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往昔行菩萨道时,曾为憍萨罗国王。他尽显王者的品格:精力充沛,思想缜密,高贵威严,雄武有力,如是等一切远胜常人;但更为突出的,是他的巨大福力。
美德以福来庄严,犹如秋空助月明;
幸运女神频青睐,捨其冤家表爱憎。
良知不许他为恶,故虽得势不欺他;
只是属众表拥戴,幸运频顾捨冤敌。
一天,国王忆起前世,大为感动。他更加乐于布施沙门、婆罗门、孤苦、乞儿,这是幸福之源。他不断受持戒法,斋日务必严格遵行布萨。因为他希望增长功德力,以使他的人民走上解脱之道,所以不论在议事厅,还是在自己寝宫,他常常真诚宣说这样两首要偈:
奉事供养诸圣尊,点滴不会感小果。
从前只是听人语,现在可以亲经历;
不信且观施薄粥,粗黑无盐之所得:
骏马猛象大地主,还有大军与战车,
幸运频顾财无限,娇妻都是薄粥果。
对这两首国王经常挂在嘴边的偈语,大臣、婆罗门国师、大长者虽然都充满好奇,可是谁也不敢问国王其中密意。王后听得多了,也引发好奇。有一天,当再次提起这个话题时,王后便当众大胆发问:
王常宣说以自娱,我的好奇被激起;
秘事从不如此说,故知此事可广闻。
试问说此有何义,能否透露点消息?
国王高兴地瞟了王后一眼,笑容满面地说道:
若仅听闻不知因,臣民都会起疑心。
如同梦醒忆前生,我于此城作工人;
品行虽正生计艰,为人佣作以资身。
一日出门寻雇主,羞辱辛劳忧恼处;
见四沙门行乞食,欣乐出家调诸根。
信生心柔殷勤礼,恭敬供养小碟粥;
此种生芽成大树,众多国王礼我足。
故我念此宣说偈,乐作功德供应真。
王后又惊又喜,笑逐颜开。她抬眼恭敬地望着国王说:善业感得今日荣华是完全可能的,难怪大王如此热心积集功德,原来亲尝功德之果;也难怪您不喜恶行,像父亲一样爱护臣民,积累功德从不厌足。
布施荣耀增,诸王来听命;
长时正法治,海际悉统领。
国王说道:有可能啊,我的王后!
其实我欲存大道,已窥解脱之诀窍;
闻听施果人乐施,亲尝施果当更乐。
他温柔地看着王后,看见她神采奕奕,有若仙女,想知道其中原因,便说:
女中放光辉,犹如星中月;
究竟做何事,有此妙结果?
王后答道:奥,是的,大王!我也记起前生之事。在国王的亲切要求下,她说道:
好像少年时经历,我忆自己是奴隶;
将一破盘奉牟尼,于彼死去生此地。
由此善举为君妇,共君分享此大地;
奉施圣尊非小果,牟尼也曾说此语。
国王看到众人满怀虔敬与惊奇,知道他们善心已经生起,对善行充满热望,于是便热诚激励大众说:
善行尽管小,能感大胜果;
睹此焉能不 持戒修功德?
富有而不施,获得大名誉,
贪婪痴暗覆,此人不值理。
如法捨资财,一弃不复用,
能得诸善品:知善法大利,
谁复当自私?布施得欢喜,
美名诸利益。施食得大财,
此财长随身,贼等无能坏。
施除悭贪垢,是轮回轻车,
能解跋涉苦。施为诚挚友,
能提供各种 愉悦安适乐。
施满诸希求,大富或胜禄,
能得妙色身,或居天人宫。
观此谁不施?施为富之基,
是显贵之本,亦表大虔诚;
直心施破布,亦成善施物。
众人听了国王的有力开导,都恭敬信受,心乐布施等。
(来源:五台山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