,你发现师父房间里装了空调或者热水器,为什么要惊讶?
总之,为什么要用各种自制的尺度要求出家人?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于身份。这种身份之别是通过戒律区分的。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和在家人有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出家人就能完全脱离日常生活。和尚也要吃饭,也要“亲自上厕所”,没有人能替。从古至今,出家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从来没有两样,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不会因为使用了i-phone或者其他什么品牌的东西而改变信仰。
我买四袋苹果的时候,你用苹果四代,并不意味着我的心灵一定比你纯洁;同样,我用苹果四代,你吃四袋苹果,也并不代表我的心灵比你更向物欲堕落。物仅仅是物,你眼里有了这个苹果和那个苹果的区别,心里才会出现落差。如果使用i-phone的法师没有这样的分别心,你却在一旁愤愤不平,那是你执著,并不是他执著。
我们要接受“整个社会在发展”这样一个现实。
(四)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佛法
在这种情况下,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佛法,已是一种非常迫切的需要。
我们这个夏令营,如果请几位年高德劭的老法师,采用传统的讲经方式给大家讲课,估计你们多半听着听着就开始打瞌睡了,过两天甚至会溜走。他们能够讲出佛教中传统的精华内容,但是因为他们的语言系统跟你们的不同,你们缺少佛学院正规的教育,不了解佛教一整套繁琐的名相体系,所以你们无法适应和接受传统的讲经方式。
在本届夏令营讲座的法师们,比如圣凯法师、明奘法师,都是青年僧人当中龙象一般的人物,学问、修行、修养都可称为表率。而他们共同的选择,就是在这里采用现代语言对佛法进行阐释。这不是佛教的变质,这是佛教在充分继承普渡众生的核心原则——契理和契机。所谓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道理,并不偏离佛教;所谓契机,就是找到最适合大家情况的那种教法。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融洽地接受佛法。否则,大家只是在内心深处对佛教心存恭敬,而不能够走近佛教。
我们在努力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弘法,比如说制作视频。凤凰网有制作佛教内容网络视频的资格,从两年前就开始做一档节目,名为《问道》,我是这个节目的嘉宾。所谓“问道”,就是解答大家对佛教的一些困惑,或者在修行上的各种疑难。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比如:“求佛真的有用吗?”,“学了佛法就能练出神通吗?”,还包括对佛化婚礼的看法等等。在座各位在凤凰网或其它地方看过这档节目吗?看过的请举手。看来,现场有一二十位同学看过。《问道》系列节目在凤凰网的点击率都高达十多万,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其中也有你们贡献的点击,非常感谢!
说到这些,是要消除大家的一种疑惑。当今时代传播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传达的佛法核心的价值观念从来没有改变。如果每代人都把佛法的内容稍微改动一点点,那么2500年多来,早就把佛教改得面目全非了。
二、《百喻经》:佛教的讽刺寓言
(一)佛以譬喻教化众生
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百喻经》里的故事。
《百喻经》又名《百句譬喻经》,其中共有98个小故事,用寓言的形式来阐释佛教的道理。它是佛教典籍里面唯一的讽刺寓言故事集,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讽刺寓言故事集。公元五世纪,印度的僧伽斯那法师把佛经里的寓言故事搜集到一起,辑录而形成了这本书。齐武帝永明十年,这本书翻译到了中国。
《百喻经》的“喻”,是指譬喻。“譬喻”是佛教的术语,意为用具体事物来比拟某种抽象事物,或以自然景观、世俗的人和现象等等来阐释佛教的道理,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打比方、比喻。
比如,我们要对盲人讲太阳是什么。我们没办法让他看到太阳,只能设法让他理解太阳的样子。我们对他说太阳是圆的,像圆盘一样,这就是一个比喻。盲人下次摸到圆盘,他说这就太阳。我们一看,这不对,需要继续解释。我们说太阳像炭一样炽热,这又是比喻。盲人下次摸到炭,说这就是太阳。我们对他说,这也不是太阳。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比喻,让别人了解某种事物。
人们经常说,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全面客观,不能“盲人摸象”。“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就是佛教里的譬喻。有人抓着象鼻子,有人抓着象腿,有人抓着象尾巴,以为那就是象,佛教用它来比喻只掌握了局部认识就认为自己拥有了真理。我们要把握事物的整体,了解事物的真相,这是打比喻所要达到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里明确地说,佛是最擅长说故事的一位伟大的导师。“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诸佛用各种各样的讲事物的因缘(因是事物的本质,缘是辅助事物发生的条件)、讲譬喻和用各种语言作为方便来解说佛法,都是为了令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诸佛的种种教化都是为了众生成佛,所以佛教化的是菩萨,菩萨能够继承佛的事业。从《法华经》的角度来说,佛说法是为菩萨说的,不是为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说的。
佛说,“然舍利弗……”,但是舍利弗啊,如果我仅仅把道理用直白的话告诉你,你根本无法理解,因为众生像盲人一样没有能力全面认识诸法的实相。“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用打比方来说明佛法的含义,有智慧的人就能够通过譬喻对佛所说的真理尽悉了解。
(二)鲁迅与《百喻经》
我们今天要讲的《百喻经》,有段特殊的因缘值得说说。
一讲到佛经,大家最熟悉的是什么经?《心经》、《金刚经》。《百喻经》的知名度远远低于上述两本经。在佛教界,很少有人从头到尾对《百喻经》进行讲述,也很少有见法师对《百喻经》的注解。
但我们要知道,佛教里有一类讲故事的经典,除了《百喻经》还有不少。比如《维摩诘经》,著名的取饭香积、借座灯王、天女散花的故事,都是《维摩诘经》里面讲的。《法华经》里面也有不少故事,比如“三车”、“火宅”的譬喻,说三界犹如危险的火宅,以羊车、鹿车、牛车比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在文学界,《百喻经》有相当大的影响。民国年间,因为鲁迅等人的提倡,《百喻经》在文学界大为流行。我们今天在市面上看到《百喻经》的各种注解,全都是从文学的角度解释的。这是《百喻经》在佛学界偏冷而在文学界很热的一个特殊现象。
搞文学的人、学过中国文学史的人,很有可能会知道这段因缘。1914年的时候,鲁迅先生曾捐银元60块,委托南京的金陵刻经处刻版印刷了《百喻经》100本,用来结缘。这是那个版本的《百喻经》在“功德记”上记载的。所谓“功德记”是在经书的最后一页写出某某出资印经,表示此人有功德,并表达祈愿和祝福。
此外,1926年,上海北新书局也出版过一本名为《痴华鬘》的书,这是《百喻经》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这里的“华”通“花”,“痴华鬘”就是愚人的花环。意思是说,这些愚人的故事是智者的明镜,智者会把它们作为借鉴,避免愚昧的行为;愚者却把愚昧的行为作为装饰自己的花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就像今天有些人不会打扮,胡乱装饰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痴华鬘》也是当年鲁迅先生资助的,王品青先生修订出版。但是这部《痴华蔓》有一个问题,它去掉了佛教的说理的部分,只保留了寓言故事。出这本书的人觉得那些佛教的说教没有意思,就给删掉了。可是,佛教的譬喻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佛法的真理,一旦把最后的总结去掉,读者只能看到一些冷笑话而已,这就远远丧失了本真。
刚才说过,《百喻经》在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翻译到了中国。梁代,在《出三藏记集》里记载了这部经是如何形成的。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其中说“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从这句话看来,《痴华鬘》应该是这本书的原名,《百喻经》是后世为了通俗简单重新取的名字。
我们来看看鲁讯先生对《百喻经》的评价,他的相关评价直到今天还颇具影响力。鲁迅先生在《痴华鬘》题记中说:
“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明徐元太辑《喻林》,颇加搜录,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其书具名《百句譬喻经》,《出三藏记集》云,天竺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钞出譬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为新学者,撰说此经。萧齐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以譬喻说法者,本经云,‘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也。王君品青爱其设喻之录,因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又缘经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语,即据以回复原名,仍印为两卷。尝称百喻,而实缺二者,疑举成数,或并以郑首之引,卷末之偈为二事也。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药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听说印度的寓言非常丰富,其他国家的文学艺术往往受其影响。佛教的法师汇集的专讲譬喻的经典,最有条理的就是《百句譬喻经》。
