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感悟:转变心态重装启航

2020年09月15日 15:17  新浪佛学 微博 收藏本文     
说起学佛的因缘,实可追溯到末学从小追求完美的性格。说起学佛的因缘,实可追溯到末学从小追求完美的性格。

  文/王洪涛

  一晃学佛二十余载了,其中的冷暖甘苦,不堪回首。尽管从接触佛门之初就结缘净土,但在真正修持这一至圆至简法门的过程中,也走过甚多弯路,以至于年纪一大把了,末学还是水泡石头,找不到契入的法喜。这其中最刻骨的一段经历,着实让末学在心魔的迷宫里困顿了很久。现今分享出来,期盼有缘的莲友从中汲取教训,可以少一些类似的曲折。

  说起学佛的因缘,实可追溯到末学从小追求完美的性格。现在回想起来,在娑婆世界寻求完美,无异于痴人说梦,除了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之外,还能有第二种结局吗?结果就是,末学在中学阶段就得了抑郁症,几度自杀未遂。现在每每回忆起来,真是后怕得一身冷汗:幸亏罪业没有深重到极处,否则当时的一念之差,必将导致万劫不复的恶报,哪里还有后来寻觅到阿弥陀佛救生大船的幸运?还好末学的母亲始终没有放弃,一直找心理医生为末学治疗。在磕磕绊绊中,总算是挽回了末学自暴自弃的人生。后来抑郁症虽然基本治愈了,但对于生命的痛苦感受,还是在内心深处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影子。

  后来因缘际会,听闻并信受了净土法门。别的道理没有太深入的理解,但对于祖师大德讲的“三界火宅”“牢狱”“茅坑”“堪忍”“五烧”“五痛”等内容,却不断强化增上——潜意识里,它们深深地契合了末学对于现实的苛求与“非白即黑”“全盘否定”的心理诉求。末学长久陷入急于“归去”的躁妄心态,每天想的都是“阿弥陀佛慈父,请速速来接引孩儿往生吧”!虽然印祖文钞以及大安法师答疑都多次开示过这个问题,应该把一切身心、生命交付给佛菩萨安排,但末学就是钻在牛角尖中不肯出来,还从《净土圣贤录》里寻找莹珂法师往生等公案给自己台阶下。

  这样的心态带来的问题,就是看世间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阴暗负面的。自己越来越封闭,家庭、事业都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末学大量的心思和时间都浪费在以妄心祈求接引上,却根本没有认真深入地念佛。长此以往,念佛愈发荒废,完全找不到感应道交的门头。慢慢的,又产生了自艾自怜的心理,更可怕的是,有时会有毁谤三宝的念头闪过:“慈父啊,您既然说十念必生,我都念了千万遍,为何还不来接引?”“既然净土法门最注重的是信愿,孩儿自忖信愿深重,为何总是对我不理不睬?”……严重的时候,对于经论都产生动摇和怀疑,念佛就更念不进去了。如此恶性循环,如沼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性。

  这样走火入魔的时间长达十多年。末学每天只剩下早晚共半个小时的定课,剩余的时间,几乎一句佛号都提不起来。即便是定课里的百声佛号,也都是急不可耐地追顶念诵,每次都有把心提到嗓子眼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人也越来越急躁,一度变得有焦虑症倾向,四十岁就得了高血压、颈椎病、胃病、早期糖尿病、脂肪肝、牙周炎,正值壮年,牙就掉了好几颗。

  佛菩萨可怜他们的孩子,他们应该早就收到了末学的讯息,但因为末学自己业障深重,如同通讯介质的电阻太大、干扰信号太强,导致佛菩萨的反馈不能及时收到。末学在反复的挣扎中,对于净土法门的信愿,有动摇,但始终没有放弃。读诵、听闻、信受的也只限于印祖文钞和庐山东林寺传承的经论,因此在知见上始终没有大的偏差。可惜宿世积习难改,知行合一没有做到。但因缘成熟了,该来的还是会来。

  在千钧一发之际,佛菩萨不离不弃,末学才没有被心魔彻底打败,摇摇晃晃地站住了脚跟。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从睡梦中醒来,末学灵光一现(应该是佛菩萨冥冥中的加持吧),终于想通了:我们这些幸运儿,既然往生的左券在握,早一天晚一天往生,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和差别。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对于一个发菩提心的修行人而言,差别可就太大了。设想一下,如果每一位念佛行人,虽然信愿具足,但都是泛泛悠悠念佛,临终得个下品下生。自己倒无所谓,不过是在莲华里法喜充满地呆上十二大劫,也是快乐似神仙。可我们那些历劫还没有出离三界六道的父母、兄弟、亲朋,可就要继续在生死苦海里辗转翻腾不止千万个年头了——想一想,我们在人道这个善道里,还经常有痛不欲生、度日如年的感受,那些亟待我们救度的众生,如果身陷恶道,将会遭受什么样的苦难啊!想一想,我们对于自己亲手养育的孩子,怀着多么深沉无私的父爱和母爱,我们又怎么忍心让他们在三界火宅、茅坑牢狱里继续辗转、求出不得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趁着自己已经收到“极乐大学”的通知书而又暂时没有开学的这一个暑期,抓紧攻读、抓紧修行,提升自己的往生品位,最好是上品上生,一步到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争取提前从“极乐大学”毕业,早一分钟被弘誓铠,返归娑婆,就可以早一分钟救起那些还在苦海里挣扎的亲人。即便做不到上品往生,但“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尽力而为才能问心无愧。已经具足信愿,但世寿未尽,现前就仍须精进修行,并随缘度众。换句话说,自己想做菩萨,但千里之行,就该从当下开始,不是非要等到往生极乐国之后。况且,在娑婆秽土修行,观苦空无常,随缘化度,接引众生,也是净业三福中“发菩提心”“劝进行者”的表现——此地也是用功进步之所啊!

  说到底,自己以前纯以逃避的心理急于往生的心念,还是自私自利!想自己太多,想他人太少。口口声声的“发菩提心”,不过是口头活计罢了,根本没有落实到心地深处。应如印光大师所言:“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复高邵麟居士书一》)因而在日常修行中要坚固信愿,一意西驰;对于此世的业报生死要随缘,妄求速死是与佛的教诲不相应的。

  末法时代,身处娑婆世界的修行人确实不易,进一退九也是常有的事。然整日悲悲戚戚,实是小人所为,亦恐是着了悲魔,迷离失所。不过,作为“人中芬陀利华”,我们真的是“不幸中万幸”的幸运儿,不该自甘堕落,不该在魔军前溃败,而是要胸怀大志,咬紧牙关,为了世出世间最伟大的弘法事业,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铁肩担道义,男儿当自强!祈愿每一位莲友,永不再重蹈末学的覆辙。让我们把净土的火炬,手手相传,让它在这漆黑的末法暗室里,注照一切罪苦众生!

  (来源:《净土》杂志2018年第5期)

文章关键词: 修行 学佛 心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