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为眼目心量为舞台

2016年08月02日 09:56  菩提书院  收藏本文     
正见为眼目,心量为舞台正见为眼目,心量为舞台

  文/定沐

  时间过得好快,从同喜升到同修,不知不觉竟然已经一年半了。回想那时的自己,满怀着对佛法的渴求,对导师的敬仰,对升班的期盼,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同时,内心又隐隐不安,暗自揣测着升到同修班是否会有很大的不同?是否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已经在修学、工作、家庭中沉沉负荷的我,能够适应吗?

  在同班的师兄中,我当时可能是在工作生活中相对比较忙碌的一个。我在外资企业承担着管理责任,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奔忙,几乎每天是朝九晚九的节奏;在家庭中,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大女儿和正处幼儿期的小女儿正给我双重考验。在这样的尘缘中,我在同喜班的修学其实坚持得很辛苦。但我知道,只有坚持,才有希望。在同喜班接近一年的浸润中,通过导师施设的殊胜教法,佛法正见给予了我强大的心理力量,也为我带来未来的曙光。在升班仪式上,我暗自发愿,无论如何,不忘初心,不舍正法,坚持以修学为根本。

  就这样,我从同沾法喜的初级班踏上了中级班的修学之路。随着修学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导师对于初、中、高三级修学的施设,其划分并非是以佛法内容的深浅程度为标准,而是以在次第修学中的心行目标为主要考量的。

  同喜班的修学目标是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从信仰篇开始到《皈依修学手册》的学习,就是逐步引导我们建立坚定的皈依之心。而同修班的修学目标,则是以《道次第》为基础,逐步引导我们以修学菩提心为中心,掌握菩提道的修学要领,发心并身体力行成为大乘行者。修学目标的升级,必然引导我们在不同的阶段不断调整心行,力求达到发心之量。

  在同修班的修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自我调整。

  首先,明确目标,重新排序。学佛的缘起、初心与目标是我们时常都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审视的。当初被佛法智慧深深折服的我,抱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进入三级修学。润物细无声,在佛法正见的熏习下,我领悟到,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觉醒与自由!这是一个艰巨的生命系统改造工程,意味着自己必须下定决心向凡夫生命品质宣告决裂,意味着自己必须以勇士的精神向无始劫以来的轮回系统宣战。明确这样的生命目标,注定着要从此告别小资学佛的心态,以破釜沉舟之心对自己的生命系统进行重新排序和取舍。

  其次,依止模式,落实方法。在同喜班,由于我沿袭知识性学习的串习,对模式的殊胜性和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到了同修班,我明显感觉到这种知识性学习是蜻蜓点水,受益肤浅,对改变心行毫无帮助,与解脱毫不相干。三级修学模式真正的殊胜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导师精选的逐级进阶的学习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导师和辅导员师兄们苦口婆心一再强调的“十八字方针”“八步骤”“观察修、安住修”“自修和共修准则”等等书院模式的接受与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能够被打造成为真正的法器,将所学佛法纳入心行。

  第三,坚持定课,巩固发心。到了同修班,非常强调坚持皈依共修定课。我起初对此很纠结,一是我习惯于寺院版的早课内容,对于书院的皈依共修仪轨并未完全接纳;二是由于长期的工作习惯,我通常晚睡晚起,日常定课比较随性。随着修学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导师提倡皈依共修定课的良苦用心,体会到所施设定课内涵的殊胜性,也认识到早起定课共修对于修行的重要性。

  第四,重视修学,正见为基。和同喜班相比,同修班的修学强度明显加大,对自修和共修的要求都有很大提高,这往往是对刚刚升班的学员在发心上的一个重要对境和心行检验。唯有以坚定勇猛的发心,坚持以修学为根本,才能通过如理思维树立正见,获得佛法智慧,巩固心行力量。否则,很容易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掉队或走偏。

  第五,服务大众,修学增上。在同喜班,我对服务大众模式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义工行往往被发心多过于主动发心。同修班的修学,让我逐渐认识到发菩提心为学佛根本,认识到修学与实践的关系。唯有以正见为指引,本着修行的心态做事,在做事中检验心行,才能让义工行成为菩提心的增上缘,而不是凡夫心的增上缘。在服务大众的实践中,我开始更多主动的承担。无论是辅助员、读书会导读员,还是传灯固定义工。感恩每一个义工岗位为我带来的让做事成为修行的善缘。

  回顾升班以来自己的收获与变化,我深深体会到,以发菩提心为目标的中级修学,就是我人生路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升级。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在世间的责任上,我依然忙碌着,但学会了取舍;在解脱道路上,我力求更加精进闻思改变心行,努力巩固发心服务大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唯有依如法正见,依教奉行,脚踏实地,才能在这世俗红尘中做一名真佛子。

  “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成就佛陀品质”,这已然是我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我相信,正见为眼目,心量为舞台。

文章关键词: 正见 心量 佛陀品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