“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阿伽陀药是一种良药,能治疗百病。用一片树叶包裹阿伽陀药,用药之后,那片树叶就可以扔弃了。佛法的真理就像阿伽陀药,戏笑好比裹药的叶子,佛法的实意蕴藏在寓言中。
“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药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鲁迅的意思是,一般的佛教徒想用譬喻来明佛法之义,但是有时候过多讲究形式了。他认为阿伽陀药不存在,哪里还需要树叶来包裹呢?所以他决定“因除去教诫,独留寓言”,把譬喻的部分保留,把说教的部分删去了。——他的话说得比较高妙,就像“无佛无祖”一样,修行到了最后是要超佛越祖的。但是在成佛成祖之前,阿伽陀药还是有的,裹阿伽陀药的叶子也还是有的。
后来上海书店曾经重印《痴华鬘》,把它作为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集。再后来又出版了一系列《百喻经》的注译,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周绍良先生的《百喻经今译》,其中第一版是繁体字版。此后也出过简体字版,当时的扉页上印有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据我了解,这幅漫画是丁聪先生作的《拈花微笑图》,是1993年中华书局印刷的。也有一个说法,说这幅画是为《禅》刊画的,关于这件事,将来可以问一问净慧老和尚。
三、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喻
(一)原文释读
现在我们来看《百喻经》中的第一个故事。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过去有个愚蠢的人,他到别人家做客,主人给他些食物,他嫌口味太淡,没有味道。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主人听到他抱怨口味太淡,就又为他增加了一点盐。“更为”,“更”在这里是副词,意为“又一次”。这里的“益”不是指利益,而是“增加”的意思。——传统的讲经就是这么讲的,把经文中的每个字都要讲清楚是什么含义。加了盐之后,愚人一吃,“即得盐美”,觉得食物的味道变美了。
“便自念言”,就在心里就开始嘀咕。他说:“所以美者,缘有盐故”,他觉得食物之所以这么美味,就是因为有盐。“少有尚尔,况复多也!”少放一点盐就这么美味,多放一些不是更加鲜美吗?他好像把盐当成味精了。
“愚人无智”,这个愚人没有智慧。“便空食盐”,就空口吃盐。“食已口爽”,“口爽”不是说像吃拍黄瓜一样爽口,而是指失去味觉。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这里的“口爽”就是口味败坏。由于盐的刺激,破坏了味觉。“返为其患”,反而成为他的过患。这里的“返”与相反的“反”含义相同,意为“反而”。
这个故事是个冷笑话:一个愚人因为饭菜里加了点盐而感到美味,于是直接空口吃盐。大家听了,并没有觉得很好笑。我刚才注意观察了一下,大概只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同学微微笑了一下,其他同学基本没有反应。因为现在的人已经听了太多笑话,相比之下觉得这个故事味道很淡。看来要加一点盐才行。好吧,佛法的“盐”就要来了。
讲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什么呢?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譬”,比如。“彼外道”,那些外道。佛教一般把不信仰佛教、不按照佛教的修行方式修行的都称为“外道”。但是请注意,“外道”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都信佛,我们叫做“内道”,我们佛教的经典叫作“内典”。内典之外的,叫作“外书”,这里的“外”,是指外面的、他人的。这些词汇的作用是标明佛教与非佛教,这只是一种客观事实的陈述,并不代表我们把一切不是佛教内容的东西都贬为错误。
在出世间法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佛法独有的,我们将其称为“不共道”,这是不与大家共同的。还有一部分是“共道”。比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除了佛教,还有其他宗教也提倡这五戒。
“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印度有各种各样的外道,其中包括主张节食、断食的外道。“或经七日,或十五日”,或者饿七天,或者饿十五天。“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减肥的朋友今后可以为减肥找到一个高尚的理由:“我听说,有一种观点是节食可以证道,我是为了得道而不吃饭的。”而更高尚的人说:“放心吃吧,佛说了,徒自困饿对修道没有帮助。”
佛在菩提树下证悟之前,曾经节食苦修,整整七年。在这七年之间,有时严格到“日食一麻一麦”,每天只吃一点点植物的果实。有的画像表现释迦牟尼在苦修中的情景,那时他瘦得像骷髅,从皮肤外面都看得见一根根肋骨。但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修,并没有获得解脱。于是他开始反思:看来这样修行并不能帮我证得大道,我应该寻找真正的菩提之道。他离开原本打坐的地方,来到尼连禅河边,把身上的污垢洗净,接受供养,吃下一些用牛奶煮的粥,恢复了体力,然后再到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以后,启明星在天边出现的时候,他睹明星而悟道。
佛告诉我们,“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想以断食的苦行证道,就像那个愚蠢的人空口吃盐一样。
在印度,有一种传统就是苦行。我曾经在网络上看见过一些印度苦行者的照片,其中最典型的、让我看了感到震撼的一个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打坐时把一只手举起来,从此无论何时都不再放下这只手,包括吃饭和睡觉的时候。经过三十多年,那只手完全肌肉萎缩,再也不能放下了。当地有不少人把这位瑜伽师尊为湿婆神的化身。湿婆是印度教的神祇,形象是一只手举着兵器。由于这种姿态,大家把这个人和湿婆联系起来了。
还有另一些修苦行的人,有各种苦行的方式。有人用铁钩子钩进后背的肌肉,下面坠上大铁球;有人拿铁钎贯穿面颊;有人躺在荆棘刺里;有人用单脚金鸡独立,并且跟着太阳旋转;还有人持牛戒、持狗戒。所谓持牛戒,就是牛怎么生活他怎么生活;持狗戒,就是狗怎么生活他怎么生活。
谈到佛教,大家马上会联想起一个概念——清规戒律。很多人不愿皈依佛门,原因就是担心清规戒律太多,禁止做许多事情,让人不自由。但是,佛教的戒和刚才我们说的外道那种戒不是一回事。牛戒、狗戒以及类似的苦行,佛教称之为邪戒。固执地把邪戒作为戒律,佛教把这样的观念称之为“戒禁取见”。努力持邪戒,只是做了一些没有真实利益的事情而已,并不意味着修行多么伟大。
在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的泛滥,大家一方面追逐物质,一方面也认识到物质带给心灵的种种困扰,所以现在大家慢慢开始提倡过简朴的生活、环保的生活、低碳的生活,甚至清苦的生活。素食成为时尚,简约成为时尚,这当然都是非常好的。不过,佛教的修行观念是中道,并不以极端的苦行作为道德高尚的标准。所谓中道,既不偏于享乐主义又不偏于苦行主义。孔子也说“过犹不及”,一件事情做得过分和没有做到,同样是不好的。
佛出家就是离弃极端享受主义。出家之前佛是一位王子,在宫殿里,他看到宫女们在夜晚花容失色的丑态,这使他生起了出离之心。那些妖艳的女子,晚上卸了妆或者妆残了,一个个跟白天判若两人。现在也一样,有的浓妆女子似乎很吸引眼球,其实她只要一洗脸,大家马上就不认得她是谁了。这世间的种种享乐,都是这样经不起推敲。
作为锦衣玉食的王子,释迦牟尼曾经偏于享乐主义;接着他的苦修又偏于苦行主义。享乐主义和苦行主义都没有给他带来解脱,所以佛法的真正之道是中观正见之道,是不偏于空有两边之道,是不偏于苦乐两边之道。用禅宗的家风来说,就是净慧老和尚常说的,过一种随缘自在的生活。
昨天大家在夏令营里吃了“赵州茶”,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一味之道。关于赵州茶的一味,净慧老和尚在《赵州禅茶颂》中说得非常好:“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刻意找这个茶来吃的时候,你会有种种判断,给茶贴上某种标签,可能会嫌茶味太淡。但是如果随缘得到这杯茶,以自在的心态端起这杯茶,不假分别思维,契合在当下融洽的环境里面,不知吃茶为何事,刹那之间生灭灭矣,那才是尝到了佛法真正的滋味。
(二)少林寺和大悲寺
我常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师父,你对少林寺和大悲寺怎么看?”在座各位有没有人想问这个问题?——有(众答)。我知道你们会关心的。这个问题正好可以用“愚人食盐喻”来回答。
对于少林寺与大悲寺,大家了解多少?如果只是道听途说一些消息,请大家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真实情况。
少林寺里有禅堂,很多师父在其中打坐禅修。少林寺的出家人并没有个个都在那儿拉人家烧高价香和算命看相。很多关于少林寺的传闻是一些媒体的误会所致,或者有些特殊情况。
同样,大悲寺的情况也很复杂,与大家想象的未必相同。这几年,大悲寺发展非常迅速,寺庙建得不错。当然,作为僧人,严于自律是非常好的。然而是不是一定要采用某些方法?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台湾曾有学者明确说,如果说少林寺不代表佛教的发展方向,那么大悲寺也不代表佛教的发展方向。
佛教的寺庙不可能都像大悲寺那样,也不可能都像少林寺那样被迫商业化。为什么讲“被迫”二字?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很多寺庙的门票都不是寺庙收的,而是旅游管理部门收的。陕西的一个著名寺庙打算不收门票,却被旅游局打了一圈围墙收取昂贵的门票,由此还衍生出一个新行业——当地人做了些梯子,帮助大家翻墙逃票。从某种意义上说,见了这样的情景,佛真的会哭,因为寺庙太冤枉了。在福建,甚至出现过山上的师父生病,可是前去救助的车不买门票就进不了山。你们想象不到吧?
