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一禅师:三法印与缘起性空

2021年08月10日 14:35  新浪佛学 微博 收藏本文     
如修学佛法,当从信开始,从解入门,从行上路,以平常心,一门深入,坚持不懈。如修学佛法,当从信开始,从解入门,从行上路,以平常心,一门深入,坚持不懈。

  文/衍一禅师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原始佛教以此来印证佛法,如世间的文书,得印方为可信,故名三法印。在三法印的基础上加“一切诸行苦”,即为四法印。

  这其中“诸行无常”但说有为,“涅盘寂静”但说无为,“诸法无我”则有为无为兼说。

  后来到了龙树菩萨时代,他把之前学说归纳为四个字“缘起性空”,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归纳,所有依赖条件结合的事物,都没有永不改变的自性,所以叫“缘起性空”。

  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少讲空的,所以这四个字后来到中国慢慢演变为“缘份”二字。

  如我们常挂嘴边的: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逢。

  直向忙中得少休,

  一生缘分属清幽。

  好山不许寻常见,

  野水从教自在流。

  只是,这些只是美好,但却只说到缘份的四分之一。

  佛教说缘有四,分别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1、“因缘”:是指出生结果的主要条件原因,如电是空调启动的因缘,其它遥控等都是辅助。

  2、“等无间缘”:是对人心理活动而说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念接一念没有间断的,前一念的心理活动引出后一念的心理活动,一念接一念,念念无间,所以称作等无间缘。这里的无间就是没有间隔的意思。

  3、所缘缘:指心理活动所了别的境界,就是认识的对象。佛教认为,每个人的心是能缘,外在对象是所缘。每一个心念的生起都有外在所缘的对象,如口渴想吃西瓜,这西瓜就是心的所缘。

  4、增上缘: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件事情有增上作用的缘,如汽车可使我们快速到达目的地,因此汽车是我们到目的地的增上缘。

  所以《中论·观因缘品》说: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

  以上说这么多关键是要说明,每一件事情的背后,不管是好的坏的,欢喜的伤悲的,失败的成功的,都有它的因缘,智慧之人,当从主因入手,纲举目张,以一持万。

  如修学佛法,当从信开始,从解入门,从行上路,以平常心,一门深入,坚持不懈。而不是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男左女右,事到头到抱佛脚,这种歪理邪说和交易心态。

  (——摘录自衍一禅师《读经日记》,来源:上虞般若寺)

文章关键词: 修行 佛法 三法印 缘起性空 衍一禅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