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锡永
文殊师利是第一个向释迦请法的菩萨,他对释迦说:“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笔者已经说过,这即是请说如来藏,以如来藏为因地。
现在解释一下“本起清净因地”。此即说“因地”是“本起清净”,也就是法尔清净、本初清净的意思。因为因地是本起、法尔、本初,所以下文释迦之所说,无不以本起、法尔、本初为主旨。依因地而修的“法行”,能起本觉,本觉之所觉,便是法尔的自然智,这自然智的境界,则是本初清净大平等的如来藏,此中无一不是本起、法尔、本初。
凡夫依心识来觉受,所以一切觉受都落入名言句义,这些觉受的境界,不能说为本起、法尔、本初,因为是依名言句义来觉受,觉受之所得,便只是名言句义的境界,这个境界十分粗疏,所以只能说为概念,例如糖的味道,人食时一定说之为甜,还可以加种种概念的形容来说它如何甜,那似乎很精细了,其实不是,无论怎样去形容,其实都说不出这块糖的真实味道。说不出真味的言说,便是粗疏,也可以说,凡依概念造作而成的言说,一定粗疏。
十地菩萨及佛所得的“三昧正受”称为本觉,本觉者,便是离名言概念、离言说造作的觉。仍以食糖为例,糖的味道怎样,便尝出怎样的味道,这样的觉才可以称为本觉,《入楞伽经》说的“唯心所自见”,便是本觉的境界。这里说的“见”,其实已包含色、声、香、味、触的觉受,等于同时说“唯心所自听”、“唯心所自嗅”等等。既然是“唯心所自”,即不受一切名言概念的影响,这便是“本起清净”。
如来法身可以说是本起清净,如来法智可以说是本起清净,如来法界可以说是本起清净,这些都容易理解,可是这样说时,便遗漏了世俗,所以如果要全面说本起清净,那就应该说法尔智识双运的如来藏,这样既包含了如来法身(法界、法智),也同时包含了在如来法身上随缘自显现的一切世间。这些世间其实亦是本起清净,只不过受众生建立的名言句义污染,于是变为不净。此如一块糖,它的味道本来如是,人却喜欢加上名言句义来增上,例如说,这块糖有咖啡味,同时又有点牛奶的味道,所以是“牛奶咖啡糖”,这样别人吃这块糖时,受了“牛奶咖啡糖”这个名言的影响,落入牛奶咖啡的概念(句义),于时便人人便都说“牛奶咖啡”味,这味实在由增上做作而成,并不是“唯舌所自尝”的本味。
说到这里,应该已说清楚“本起清净因地”了,文殊所请,便是请释迦说清楚这个因地,同时指示如何依此因地观修“法行”。前面已经说过,这其实是请释迦说如来藏法门及其观修。这有甚么利益呢?经说──
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释尊说法,安立法异门甚多,目的在于依据不同的根器,由种种法异门将之分别引入本觉(三昧正受),现在请释尊作一总说,明白演示“本初清净因地”为何,这样,由种种法异门入的菩萨,便当知道还要入什么法行才是究竟。如来藏法门可以由四谛入、唯识入、中观入,倘若住于四谛、唯识、中观,便自以为究竟,那便是“病”;倘若依四谛、唯识、中观的种种宗见以为究竟,于是诽拨本觉、诽拨本智、诽拨如来内自证智,诽拨智境与识境双运,那就更当然是“病”。《圆觉经》中释迦之所说,可以说是除病的法门。
不只菩萨,连凡夫亦可以受到利益,所以说“未来末世众生”,若求佛乘(大乘)的见修行果,亦能依《圆觉经》的开示,不堕入邪见,这便是对末法时期众生的重大利益。我们可以看看现代,居然将如来藏说成是外道思想,或者自以为宽容,说释迦演如来藏,是为了开引外道,这些便是末法时代的邪见。如果要开引外道,用不用说这么多经典来演述如来藏?就本经而言,为什么一开经,便要由文殊师利菩萨来问如来藏,然后全经演说如来藏的观修,这是“开引”吗?显然不是,因为本经所说的“圆觉”,是对如来法身、法智、法界、智识双运如来藏境界的“圆满觉”,这与开引外道何关。
在末法时期,凡是关系到佛究竟法门的见修,都会给人说成是伪经。本经是华严宗的根本经典,《金光明经》是天台宗的根本经典,《楞严经》是说“一佛乘”(大乘)观修的根本经典,《大乘起信论》是引导学人进入“一佛乘”的根本论,这些经论,都给人说是伪作。经典的内容甚深秘密,然而却丝毫也没有违反释迦的经教,请问有什么人有资格作伪、作伪的目的何在?我们其实可以这样想,能写出这些经论的人,用自己的名字来发表一篇论,也就够了,何须作伪,而且,能说出这些经论所说的见修,其人最少也是高地的菩萨,这样程度的观修行人会作伪吗?由这些指责作伪的情形,我们便知道“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的重要。
本篇说文殊所问毕。下来,将解释释迦之答问。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