听说了什么事情,我们不要被情绪煽动,不要停留在标签化的价值判断上。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而不是单纯用眼睛观看。想要真正了解少林寺和大悲寺,就要走进去看一看。走进少林寺,不是跟着旅行团,也不是走马观花,可以想办法在那里多待一阵子,看看他们僧众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同样,对于大悲寺也是如此。
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是“大悲寺不设功德箱”。听到这样的说法,大家通常都很喜欢:“他们不要功德钱,这多好啊!”而柏林禅寺好像是有功德箱的。我要告诉大家,寺庙功德箱里的钱并不是拿来分给出家人的。功德箱里的钱,用于寺庙的建筑、维修、油漆、粉刷,乃至佛前的供灯、供花、供水等等。大家来到这个寺庙里吃住几天,所用度的一切,除了有人赞助以外,常住很可能还要从香火钱里面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如果不设功德箱,让人们直接把钱捐到库房、财务室,其实与设功德箱也没什么两样。
出家人个人不接受馈赠和寺庙不设功德箱是两个概念。一位出家人出于修行可以不接受信众的施舍,这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寺庙接受布施是给大家种福田,供养三宝是培福之举,佛教寺庙作为福田,需要让大家有机会耕种。不设功德箱,不给大家结缘的机会,未必正确。
大家也很赞叹大悲寺僧众坚持过午不食。过午不食是不是修行的标志呢?这是一种修行,但我们要了解其中的含义,并不是吃得越少就越有修行。我们刚读了《百喻经》,已经说了断食并不意味着高尚。
佛制定过午不食之戒是针对当年的具体情况。印度出家人过着乞食的生活,常常到村子里去讨饭。佛最初创建僧团的时候,并没有制定过午不食之戒。附近村落里的居民有限,物质条件也有限,一大队人经常去乞食,村民要供给他们一日三餐,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负担,而且,有一天还发生了意外情况。
那天傍晚下着雷雨,天色很暗。佛的一位弟子去人家乞食,有一个孕妇前来开门。开门的时候,恰逢天上电闪雷鸣。黑暗之中,一道电光猛然映照在僧人的身上,效果比较惊悚。孕妇误以为见到了鬼,吓得惊叫一声倒在地上,导致流产。于是当地的居士们对出家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看法,表示佛教僧团晚上乞食对居民构成了打扰。于是佛把大家召集起来,制定了过午不食的规矩,开示了很多过午不食的意义。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禅宗的寺庙并不外出乞食,而是农禅并重,出家人每天要干大量农活,晚上还要到禅堂坐香、跑香,如果不吃晚饭,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寺庙里逐渐有了晚餐,把晚餐称为“药石”。“药石”这个词的本意是指中药和针灸,这是用来治病的。因此,设置晚餐也是出于慈悲。
因此,关于吃不吃晚饭,没有绝对的是非与对错,修行不是看这些外在形式。如果我们找不到正确的修行之道,就像愚人空口吃盐,得不到利益。了解这一点以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把心放平常一点。
(三)从愤怒与忧郁中抽离
“平常心是道”,我们想要有平常心,意味着首先要从愤怒的状态中抽离。什么叫做愤怒的状态呢?比如说,现在网络上有一大帮“愤青”和“文青”,整天很愤怒或者很忧郁。
不久前我转发过一个当笑话看的微博,估计那是一位文艺女青年写的:“这一下午听了半天的音乐,写了半篇的文章,喝了三两杯茶,流了几滴眼泪,看了一会行人,发了一会呆,坐了坐,还打了两个电话,做了这么多事,这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好笑。
如果大家了解我的风格,就会知道我比较直率,我不喜欢拐弯抹角。佛教的禅者讲“直心是道场”,心要直指,不要有太多伪饰,应当活得质朴一些,真实一些。所以我有什么感想就直说出来了。我转发这条微博的时候说,就差再写上“我又熬了一会子中药,吐了两口血,再请钟点阿姨扶着到星巴克看一下海棠花开了没有”。我想,这就是“文青”们理想的半天生活。
没想到发了这条微博以后,很多人评论道:“师父,你怎么总结得这么好啊!我就是这么过的。”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少数人的生活,却有那么多人说,我们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尤其是许多搞文字工作的人,每天就是这样。他们说:“我也很痛苦,我也不愿意这样过日子,可是经常忽然莫名其妙地悲从中来,就要开始流眼泪。”我在微博上有两个粉丝,他们常常发出这样的内容:“我今天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又哭了一小会儿。”我看了,有时忍不住问:“你这‘哭了一小会儿’是多长时间呐?”我真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概念。人的内心要变得强大一些,不要那么脆弱!“文青”们应当学学“平常心是道”,从这种忧郁的状态里拔出来。
同样,“愤青”也要从愤怒的状态里拔出来。什么状态呢?就像身上长满刺的刺猬,不管遇到什么事,立即条件反射,一定要把所有的刺都对外放开。看到别人的言论,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对!这种情况在今天很普遍。因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学业压力乃至人际关系的压力,导致大家心情恶劣,看不惯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于是变得非常刻薄尖锐,攻击性很强,总是在网上口无遮拦地宣泄情绪。
这个网络时代,从好的方面说是“围观改变生活”,“围观就是力量”。但从另一方面说,反映出很多人热衷于起哄架秧子。出现某种符合大家口味的谣言,人们就特别热衷于传播,等到事情澄清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理睬。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
学了《百喻经》中的第一个故事,我们就会明白,心要放平常,不要偏于极端的乐和极端的苦,包括极端的愤怒、极端的悲哀和其它极端的情绪,都是不正确的。
修行人,眼不妨冷一点,心不妨热一点。眼冷,代表我们有智慧,我们以冷眼旁观,洞见事情的真相;心热,让自己总是保持对人和社会的良好愿望。这样,我们就会过得健康一些。反之,如果我们都眼热,就可能出现无数个郭美美或什么美美;如果我们都心冷,就会出现无数个药家鑫。社会的状态和每个人的心态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用智慧眼观照自己,用慈悲心对待众生——这才是平常之道。
四、第二个故事:愚人集牛乳喻
(一)原文释读
我们来看第二个故事的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榖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榖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榖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嗔或笑。”
过去有个愚蠢的人准备大宴宾客,想把牛奶搜集起来给客人饮用。这里的“拟”不是比喻的意思,而是准备的意思。“供设”,就是招待客人的饮食。但他转念一想,觉得每天挤牛奶是不妥当的。“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榖取牛乳”。 榖,就是“穀”(繁体的“谷”)去掉“禾”字加上一个“牛”字,音gòu,意为挤牛奶。豫,通“预”,就是准备。“日日”就是每天。如果现在预先每天挤牛奶的话,“牛乳渐多,卒无安处”。“卒”,在这里念zú,就是最终的意思,这是个程度副词。他认为,每天挤牛奶,越挤越多,最后就会没有地方存放,而且牛奶可能还会坏掉。“或复酢(cù)败”,酢,就是变酸发酵。“不如即就牛腹盛之”,不如我就把牛奶寄存在牛肚子里吧。意思是先不把牛奶挤出来,让奶留在牛腹之中。
“待临会时,当顿榖取”,等到聚会的时候,再把牛奶挤出来。“作是念已”,这样想了之后。“但捉牸(zì)牛母子”,“牸”是母牛。把母牛和小牛“各系一处”,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个人怕小牛把牛奶吃掉。“却后一月”,“却后”就是过后,这样子过了一个月。“尔乃设会”,“尔乃”,这个时候,一个月之后,他举办宴会。“迎置宾客”,把宾客迎来了、安置好了。“方牵牛来”,这时把牛牵过来。“欲榖取乳”,想把牛奶挤出来。“而此牛乳即干无有”,但一滴奶也挤不出来了。因为母牛产奶是为了哺乳,这段时间既没有小牛每天去吃奶,也没有人去挤奶,母牛也就自动不产奶了。“时为众宾或嗔或笑”,这个主人就被来的客人或者“嗔”,责怪,或者“笑”,取笑。这也是一个冷笑话。牛奶怎么能存在牛肚子里面呢?
