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感悟:如何理解佛教的信愿行(图)

2013年01月06日 10:07  新浪佛学 微博

  文/开宸                             新浪佛学长期征稿

  净土法门近代以来因其方便备受推崇,故而其信愿行的三字方针也逐渐为广大信众所熟知。信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信通过自己的修行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愿称佛号随佛接引而往生西方净土,广修善行以具资粮。这是历代净宗祖师的殷切叮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必由之路。殊不知,这三个字并非净土法门所独有,本是初入佛门的必修课之一。

如何理解佛教的信愿行如何理解佛教的信愿行

  

  曾经与一个朋友聊天,谈及佛教的“信”。他说任何宗教都是以信出发产生意义的,佛教也不能例外。我不否认“信佛”是一种“因信生意”的表达,“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修行精进和功德都来源于信心。但佛门中的信绝不是狭隘的,扼要的说,它首先是相信一个真理而不是相信一个偶像,其次是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他力。

  相信真理,无论归投在哪一个宗门下的佛教信众,首先要确立的便是对因果的正信观。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陀在世时自己也曾背负果报,这是慈悲的世尊在为我们现身说法,告诫众生因果的平等和无私,即便是成就的圣者,也不能逃离因果的规律。而直面因果、鼓起勇于承担责任才是正信佛子当有的勇气和行为。未作之时不造作,已熟之果勇担当。痛断劫来无量业,万缘自在极乐行。

  相信真理,同时要相信佛陀所宣说的皆为引导我们走上究竟解脱之路的真理。西方极乐净土是实有的,东方净琉璃世界也是实有的;念佛往生是成就,即心是佛也是成就;诵经是修行佛法,持咒也是修行佛法。因为这许多不同的方式都是佛曾经宣说的方便法门,因为佛陀知道众生所处的时代不同、根性不一,对佛法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慈悲开启了不同的路径。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门深入,这个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因为自己选择了哪一条路就一定要诋毁乃至于攻击其他法门,否则一个否定佛陀开许法门的人,怎么能说自己是相信佛陀教诲的弟子呢?须知若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信自己,首先要相信众生皆具有无上的圆满佛性。此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因分别执着妄想而有障碍差别。要相信无明涤荡干净的时候,就是自性释放光芒的时候。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信念,才有彻底精进的动力和成就诸佛事业的可能。这就好比走夜路时远方的灯光,再小、再微弱也能够提供一种希望,也能够让旅人在疲惫的时候坚持下去。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终究不能够得到究竟涅槃,不能够证得清净圆融的佛性,那还修行什么呢?反正今生记不得前世的苦痛和烦恼,还不如得过且过。须知,佛陀告知我们具备与他无差别的自性这一不争的事实,本身就是这位指路人以大慈悲心为轮回苦海之中的我们点亮的引航之灯。

  相信自己,又含有要相信只有自己能够度化自己的意思。佛陀当年是依靠自己彻悟解脱之路的,他又毫无保留的将如何走上这条路的方法宣讲给了我们,其目的不是让我们赞叹他的伟大,而是跟随他一起获得解脱。这就像学校的校长,虽然学生要尊敬校长,但校长要的却是学生们都可以学到知识、取得学位乃至找到圆满的工作。所以如果口里宣称自己是佛陀弟子,却不相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证得菩提,而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神明圣者的救赎,是南辕北辙的。虽然,诸佛菩萨实在是以慈悲心救济苍生,虽然,阿弥陀佛确乎是以愿力广为接引,但这些加持都是诸佛菩萨为了我们愚钝凡夫而开设的方便之路,是我们登上航船之前的跳板,不是究竟的舟楫,正如禅门所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是什么?世间法我们知道心愿、夙愿、愿望等等词汇的含义,那么愿就是一种向往的力量。无论你是为了向往一种个人的生活,还是向往一个时代的进步,向往一类人共同的变化,在佛门看来都会转化为一种力量,帮助你前进乃至完成这种向往。作为我们修学榜样的诸佛菩萨,皆以愿力行于世间: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佛十二大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文殊菩萨十大愿乃至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而在学人修行途中,愿又同时有横向和纵向(或云外向和内向)的两种延伸。

  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教,不是附庸风雅,不是人云亦云,不是以让自己得解脱为究竟之目的,而是要倒驾慈航为众生。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广大的愿力来撑起大乘之慈舟,你的愿力有多大,你的船就有多大,你所担负的救度众生的责任就有多大,你所受到的支持也就有多大。因此在发愿这件事情上,切记打掉那个“我”,凡是建立在“自我”基础之上的愿,即便实现了也终究是蝇头小利,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须知因果不缪,越是以愿力巩固自我这颗毒草,日后就越是要为其所苦、为其所烦恼。反之,当你撑起一艘慈舟为众生摆渡的时候,自己岂不是也站在了这条船上?

