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古寺”铭文砖首面世距今近百年历史(图)

2014年11月07日 11:45  新华网江苏频道  收藏本文     

  近日,栖霞山文史研究者张智峰在栖霞古寺内建筑的外墙壁上,发现了一组带有“栖霞古寺”铭文的砖。据推断,这些铭文砖应该是在民国时期,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为研究民国时期栖霞古寺的历史,再次提供了实物资料。

古砖图像古砖图像

  在建筑的砖瓦上留有铭文,让人联想起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砖上的铭文,印有烧城砖的各级官吏、民夫的名字,甚至有的还有城砖烧制时的年号年份,城砖铭文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当时主要是为了确保城墙砖质量的关切,实行了有效的责任人制度。而这次在栖霞古寺的外墙上发现的铭文砖和南京城墙上的铭文砖有何不同呢?

  张智峰说:“其实在南京明城墙上也曾发现过带有‘天界寺’落款的砖,但将寺庙名称印在砖墙上,而没有出现烧制者的名字等其它信息,烧制后再用来建造寺庙的,这种情况就南京而言,还是比较罕见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批印有“栖霞古寺”铭文的砖,被砌在毗卢宝殿的左侧客堂与斋堂的拐角处的墙上,总共有十块,呈不规律分布。由于不是很显眼,而且在靠近墙基处,需弯腰而且相对靠近才能看的到,因此,一般也不会引起游人的注意。据测量,铭文砖长28厘米,厚8厘米,阳文正书,字体为正楷,较为工整,qi字繁体(棲),很明显这不是当时烧制工匠们的随手“涂鸦”,而是刻意印制上去的。字出现在砖块的侧面正中位置,“栖霞古寺”四字从右向左排列,有的砖块上的字是正的,有的因为当时工匠堆砌的时候将砖块砌反了,其上的字也是反的。因时间久远以及风化等原因,有些砖头上的字,已经略显模糊。但也有几块砖上的“栖霞古寺”四个字,十分清晰。

  “目前,带有铭文的砖总共发现了有十块,但不排除在栖霞古寺其它的墙壁上也有铭文的可能,只是到现在还没被发现而已。”张智峰介绍。

  那么,这些砖头是什么时间烧制的呢?又是从何而来呢?

  据民国八年《摄山续志》记载,自同治十三年(1874)寺僧戒乘重建“客厅”起,寺庙得以陆续增建。如:桂香亭观察兴修了“明徵君碑亭”;光绪四年(1878),寺僧德宗重建了“地藏殿”;光绪二十四年(1898),寺僧荆树重建“定慧堂”;民国六年(1917),寺僧法意重建“僧厨”;民国七年(1918),寺僧法意重修了栖霞山凤翔峰上的“三茅宫”;民国八年(1919),由无锡殷庭甚募捐,寺僧法意重建了“弥勒殿”等等。栖霞古寺也因此逐渐恢复了昔日景象。

  另据《栖霞山志》: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栖霞古寺主持若舜曾修建过大殿、藏经楼、五观堂、鹿野堂、挹翠楼、客库房等,大夏数百间。

  可想而知,当时若舜修建寺庙时,是需要大批砖瓦的,现在印有铭文砖的建筑就包含在那次修建的建筑群内。而且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栖霞古寺都没有大规模修缮过。据此推测,这批印有“栖霞古寺”铭文的砖,应该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距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栖霞古寺工作人员的认可。

  据栖霞古寺工作人员介绍,历史上栖霞古寺就曾经有过自己的砖窑。该砖窑烧制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就是用于栖霞古寺殿宇的重建和扩建。而窑址位于距栖霞古寺不远的,栖霞山大拉沟东南侧,面积约400平方米,负责人姓王,是个出家人。这在朱洁轩编著的《栖霞山志》里得到了印证,说明这批铭文砖,的确出自栖霞古寺的窑厂,而且是专为重修栖霞古寺“订制”的。

  张智峰介绍,将寺庙名称印在砖块上,烧制后再用于建造寺庙,就南京地区而言比较少见,目前也仅有高淳保圣寺发现过带有“保圣寺”字样的铭文砖。

  栖霞古寺在民国时期曾发生过很多的故事,而新发现的这批带有“栖霞古寺”铭文的砖,为研究民国时期栖霞古寺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非常难得。栖霞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游客们来到栖霞山参观栖霞古寺时,也不妨停下脚步仔细端详一下这见证栖霞古寺历史沧桑的铭文砖,和它们来个近距离接触。

文章关键词: 南京栖霞古寺 铭文砖 栖霞山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