佛教用它来说明什么道理呢?“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愚人亦尔”,愚蠢的人也是这样的。“欲修布施”,布施是我们佛教里讲的最重要的大乘菩萨的六种修行方式(六度)之一。六度,就是六波罗蜜。六度里面,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指成佛的智慧,也称般若波罗蜜。布施摆在第一。
布施,一般人的理解就是给钱或给东西,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的。佛教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给人钱财物品,这是财布施;给人宣讲佛法,让人明白佛法的道理,这是法布施;当众生遇到危险的时候给予救度,这是无畏布施,比如放生、护生、救生都属于无畏布施的范畴。
有的人想要修布施,就说“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等我有很多财物的时候,再大兴布施,一下子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等我有钱以后,我要成立一个基金会”,这是以前人们常说的话。最近“美美”被曝光以后,基金会可能有点不好使了,现在大家该说“我要成立一个自己监管的基金会”。这也没什么不好,但他们说的都是“等我……”。
你们看,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说过,有的人说布施是要“待我大有之时”,佛陀真是洞识我们凡夫啊!我们凡夫有时候挺可怜的,真的挺可怜的,就像孙悟空永远都逃不脱如来的手掌心,就连起点坏念头、想干点坏事都弄不出一点新意来。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是这一套,“待我大有之时”,今天的人们仍然在说“等我像比尔?盖茨一样有钱,就如何如何”,腔调完全一样。
普通人总是想不到,我们行善,应当从最实际的方面去做,根据自己的具体能力而行,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以为可以把钱存够了,存到了某种程度,再去行善。然而,“未及聚顷”,往往是还没有聚集起来,那些财物就成为过眼云烟了。“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有的被官府罚没,有的被大水冲走,有的被火灾烧掉,有的被盗贼抢去。
汶川大地震之后,有人告诉我,说那边有些朋友本来是富豪,办实业、办工厂,有多少房产……地震以后,顿时变得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他们受了很大刺激,天天坐在废墟上发呆,什么都不干,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连哭都不哭。这就是典型的财物被水火侵夺的例子。
“或卒命终”,或者忽然死去了。生不带来一文,死不带去一文,留下的钱财都是别人的。所以,“不及时施,彼亦如是”,如果不及时布施,与愚人集牛乳没有两样。
(二)随时随地行布施
同学们听了以后可能会说:“法师啊,我真的很想布施!但是我的能力太有限了。生活压力很大,我又没有多少钱,拿什么去做呢?”刚才已经讲过,布施有三种,我们都可以做,财物的布施只是其中一种。双手有力者,可以出体力,帮寺庙扫扫地,帮人搬东西,都是布施。有人说:“我是一个小女子,除了会流两行眼泪、写半篇稿子以外,什么都做不了!”那么请问你会笑吗?不说露八颗牙齿,露四颗行吗?这总可以吧?见到谁跟我们说话,我们都首先善意地微笑;别人做了一件好事,跟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你友好地给他鼓励;当别人痛苦的时候,你予以慰问或者开解。这都是在行布施。
即使连上述这些也做不到,仍然有办法布施。
有很多爱美的同学吧?如今很多男生的自恋程度不亚于女生,打扮的时间比女生略少半小时就不错了。我的在家弟子里面,有出门前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男生,为了试验一根头发是往这边倒十五度还是往那边斜二十度好看,他可以摆弄三十分钟。在座的各位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这也没有关系!自恋也是一种慈悲,起码是对自己慈悲;打扮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美好,也算是对他人的慈悲,这个比不负责任地出去吓人要好一点。我在微博上讲过这个话,好多人看了都表示很开心,估计是产生了共鸣。
从今天开始,把自恋变成一种布施。怎么变呢?除了每天让自己好看、让别人羡慕之外,你可以这样发心——“愿大家因为看到我很美观,生起愉悦之心,因此这一天过得很快乐!”这样一来,你的自恋顿时就升华了。因为心念的转变,从单纯的自我迷恋和炫耀美丽,变成了欢喜、清净、庄严,与众生结缘。发心不同,感得的果报也就不同。
一些法师有特长,有的精通书画,有的擅长古琴,有的是茶道或香道的高手。有人就会说:“你们这些爱好是不是一种贪执?”我用折扇,会用材质比较漂亮的,再请人在扇面上题写书法。这样的扇子拿在手上,除了可以扇风,也是个小小的道具。我喜欢用这样的扇子是不是执著呢?确实是执著,是一种对物的执著,或者说是一种对美的执著。这种执著是不是修行的障碍?是的,它是修行的障碍。但是凡夫做不到放下所有的执著,也做不到无念,也做不到无分别。就连我们求成菩萨、求成佛,也都是一种执著和欲望。但是这种欲望,在佛教里称为“善法欲”,这是对善法、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
凡夫在做不到无分别、不执著的时候,需要去追求那些清净庄严的东西,来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品味,让我们的心朝着良善、高尚、美丽看齐。所以,尽管修行讲的是不分别、不执著,西方极乐世界也以黄金为地,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我们要把最美好的东西拿来供佛。
佛像身上的衣服和装饰都是最珍贵的东西,表明他在因地发心修行,用美丽的东西庄严别人,感得了这样的果报受用。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如果我们长得不够帅或不够美,我们要忏悔,这是我们在过去生中种的清净庄严的因还不够,所以今天我们相貌有欠缺。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嫉妒他人的美貌,也不是去做整容,而是从当下开始修行,种下美丽的因。我们可以在佛前多供点花,也可以多用美好的东西供养别人,随着修行的进步,我们的相貌会改变,我们的气质会改变。
对于外物的追求,如果做不到完全放下,做不到完全没有分别,那我们就先用精的替代粗的,用雅的替代俗的。净慧老和尚在《赵州禅茶颂》里讲,禅茶的风格就是“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通过品茶悟道培养出自己的正气、清气、和气、雅气,培养高雅之气,去掉低俗之气。比如,我们以品茶替代饮酒,用弹琴、下棋、练习书法替代泡夜店和逛街,你的整个生命品质就会得到提升。至于说怎样继续提升,放心吧,一旦你开始改变,以后会出现更多善缘帮助你改变。
