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整理“我的学佛故事”的任务,我把自己学佛的过程回忆了一遍。这一回顾就是好几天,但总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较精彩、比较感人或刻骨铭心的事情,不值得一写。在书院修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感悟,只是总感觉比较琐碎、缺少力量,所以一直没有提笔。快到截稿时间了,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写。在写的过程中,忽然觉得,只要把自己在学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不就成为我的故事了吗?也许不一定每一个人的故事都那么精彩、荡气回肠,但每个故事都是唯一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愿意贡献出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那就一定会是一个真实的、内容非常丰富的故事集,也一定会是震撼的和非常有力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收获。想到这里,我就把压力放下了,我只需要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跟师兄们分享就好了。非常感恩提出整理“我的学佛故事”这一倡议的师兄,也感恩愿意跟大家一齐分享自己故事的师兄们!
下面是我的分享。
一、与师父结缘
大概在2010年秋天的时候,因为仙岳山竹缘阁素食餐厅老板是我孩子的同学的家长,我们几个孩子的家长聚餐在那里吃素食。吃完饭,餐厅老板拿了一些师父的“人生佛教小丛书”送给大家。数量不多,现场我没拿到,我就跟她请求能不能送我一套?不久,她就拿了一套书送给我,就是那套《人生五大问题》、《生命的美容》、《心,人生的导演》三本书。我很快就看完了,因为书写得浅显易懂,让我觉得佛教并没有那么神秘,佛教其实关心的是人生的基本问题,不只是拜拜和迷信。我觉得小丛书非常适合现代人了解佛教。就这样,我牢牢记住了济群法师,包括师父的籍贯、毕业的佛学院和南普陀寺。
这是跟师父结缘的开始。
二、参加学佛沙龙
到了2011年春季,听说济群法师开办的菩提书院举办了学佛沙龙,我就去参加了在合田茶的沙龙,时间是每周二晚上。记得第一次去沙龙,我对慧林、慧定、慧花、觉了、慧泉等几位师兄说:“你们是师父的弟子,责任很大,代表了师父的教导效果。大家对你们的要求很高,你们应该做得比不学佛的人好很多,使佛法在你们身上得到验证。如果不好,就会影响别人对佛法和师父的看法。想要别人进入沙龙或书院学习,要先修好自己”。我说话的语气有些教训的意味,觉得自己在世俗中书读得好,名校毕业,又在社会上混这么多年,有点身份地位,慢心就上来了,现在想起来是我执很重,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不懂得检讨自己,也不轻易服人。
感谢师兄们在沙龙里对我的包容和帮助,也感谢我自己对承诺的信守,我能够做到每周二坚持去参加学佛沙龙。当时感觉沙龙的气氛挺好,而自己也确实想尝试一下每周两个小时的沙龙到底能不能让我的人生有所改变;因为如果不来沙龙,这两个小时也是就这么消耗掉了,人生还是不由自主地被推着走,轨迹没有任何改变。
沙龙里学习的收获是改变了对佛教的偏见,开始愿意去了解佛法,愿意去思考生命的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来只习惯于用脑来思维的人来说,以往的串习太强大了,只知道用“脑”却不知道用“心”。经过在沙龙的学习,虽然还做不到,但至少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脑”,还有“心”的存在,它甚至比 “脑”更重要。
三、进入同喜班学习
在沙龙学习了大约5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好像有两次同喜班开班,我都没有报名。这是我过往人生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造成的,我认为自己还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弄清楚以后再做决定。
到了2011年8月,又有同喜班开班了,这次我认为自己想清楚了,就报了名。因为人数有限,听说第一批进班的名单没有我,我当时自己那个慢心和我执又上来了,心想不让我进就算了,我又不是非进不可。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庆幸,还好师兄们慈悲,把我补进去了,我进入了同喜10班,让我的学佛因缘得以延续下来,非常感恩师兄们!
2011年9月开班,2012年5月我同喜班毕业。8个月同喜班的学习,我有了比在沙龙学习更多的收获:了解了三级修学模式和“十八字”方针的殊胜,坚定了对佛法的信心,感受到跟师兄们一起共修的欢喜,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同喜班的学习,除了加深对佛法的了解之外,还学会通过思维去理解和接受,把佛法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尤其是跟学佛以前相比,除了用“脑”,还会知道需要用“心”了,并且有时候懂得运用了,会调整自己的心行,把所学落实到心行上。虽然做得还很不够,但至少是一个开始,我随喜自己!
