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心经》结缘赠送
往期活动:弘化社王羲之《心经》雕版刷印珍品结缘赠送
为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弘化社首次公益赠送雕版刷印珍品。特邀陈义时大师依古板复原雕制,特邀李江民大师指导,由正信三宝弟子刷印,为供养、受持、读诵、临摹、转赠亲友之佳品。目前,王羲之版《心经》已包装完成,特藉2015年新年佳节之胜缘,面向广大莲友及相关爱好者少量结缘。同贺新春,共襄法喜。弘一大师版、欧阳询版、乾隆版《心经》,将陆续开放结缘,欢迎关注。
|
2014年12月31日09:29
评论
载入中...
佛教传播与雕版印刷的历史
印刷术与佛教
唐末冯贽在《云仙散录》中,记载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之后,“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最早关于佛教印刷的记载,印刷品只是一张佛像,而且每年印量都很大,但遗憾的是未流传下来。
|
2015年1月28日16:08
古代各阶层利用雕版印刷传播佛教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从中国流传下来的古籍经典来看,从中国的历史记载来看:在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术主要应用在了佛教传播的需求上。从上至帝王、高僧、学者,到下层普通信徒,社会各阶层都在积极利用雕版印刷传播佛教。
|
2015年1月30日14:46
佛经版画:中国雕版艺术的一朵奇葩
雕版印刷术最早大量用于佛经佛画的刻印,国内现存雕版印刷早期的产品,以佛教经像为多。由于佛经版画对于弘法传教的重要功用,宋元以后迄明清,凡刻印佛经,几乎没有不附佛画插图的。佛经版画雕刻精细,构图严谨,庄严素美,大多出于版画名家之手。
|
年1月0日:
中国雕版印刷术肇始之管见
从现存的雕版印刷品实物来分析,隋唐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技术已极其成熟了。在雕版印刷术的启迪下,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毕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全新的发明。可以说,世界各国的印刷术,都是在中国印刷术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2015年1月28日16:19
中国印刷史话:唐代、五代十国
唐帝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在这个基础上,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印刷业在唐代后期迅速兴起了。那时,印书的地点已逐渐遍及陕西、河南、四川、江苏、浙江、江西一带,区域相当广大,而长安和成都则是当时刻书业的中心。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但是雕版印刷却日益扩大起来。刻书地点以开封、成都、杭州为最有名。
|
2015年1月28日16:47
中国印刷史话:宋代、辽金西夏
宋朝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官刻、家刻和坊刻方面均有很大发展。所刻之书,数量既多,质量又高,字体优美,纸墨精良,装订考究,校勘严谨不苟,版式疏朗悦目,在书写艺术、装帧形式和刻印技巧上都创造了时代风格,达到了前所未有、后世楷模的成熟境地。宋代的刻书中心,主要有都城开封和临安,福建的福州、建宁、建阳,四川的成都、眉山,连偏僻边远的海南岛也刻有医书。
|
2015年1月28日16:57
中国印刷史话:元明清三代
元代印刷业呈现萎缩之势。到了明代,饾版和拱花印刷技术的发明,把印刷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在世界印刷史上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我国自宋元以来,刻过10多部《大藏经》经版,至今都已片版不存,只有清代《乾隆大藏经》这部经版保存了下来,不仅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古代东方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珍贵文献。
|
年1月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