但是,其中的发心非常重要!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那么所谓雅的东西其实也还是很俗。我们现在要发愿,追求雅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超越雅,是为了将来放下雅,是为了学佛学得更欢喜的时候连这些东西也不再需要。菩萨证悟空性后,苦乐两边都能够放下,现在我们还不行。
修行到了比较高的阶段,不但要把外物放下,就连禅悦法喜也要放下。初地菩萨安住在初地的时候,充满法喜,他就会沉浸其中,不思进取。这时十方诸佛现身,提醒他说:“哎,你醒过来!”为什么?因为还有二地这个更高的目标在等着你,你只有放下初地的快乐,才能够超越自己,继续修行。于是诸佛引领他达到二地,再从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十地,依次都是如此。
到什么时候才彻底无求呢?只有成佛了,才会真正无欲无求。就连等觉菩萨还得求成佛,如果他不求成佛,那他就只是二乘根器,不是大乘菩萨了。大乘菩萨一直到成佛之前都是念念不离发菩提心,而成佛以后,菩提心已是任运自然,无须强调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可以首先从最小的地方入手去修,先从利用自己的每一个享受开始。如果你喜欢喝可乐,打开一罐可乐,不要急着喝。把可乐举起来的时候,心里先想一想:这杯可乐很好喝,先供佛,希望佛得到我的供养;或者先把它供养众生,希望众生都能像我一样,渴的时候有一杯清凉美味的饮料,从而得到快乐。这就把原本很俗的、只是自己享受的事情,变成了修行的一个部分。吃喝的时候还能想着众生,你就会慢慢改变。东西你吃,功德回向给大家,还有比这个更占便宜的吗?现在的人通常很精明,会精打细算,那就不妨做这样的一个生意,简直是一本万利,你享受了,还提高了修养境界。
同样的道理,买回家的水果,以及新衣服、新手帕甚至新袜子等等东西,只要没有用过,都可以首先摆在跟前,用来供养佛或供养众生。即使没有时间,马上要用这东西,也只要先动一个念头,想着先供佛就可以了。
由于佛教徒往往有供佛的习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有的佛弟子在吃东西之前要先念供养咒。于是一大群人坐在那里看着一个人念诵好半天,感到莫名其妙,很担心这个人是不是头脑有问题。其实这时候我们可以善巧一些,不要表现出自己和他人那么格格不入。一个佛弟子也是一个平常人,既然学了“平常心是道”,就不要在行为上让人觉得太怪异。那怎么办呢?很简单,你只要把筷子动得慢一点,吃之前先在心里默默供佛就可以了。若是人家给你盛饭,你可以微笑着说“好好好”,把饭接过来,拿筷子拨得稍微整齐一点,借拨饭的时候,心里想:“供养三宝,与众生结缘”。菜就算夹起来了,也不要那么快送到口里,慢一点,就在这个夹起来或送过来的瞬间,想着供佛。你也是佛,你也会成佛,所以这个东西最后被你受用了,也是供佛的一个表现,没有什么问题。
只要在生活中用一点功夫,心念稍加转变,福报就会迅速增长。这是一个真实的道理,这是一个真实的办法。多年来,我一直这样实践着。走在街上,看到橱窗里好看的东西,也可以发心。不是想着:“这东西不错,我想要!”,那是贪执;你这样发心:“这个东西这么美,把它拿去供佛是多么好啊!让那些能够得到它的人生起欢喜心是多么好啊!”转变一下以往的态度,把“羡慕嫉妒恨”变成欢喜赞叹,变成时时刻刻与大家结缘。
这就是修布施最好的方法。希望大家记得,下次吃、喝、用之前,只要东西是新的,你没有动过,就可以先用来供养。一开始可能做不到,拿起饮料喝了一口,“啊!我忘记供养了。”自己受用过的东西是不可以再供佛的,记得这一点。那怎么办呢?下次再来。改变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多忏悔、多训练。
我相信大家能够从今天讲的第二个故事里面得到启发,随时随地去行布施。一个微笑,一句温暖体贴的话语,为人家出一点力,帮助别人做一件小小的善行……这些都会成为我们修行积聚资粮的好办法。不要等到所谓“大有之时”,存着这种等待“大有”之心的人,通常等不到“大有”的时候,因为他连“小有”都不肯施舍,怎么会“大有”呢?
借这个故事,我想让大家明白“当下”的道理。今天大家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活在当下”,我不知道大家怎么认识“活在当下”,也有人来问我:“什么叫活在当下?”
禅宗有一幅对联,上联是:“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其中的“了”字最好读liǎo,对联中的字读音重一点好。遇到一件事情,马上担当起你应当担的道义,去做;做完以后不要居功,马上放下。或许别人会感恩你,但你不必感恩自己,也不必希求别人的感恩。放下之后,还有什么不可以“了”呢?
这就叫活在当下。凡事遇到了、遭逢了,就面对它。用圣严法师的话说就是:“接受它,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他老人家讲的这四句话,其实就是对联中的内容,你只要按此而行,就是随缘,就是平常心。
下联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这讲的是智慧产生于觉悟。“无生”的道理比较艰深,以后有因缘再向大家汇报。
五、第三个故事:以梨打破头喻
(一)原文释读
我们继续讲《百喻经》中的第三个故事:以梨打破头喻。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从字面上来看,根据初步理解来看,这个故事就是讲用梨把脑袋给砸破了。原文是这样的: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过去有一个愚痴的人,他的头上没有头发。“时有一人,以梨打头。”当时有一个人以梨打他的头。“乃至二三”,“乃至”,就是一直打,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悉皆伤破”,把他的头全打破了。“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那时,这个愚昧的人就默默地忍着,不知躲避。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旁边的人看见了,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躲开呢?”“语”字在这里是动词,读第四声yù。“愚人答言:‘如彼人者,骄慢恃力。’”“恃”是依靠、凭借的意思。那个人心里很骄慢,以为自己力气很大。“‘痴无智慧。’”打我的这个人愚昧无知,没有智慧。为什么说他没有智慧呢?“‘见我头上无有毛发,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他看见我的头光光地,没有头发,以为我的脑袋是个石头,所以就拿梨来打我,把我的头都打破了。他不去躲避,却认为那个人误会他是石头。
“旁人语言:‘汝自愚痴。’”旁边的人说,你自己就是一个愚昧的人。“‘云何名彼以为痴也?’”你怎么能还把别人叫做愚昧的人呢?“‘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破,不知逃避。’”你如果不是愚痴的人,你怎么会被别人一直打到头破,也不知道躲避呢?