在心行上的落实:懂得用“因缘因果”和“缘起”的观点来看待人和事,比以前少了一些纠结和执着;比以前爱护和尊重生命了,不打蚊子,多吃素食少吃荤食了;悲心增长了,比以前懂得“感同身受”和“同理心”了,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去体验对方的感受,会更理解和更关心人;注意少造恶口业,不恶言相向;对人经常表达谢意和善意,每天都要展露笑容,说几次“谢谢你”,尤其是对员工;把“法语”写在给员工的生日贺卡上,发短信祝贺生日,送“法书”作为生日礼物;在公司的QQ群上宣传佛法;制作2012年周历,宣传佛法;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学佛沙龙;遇事懂得 “莫向外求”和反省自己;自我觉察提升了,思维和思路更清楚了;脾气比以前好了,性格也没那么急躁了;感恩心比以前多了一点;吃饭浪费少了,一次性物品使用少了;更经常看望父母亲、打电话问候了;与人相处更融洽了……我很开心于自己的进步,也感恩师兄们对我的帮助。
四、进入同修班学习
2012年6月我进入同修班学习。至今将近6个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学习,又有新的收获和感受。
在同喜班的时候,班级或小组共修时,我会经常为对法义的理解而纠结,甚至与师兄争论得面红耳赤。现在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执着于自己的我知、我见,其实那是非常局限的,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现在通过同修班的学习,我知道放下和存疑了,我执我见也弱了。
以前的我非常缺乏感恩心。原因在于,我会认为别人做了什么本来就是他的角色或职责,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才是不应该的。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总是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但没有感恩心,反而还容易产生嗔心。
以前自己对于有权势的人会表现得恭恭敬敬的,现在反思其实那是敬畏,不是恭敬,我一直就缺乏发自内心的恭敬。缺乏的原因一是因为没有感恩心,不懂得感恩自然就缺乏恭敬心;另一个原因就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没有随喜别人的功德的习惯,自然升不起恭敬心。
同修班的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种种不良串习是多么严重,也让我觉察到它们的原因在哪里。我现在懂得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缺点错误上,要学会多去观察、思维、忆念别人的优点和功德,从而慢慢地培养感恩心和恭敬心。
最近有几个亲人或朋友的长辈过世。学习了佛法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不会过度伤心,也不会不知所措了,我会静下心来,默默地为他诵经和回向,我认为让往生者有一个更好的趣向是对往生者最好的纪念。
现在欢喜心比以前多了:在外面偶遇师兄很欢喜,共修时见到同班师兄也比以前欢喜,去到学佛沙龙也很欢喜,修学修得也比以前欢喜了。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没有以前那么容易生气了,或者如果生气的话,也能够更快地调整过来。
同修班的学习还有一点我感受非常深:行为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习惯,习惯久了就成为性格,性格决定了人格,人格决定了命运。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命运,就要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要靠不断地重复正确的行为。运动员一个动作要练上多少万次,一直练到动作成为自然的、无意识的习惯。我们重复善或恶的行为,就是在长养我们身上善或恶的细胞。我们给谁养分,谁就茁壮成长。我们首先从自己可以觉察到的念头或动作做起,哪怕再小,从一点一滴善的念头和动作做起,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善的人。其实这些道理师父只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不断地重复正确。我很高兴自己现在慢慢地开始在做了。
通过学习,我自己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佛法的殊胜,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并非遥不可及,佛法的智慧完全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当下如法地去做,当下就能受益。例如,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就是放下自己,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去关注对方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不就是佛法所说的“放下我执”,不就是“慈悲”和“利他”吗?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改善了,当下我们就受益了,不是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正好是“佛法不离世间法”的最好验证吗?
五、参与传灯工作
在同修班修学过程中,我开始参与传灯工作,有时主持周一晚莲前的学佛沙龙,有时做传灯义工或分享义工。在传灯过程中,会让我暂时放下自我,去关注对方,从而减少我执,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尽量开车接送他们,并记住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感受到书院的关怀和温暖,也许他们就会有机缘进入书院。我也非常愿意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路历程。
我最想对参加沙龙的朋友们说的话就是:“我现在四十多岁,以前人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处于烦恼的状态,旧烦恼还没去,新烦恼又来,永远没有间断,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意义在哪里。后来我遇到了佛法,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很庆幸自己参加了学佛沙龙,才有机会与佛法结缘。因为学习理工科出身,我也是一个逻辑思维严密、极其理性的人,当时会去沙龙,是因为我想自己已经浪费了四十多年,又何必在乎这每周两个小时的时间呢?如果不来沙龙,也许两个小时我会去应酬、打牌、看电视、闲聊,很快就过去了。我不妨每周给自己两个小时的时间,静下心来,了解佛法,试试两个月,也许就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命品质;就算没有,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现在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定会改变的!今天见到大家很开心,希望下周还能够见到大家。让我们相约:下周不见不散!”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从与师父结缘到现在两年多,从进入书院至今一年多,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都是平淡的日子,但实际上生命的轨迹却全然不同了。每天一点一滴,虽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最后却会成为洪流,彻底地改变生命的走向。我们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很欣慰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也很高兴有“一张地图、一个目标、一位导师、一群伙伴”与我同在。尽管自己才刚刚开始学习,但我相信自己的选择,也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其他师兄的分享也一定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收获。
菩提道上,携手同行!
感恩三宝!感恩师兄们!
(文\菩提书院厦门修学处同修15班 智正 图\厦门修学处文宣组 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