  真正清净的发愿,要以如实之语言,广大之慈悲,虔敬之信念向诸佛、众生宣说誓言。也许有人担心,为了自己发愿还有一定的动力去实践,如果没有这个明确的动力,这个愿望还会实现吗?殊不知,慈悲心与恭敬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殊不知,诸佛菩萨在誓愿里早已对发清净愿的众生普加护持!如阿弥陀佛在第19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药师如来佛在第5愿中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趣恶道者”。佛是实语者,又因此愿而成就无上菩提,故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真是不虚的。又如慧明法师所讲:愿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纵向的愿力,或者说是内向的愿力,是指对自己的约束性愿力。如果说外向的愿是慈舟的船体,那么这个内向的愿就是你撑船的长篙。佛子的总愿,也叫四弘誓愿,于经文上讲是:一未度者令度,二未解者令解,三未安者令安,四未涅盘者令得涅槃。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又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等等。这是目标,是理想,是终点,是誓言,它不但需要清静的发心,更需要坚持不懈之护持。誓愿之所以成为誓愿,在于你的不退初心、不改心念、严守自警,否则早三暮四往复颠倒,推动实现愿的力量又从何而出呢?

  

  何为行?《大乘义章·卷八》中称:“起作名行”,行就是动身去做,就是将一种虚幻的道德和理想实体化。信无行则退,愿无行则销,福德无行不能积聚,智慧无行不能证得。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旅行,打听好了车次,安顿好了家中的事情,甚至在本子上做好了行程安排,但就是不肯出门,这次旅行要如何收场呢?我们天天口里念叨着我要信佛、我要修行、我要成就,可是一到吃饭的时候就盘算活鱼比冻鱼鲜美,鸡汤比豆腐汤有营养;在工作的场合就盘算要如何才能让某某的业绩不超过自己,如何能把三块钱的东西卖到三百块;回到家里挑剔丈夫挣钱不多、夫人饭做的不可口、孩子的成绩不如意等等,哪里还有一点儿学佛人的样子。

  “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达”,四大菩萨中的普贤菩萨,便是“行”的化身。学佛的行,要正行、切行,要在信愿的目标下正行切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正行切行。正行在佛门有很多种,如经论中所提及的八正行、六波罗蜜正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等等,又如净土祖师善导大师为净土所立五正行等。大约符合佛法本意的行为皆为正行。因其内涵广大,故不在此尽言。但不能忽视的是,所行皆在戒律,正如《三十七颂佛子行》中所述“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是也。

  切行即是指真实不虚的作为。初学者要把修行落在实处,落在起息物用之间。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妇人信佛,很担心她那不懂信佛的憨丈夫死后会落入恶道,于是把家里的农具上都绑了铃铛,然后对丈夫说:“你只要听到铃铛响,就念阿弥陀佛。”她那个憨丈夫还真听话,一声铃响一句阿弥陀佛,慢慢养成了习惯。有一天夜里鬼差摇着铃铛来抓他,可他听到铃声之后却下意识的喊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鬼差们听到佛号不敢靠近,只好灰溜溜的走了。故事说的不是信佛的益处,而是真行实行的报偿,这一点尤其是自以为受过教育的年轻学人应当注意的。我见过很多自诩为修佛或禅参的人,实际上不过是在积累自己的我慢,不但难得利益,还容易堕落深渊。

  有人曾对我说,没有目标(信、愿),行也是乱行,为什么要着重强调行呢?这个话是没有问题的,在黑暗中没有方向的摸索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重视信和愿,但对于世间习气过重的我们,树立目标如同一日三餐,完全不费心思,但以落实到行动上就如同搬山填海一样困难。着重强调是为了能被认真对待,有人把健康比作1之后的小数点,行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它,成就、福德、智慧就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虚妄不实。行之易,易在这个道理三岁的孩子也都明白,不需要过多解释。行之难,难在人人悉知悉会,却行者鲜至;难在日日渐进渐增,却达者无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信愿行需要自信、自愿、自行。佛法是珍宝,人们对于宝物的态度一贯是求之若渴,爱之如命,不但不会轻易送给他人,更没有逼迫他人去接受的道理。大乘慈悲之心,是对一切众生的,但不能抱有要众生接受你、感激你的想法,正所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对于善缘未具的众生,我们行布施要选择方式,不可因不得体的好意而使他人产生对佛法的诽谤轻蔑之心,否则罪过因你而起,自然也要由你承担。

  信愿行是初入佛门者所应明晰的基本问题,愿生正信之大乘佛子同登极乐土!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