这则比喻故事要说明什么呢?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比丘”,佛教的出家人主要有四类,比丘是其一。这四类包括:比丘——出家男众受过比丘戒;比丘尼——出家女众受过比丘尼戒;沙弥——出家男众尚未受比丘戒;沙弥尼——出家女众尚未受比丘尼戒。“亦尔”,也是这样。“具”,完备。“信”,信解行证的信,对佛法的最基本的认识和信心。“戒”,受持佛法各种规定。“闻”,听闻佛法。“慧”,增长般若智慧。“但”,只是。“整威仪”,“整”是修饰,“威仪”是庄重的仪容举止以及衣服或其它装饰物。
这一段话是说,如果一个出家比丘不具足信心道念,不按照佛陀的规定去做,只是在外表做功夫,打扮得很有仪容,装出庄重威严的样子,来招名闻利养,就和故事里的愚人一样愚痴。“以招利养”,“利”是利益,“养”是供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就像那个愚人一样,被他人把头都打破了,也不知道躲避。“乃至伤破”,这个“伤破”,不仅仅是说头伤破,也是说这样做会毁损比丘的形象甚至违犯比丘的戒律。“反谓他痴”,却说其他人是愚痴的。“此比丘者亦复如是”。这样的比丘也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学佛修行要真修,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整威仪”有两种,一种是讲求华丽,一种是奇装异服。比丘的衣服要朴实,材料和颜色都不能过于华丽炫耀,同时,也不要故意打扮得像老修行一样。
我刚出家的时候,在浙江三门多宝讲寺,那个地方以讲究学修、道风、戒律著称。当时曾有一位师父,六月天穿件羽绒背心,中午坐在大太阳底下打坐。大家都说这位师父太有修行了,这么热的天穿这么厚的衣服,如如不动,也不中暑。然而我的师父敏公上人在上殿开示的时候说,这不叫修行,这叫“显异惑众”,有意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以此来迷惑别人,简直就像在自己脸上写“修行”二字一样,这是一种错误。
我师父还讲过,他住过福建的一个寺庙,那里有位师父在雨地里打坐,居士们都赞叹不已。我师父说:“有必要在雨地里打坐么?这个庙还没穷到上无片瓦遮头的程度吧?好好的庙堂,可以打坐的地方那么多,你偏要到雨里去淋。”而且打坐禅修有禁忌,要避免风寒和湿气,因为打坐时身心比较安静,毛孔张开,寒气湿气进去会受病,所以在雨里打坐是没有必要的。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极端享乐主义固然是错误的,但是极端苦行主义也绝对是错误的。不要以为一味吃苦就是修行。享乐容易做到,苦行也容易做到,平常不容易做到。真正的平常心才是最难最难的。
我们出家人穿一件新衣服之前,为了破除对衣服光鲜的执著,可以在衣服上面用颜色点一下,弄一块小污渍。但是不必为了表明自己破除执著,找来很多不同颜色的小碎布,把一件崭新的大褂打满补丁。
古印度出家人穿的衣服是袈裟。而我们汉代的僧人今天穿的大褂、小褂之类是便装,或者说是常服,也就是平时穿的衣服,而不是出家人的礼服。五条衣、七条衣、二十五条衣,这些衣服才是袈裟,是在隆重场合穿的礼服。袈裟是一条一条的,条数越多,表明穿的人级别越高。大和尚们的袈裟有的是二十五条一搭,名叫“祖衣”,表示在寺院里层级最高。
在印度,二十五条衣本来是下品衣,它是用二十五条碎布缝起来的,是破烂的衣服。古印度的出家人捡俗家人丢弃的破布做袈裟,找来的布大小不一也没关系,就把它们缝补在一起,做成衣服穿。一件二十五条衣,不但可以穿,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被子盖。当时的僧人把坐具铺在地上,作为坐垫或者床单,再搭上三衣当被子,就可以度过寒凉的季节。这是印度的风俗,在中国做不到,气候和着装习惯的差异都太大了。
现在的出家人新买一件衣服,再缝上各种破布,特意表明自己与众不同,这没有必要。禅者穿衣,应该是有新的就穿新的,有旧的就穿旧的,破了就缝起来,脏了就洗干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要做作,不要故意弄得神秘古怪。你们见到出家人,想判断他的真伪,可以看他是否具有正常的打扮、清净的正行。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内在的修为比外在的功夫要重要。
(二)打破头的“梨”是什么
我还要讲一个重点,与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无关。
刚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我有个疑惑,印度当年有梨子吗?梨子并不是热带水果呀!当然今天印度肯定有梨,现在运输很便利。
大部分讲解《百喻经》的人,解释到这儿,都是说用梨子去打人的头。我对此一直很好奇,因为这个情节不符合常人的思维逻辑。故事中那个人打人的时候,不拿菠萝砸,不拿荔枝、龙眼砸,也没有拿桃子、杏子砸,为什么偏要拿梨子去砸?这有点奇怪。
后来我查阅资料,在唐代玄奘法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里读到这么一段话,把我的疑惑解开了。
“河西蕃维,畏威送质。”河西是指西域往印度去的那些地方,靠近新疆一带。当时印度的迦腻色迦王的势力很大,西域人畏惧他,就把人质送到印度去,以此表示不与迦腻色迦王为敌。“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质子就是当人质的王子。
“赏遇隆厚,三时易馆,四兵警卫。”迦腻色迦王对这位人质王子很好,“三时”,指三个季节,西域一年分三季,热季、凉季、雨季。凉季是其中气温较低的季节,可说相当于当地的冬季,但并不太冷,感觉类似我们这里的秋天。“三时易馆”,就是随着时节更替给他调换居所。当时那里的王族就是这样,不同的季节可以住在不同的行宫。“此国则冬所居也。这个地方是王子冬天住的地方。”
“故曰至那仆底(唐言汉封)。”“唐”,指时代,即唐代。“汉”,指地域,即中国。这个地方在当地语言中称为“至那仆底”,翻译成唐代的语言,就是中国封的。“质子所居,因为国号。此境已往,洎诸印度。”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到印度。“土无梨、桃。”不出产梨子,也不生长桃子。“质子所植。”作为人质的这位王子去了以后,才种下桃子树和梨子树。“因谓桃曰至那尔(唐言汉持来)。”所以,那里把桃子称为“至那尔”,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汉持来”,意味着这种水果是从汉(中国)拿去的。“梨曰至那罗阇弗呾逻(唐言汉王子)。”梨子叫做“至那罗阇弗呾逻”,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汉地的王子”。“故此国人深敬东土,更相指语:‘是我先王本国人也。’”
这段文字是讲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路过西域一带时,发现了当地的一些风俗。迦腻色迦王是印度贵霜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也是著名的佛教护法,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78到101年左右(公元二世纪)。有关他的事迹,佛教中有很多传说。在考古中发掘出大量的钱币和墓铭,证明这位国王确实存在。根据佛教典籍的记载,他出生在新疆的于阗,当了贵霜国王之后,迁都到白夏瓦,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随后他继续扩展领土,使印度成为当时与中国、罗马、安息并列的世界大国。
也就是说梨子在公元二世纪才传到印度。可见佛陀在世的时候,印度还没有这种东西。那么,以梨打破头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做学问,包括学佛经,要下深功夫,遇到这样的难点、疑点不要轻易放过,不要看说是梨子可以解释得文通字顺,就随便将其放过。
贵霜王朝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吸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长处,由此强盛起来,这有点像中国的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时代,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一扇与世界沟通交流之门,此后从西域引进了大量外国技术,也引进了许多外国的香料和植物。水果中的葡萄、西瓜,香料中的胡椒、沉香、安息香……全是那个时代进口到中国来的,此前中国并不出产这些东西。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也做了类似性质的事情,他仿照中国的皇帝自称“天子”,使用罗马金币,在钱币上铸造释迦牟尼佛的像,还铸造罗马的阿波罗神的像,也铸造印度的修罗神的像。很有意思吧?这个人的思想很开放。1691年,在印度出土过一个他的雕像,大概1.85米高,是牧人的装束,拿着宝剑,可惜没有头部,不知道面貌如何。
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梨子生长在印度。由此可知,以梨打破头,不能够照字面上理解成用梨子打破头。那这里的“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我们来看一些关于《百喻经》的漫画插图。关于这个故事,画的都是手拿梨子。其中一幅画里的人很有水平,他知道要用梨子较大的那头去打,这样比较能用上力。但即使这样,估计也很难打破别人的头。我倒不知道要用几颗梨子才能把头砸破,如果是水梨,砸两下梨子就烂了,对不对?
查阅中国古代的文献,“梨”和黎民百姓的“黎”,这两个字有共通之处。汉代班固的《白虎通?谏诤》里面说:“夫妻相为隐乎?《传》曰:‘曾去妻,黎蒸不熟。
”北齐颜之推说:“‘或赍黎枣饼饵,人人赠别。’一本作‘梨’。”黎明之“黎”与梨子的“梨”是相通的,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黎”都是指梨子。
另一个证明告诉我们,草字头的“藜”和黎明的“黎”也可相通。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嫩叶可以食用,老的茎秆可以当拐杖,名为藜杖。“黎”和“藜”也是相通的。“藜杖”这个词很早就有。古人有诗云:“故梦随先君,梅溪侧藜杖。”侧藜杖,即拄着藜杖。有的版本的五百罗汉像中,有位尊者也倚着藜杖。
于是我们知道了,以梨打破头的这个梨,不是梨子,而是植物的茎制成的拄杖。
讲这个故事,除了故事本身蕴含的内容以外,我要告诉大家,佛法的学习需要有一点认真精神,需要有一点钻研精神,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不能那么轻描淡写的。
刚才有位同学递上纸条来,提了一个问题,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出家学佛,大概就要人种断绝了吧。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不用担心,因为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他自己首先就多半不会出家。如果大家学佛都能有认真钻研的精神,还真说不定有一天会人种断绝。如果大家看到以梨打破头的故事,通常想的只是“梨子就是梨子”,那就不可能。
出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获得法喜和禅悦之前,修行比普通人想象中的常伴青灯古佛还要寂寞,这不是谁都承担得起的。比如需要考问这个“梨”字,现在大家听起来简单,一听就豁然开朗。可是找到这个真相前,一个人独自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埋头检索文献,这不但艰难,而且乏味,但这正是出家人应该经常做的事情之一。如果连出家人都不能正确解释经典的本义,我们以何颜面说僧侣是在“住持正法城”?我们如何能够堪称“荷担如来家业”?如今这个本末已经颠倒,有些在家人比出家人学习还好,对经典更为通达。那么,如果我们出家人不赶上、不抓紧,不把经典都弄通弄透,实在愧对我们的佛祖!
今天我选了《百喻经》中的三个故事和大家分享,没有时间讲解更多内容了。讲前两个故事是帮助大家树立正知见。讲这第三个故事,主要目的则是对大家的思路进行拓展,提醒大家对待问题不要流于表面,不要浮泛而过。
你们看,考证经典中的一个字都这么复杂,而这样繁难的东西在经典中浩如烟海。我们学习,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深究其本源。这就像参禅要发起疑情,要抓住一个疑点咬准不放,像这样用功,天长日久就能悟。
六、现场答疑
现在我们用一段时间给同学们提问,有问题可以写纸条递上来。由于时间关系,我可能来不及详细解答每一个问题,只能选取其中一些作答,请大家理解。
问:经忏是修行吗?
答:所谓经忏,就是诵经拜忏。经忏当然是修行;但是“赶经忏”,就是挣钱,就不是修行。比如在宋代,有些僧人专门“修忏仪”,也就是忏悔自己的罪孽,这是把经忏当成功课,而不是拿它换钱。
问:随缘自在的生活,是坦然接受目前的状态,还是放弃稳定的工作,把精力和兴趣放在发展事业上,更好地奉献自己、实现价值?
答: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目前的状态你都不能突破,你不能在稳定中求得突破,放弃稳定状态之后能不能开创新的事业?我看有点悬。
改变,并不一定会取得新的收获。还是立足于本职比较好。就像我们读经典中的那个“梨”字,可能平时每次阅读都滑过去了。但如果我在读经的过程中把这点抓住了、突破了,这不就是在稳定状态中找到了提高的空间吗?
问:请问法师,如何看待“剩女”问题?“剩女”应该保持何种心态?
答:我听说所谓“齐天大剩”、“斗战剩女”已经满街都是。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重点在于自己开不开心、快不快乐。婚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婚姻生活是很有意义的。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所以,剩不剩在于心态。
如果一个女人出嫁了,她的老公却在外面公然跟人私奔,婚姻成为一纸空文,这个女人比“剩女”还悲惨,因为她是那一纸证书的奴隶。作为“剩女”,还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是自由身。各位“剩女”,我们要恭喜你们,因为你是自由的。各位“剩男”也是如此。
怎么调整心态呢?就是想开一点,对自己好一点,活得更加开心。出家人也可以说是“剩男”和“剩女”,在精神上自由独立,这不是很好吗?
问:在家可以修行吗?
答:当然可以,所谓“带发修行”嘛。各位留着头发都能修行,没有说必须剃了头才能修行。
问:怎样看待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凡事要面对、解决、放下,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怎么解决和放下?
答: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甚至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所谓改变自己,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自己提高到理想的高度。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自觉的意识,社会风气就会开始变化。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或者一味愤世嫉俗、抱怨不休,这于事无补。我劝大家积聚力量提升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师父在网上是否遇到过魔?
答:没有,我遇到的都是菩萨。我生病时,很多人帮我助念。我遇到困难时,众多博友给我安慰和支持。我对博客和微博很重视,就是因为在我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段,很多素昧平生的朋友在网上用各种方式教化我。在网上,我遇到了很多菩萨的示现。菩萨有时是慈眉善目的,有时是金刚怒目的。只要我们常存感恩,把各种磨难当成修道的助缘,基本上不会遇到魔,只会遇到菩萨。
问:对于像我这样只出于好奇随缘接触佛法的人,您有什么建议?如何更加虔诚?
答:我刚才说过,佛法不是生活的点缀,不是饭后的甜品。学佛是一种实证,是对自己身心气质的改变。再好的法,如果我们学来,不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帮助自己,不能提升自己的心灵和生活,那么即使再接触、再结缘,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我建议大家深入学佛。无论将来如何,至少在当下你值遇到佛法,有因缘在寺庙里聚会,那就认真学习吧。
具体来说,大家可以认真读一读净慧老和尚的著作《做人的佛法》,其中讲到在家居士如法的生活方式。还有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赵朴初老居士的《佛教常识答问》,这些书籍都可以阅读。只有增广见闻,对佛法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生起坚定的信心。
学佛有一个完整的次第——信、解、行、证。要相信,要了解,要修行,才可能证得果位,获得各种各样的受用。相信、了解、实践、证果是搭配在一起的。
问:佛教界僧人修行水平参差不齐,对这个现状怎么看?
答:你看,五个手指伸出来就没有齐过。佛在世的时候,还有提婆达多那样的弟子。佛教说,众生的根器不同,每个人的证悟情况也不同,想把大家强拉到一个水平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在佛教里称为“娑婆世界”,也称“堪忍世界”。这里的众生特别能忍,再苦再痛也忍着不肯出离,故称“堪忍”。这样的“堪忍”并不是一件好事,会障碍我们解脱。所以,种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这个世界的正常现象。如果这个世界突然变得非常美好,一定是不正常的现象。
我们的业力还不足以感召清净美妙的业报,所以不要做这样的梦。人们喜欢叹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的“逝去的美好年代”。后人敬仰孔子是古代的圣贤,然而孔子感叹礼崩乐坏,他仰慕周公。但是周公生活的时代是商纣王的时代,纣王是个无道昏君,厚颜无耻,非常残暴。再往上去是夏朝,有夏桀这样的暴君。什么时候美好过啊?
我们的时代不会变得更糟,也不会变得更好,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素质就是这个样子。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改变自己的心。把心修好了,至少周围的小环境就会慢慢改变。
我们要知道,一切顺意和不顺意的境遇,都是我们的业报所感。环境和自我有很大关系,这样的环境是你感召来的,并不是人家强加给你的。不如意时,要反省自己!
问:我想通过放生积累福报,但是对现在的一些放生行为有质疑。怎样如法放生?
答:不恰当的放生,有时就会成为变相的杀生。比如,在某位佛菩萨的圣诞,预订一些鱼和鸟来放生,也不管这些动物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一味贪图放生的数量。说是救了几千几万的生命,但是这些动物放了之后能不能活下来,也不去管。
放生需要智慧,需要技巧。有些地方污染严重,不适合放生,就不要乱放。要把动物放在适合它生存的地方。而且,还要多做护生的事情,做改善环境、改善生态的事情。
关于如法的放生,印光大师具体讲过。遇到什么,你就买什么、放什么,不要去预订,不要事先告诉商贩你要在哪一天放什么。买到了小动物,念念佛就赶紧放掉,不要做过于复杂的仪轨,否则很可能会把它们闷死的。
问:i-phone和普通手机,只是由于内心有分别,它们才有分别吗?LV包和普通的包、宝马和普通的车,如果都没有分别,那价钱又为什么有差别呢?出家人受十方供养,连一粒米都不能浪费,为什么要追求物质享受?大部分供养僧团的人都没有钱买i-phone,师父为什么赞同释永信用?
答:永信法师用的i-phone,不一定是他买的,可能是人家供养的。许多法师的i-phone都是别人供养的。作为出家人,人家供养什么就用什么,既不需要刻意寻求,也没必要刻意拒绝。至于“追求物质享受”,对于同样的物质,人们的心态未必相同。我看很多法师都是以平常的态度对待i-phone的。
我发现一个现象:藏地的活佛用i-phone发微博,大家没什么意见;汉地的和尚只要用i-phone,马上就会有人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你们怎么有钱买这个!”就此现象,我问过藏地的活佛,他们这样解答:在藏地有一种传统——拿最好的东西供养三宝。藏地的信众认为,给出家人供养最好的东西是很自然的。可是,我们这里有些人的传统观念是出家人应该用最次的东西。“施舍,当然是我不要的东西才给你嘛!你是来跟我乞讨的呀!”到寺里供养,多半也是把自己不喜欢的物品拿去。就连给朋友送礼,都是送自己不爱的东西。这样的布施,发心不够纯正,感得的果也可能会有问题。
物质本身当然有差别。带着谷糠的米和舂掉谷糠的米不一样,粥和饭不一样,放了很多盐的菜和口味适中的菜也不一样。差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心对于差别是否有执著。佛教里讲“平常心是道”,最常用的话就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而不是“百种思索,千般计较。”——要说分别,其实就分别在这上面。
有些事情,你们目前可能想象不出来,那就是其他人的一些境界和对待物质的态度。
问:在生活中如何判断什么是智者的行为,什么是愚痴的行为?
答:符合佛教的要求与规定的行为,乃至符合正常道德伦理观念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行为。对于那些和正常状态有偏离的行为,都要警惕。
问:既然佛也是人,为什么要对佛像进行供奉和烧香?
答:造佛像的目的是提醒我们,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时时与他保持相应。烧香,也不是由于佛自身的需要。民间有句话说:“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但实际上,佛是不会争的。佛要那个香有什么用?现在有些化学劣质香把人都熏得受不了,佛怎么会贪图呢?佛教中说“香为信使”,我们可以用香表达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表示对佛的恭敬,这才是烧香的作用。
问:您刚才谈到了时尚,请问您怎么看待“艺僧”?尤其是现在网上炒得很热的“艺僧释道心”,他讲的“时尚禅”,弟子很不了解,很迷惑。
答:寒山有一首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我引用这首诗,重点要讲的是最后一句:“教我如何说”?
这样说吧。作为僧人,首先要把“僧”摆在前面,而不是把“艺”摆在前面。
艺僧,在过去是指从事音声佛事,用歌颂、梵呗来赞叹佛法的僧人。《妙法莲华经》里讲过,如果用美妙的音声供佛,将来可以种得成佛的因。所以,也有出家人学乐器。但是,艺僧之艺和演艺之艺不是一个概念。
在中国古代也出现过一些娱乐大众的僧人。在唐朝一度非常流行讲唱文学,出家人用类似说相声、演话剧的方式讲唱故事,后来这种形式被朝廷禁止了,原因是这种表演吸引了一些仕女,男女聚会一处很不雅观。这种用来讲唱的文献在敦煌还保存着,名为“变文”。由此可见,以艺弘法也许是一个方法,但不是最重要的弘法方法。
讲禅,不在于贴上什么禅的标签,而在于它传达的内容是不是跟佛法相应。鉴别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原则是,看看对佛法是否有利,对修行是否有利。但是,他人真实的境界和受用到底是什么状态,我们很难了解。所以我们不能替他人说话,只能严于律己。
我在凤凰网的《问道》节目中讲过关于明星学佛的话题。有人借所谓“明星学佛”来炒作,节目主持人问我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我说,佛教不怕人炒作,佛教不怕被人利用。因为佛是如如不动的。佛不会因为有人爱他,他就开心;也不会因为有人骂他,他就失望。有时候听到人们说,某种现象会给佛抹黑、给佛教抹黑,其实不会的,正信的佛教从来不会被邪知邪见或其他的各种行为抹黑。抹黑的人,抹的只是自己的脸,永远涂不到佛的脸上去。任何人都要为他个人的言行负责,佛不会替他的言行负责。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你就会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位“艺僧”。喜欢他的,可以去看“时尚禅”,从中多少能够得到受用;不喜欢他的,也可以看看他,因为他把自己牺牲了,给你做一个标榜。这是地藏菩萨的精神,彻底牺牲自我,以入地狱来度你,你不存感恩之心,怎么对得起他?
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佛教里面把这样的人称为“善知识”。我们的老师可分两种:一种是行为如理如法的好老师,是善知识;反之,是恶知识。然而,其实两者都是善知识,都能帮助我们修行。《法华经》中说,提婆达多堕地狱以后,佛还为他授记成佛,说提婆达多将来能够成为天王如来。因为由于提婆达多设置了种种逆境,成就了佛陀的修行,所以提婆达多也是善知识。
所以,你的心如果不够调柔,对于“艺僧”,你看到的就是一堆烦恼;心态的水平高一点,你可以把他当成冷笑话来看;再高一点,用冷静的眼光去看;再高一点,对你没有任何影响。说实在的,大家都很忙碌,生活压力这么大,既要工作又要学习,哪有那么多工夫去打闲岔?
我想说的就是,你喜欢就追随,不喜欢就远离,觉得他不适合你,赶快放下就完了。
至于“艺僧”能不能度人?还真能度人。佛教禅宗有一个说法:“如涂毒鼓,闻之皆丧。”据说印度有一种剧毒的毒药,毒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涂在鼓上,再把鼓敲响,听到鼓声的人就立即断命。而有的法门,也有这样的威力,它会毒死你的烦恼,让你的法身慧命活下来。然而,这种强毒的法门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对于“艺僧”现象,我建议大家不必纠结,因为这不构成你们自身的障碍。对于佛教来说,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完全是个人行为。既然是个人行为,自己承担一切后果即可。
七、结语:人生的下一个转角
总结起来,今天我主要是通过讲解《百喻经》中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佛教的智慧。我们还谈到了“艺僧”现象,这也符合这场讲座的主题——外在的现象可以像镜子一样映照出我们的内心。智者把愚昧的事情当做借鉴的明镜,而愚者以为那是能让自己庄严的花环;智者用智慧作为庄严,愚者用愚痴作为庄严;智者让人仰慕,愚者令人耻笑。不要把装点愚痴的花环挂在自己脖子上——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能让自己变得更美。
感恩生活禅夏令营,让我在这里和大家结缘。也许这个夏令营只是人生中的一站,只是一次邂逅,但是我们在这里相逢,一定是因为有生生世世的缘分,而且这种缘分还可以用各种方式延续。
拜当代科技的便利所赐,由于网络和其他资讯的发达,在夏令营结束之后,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继续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看我的博客和微博,名字都叫“无尽灯楼”。“无尽灯楼”是我的别号。
我希望,今后还能够见到各位;我期待,在人生的下一个转角,再一次遇到你,遇到最庄严、最美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