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人生的三个问题

2017年11月19日 09:23  新浪佛学  收藏本文     
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

  净慧

  起香说偈

  时轮月序近中秋,云集禅林七日修。

  门外车河鸣汽笛,堂中面壁驯狂牛。

  经行坐卧身轻健,禁语安神气息柔。

  如是因缘如是会,一期一会胜缘留。

  第一讲 人生的三个问题

  (2007年9月19日晚四支香)

  各位大德:

  真际禅林今年第三季度的七日禅修今天正式起香。在闹市中举行禅修活动,所受的干扰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静坐修行,本身就是对我们修行功夫的一种考验。修行往往容易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静下来,在噪音比较多、环境不安静的地方往往难以静下来。如果我们在比较嘈杂的地方也能静下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功夫有一定的程度。所以各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好好地保持正念,使自己所做的功夫能够绵绵密密,不受干扰。

  在这次的禅修活动中,我也准备与大家一起同行、同坐、同修,然后也抽一点时间每天讲一次或者两次。讲两次不一定能保证,讲一次应该能够保证得了。实际上讲的内容在过去出的几本小册子中也都讲过,讲来讲去还是炒现饭。不过,每次来参加禅修的人总有一些新面孔,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对有些内容听了许多次,而对那些第一次参加禅修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有必要的,所以七日也不能不讲。每天讲些什么,将会是兴致所至,随意发挥而已,所讲的内容也只能供各位在修行时作一点参考。从我自己的本意来讲,希望所讲的内容不至于产生误导,不致于自误误人。

  今天想讲一个题目,就是我们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或者说三件事。这三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不管我们意识到了还是没有意识到,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三个问题都是公平合理地存在着。我们学习佛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解决好这三个问题。

  所谓生存问题,基本上就是本能需要。这个问题从原本意义来讲,它是被动的。因为人从娘肚子出生以后,就有本能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本能的需要,生命的延续就成问题了。这种本能的需要,基本上是以物质为基础。所以这是一个生存问题。

  第二个是生活问题。生存与生活虽然有所区别,但它是生存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有了生存才会有物质需要。生存问题基本是物质的需要,生活问题既包括基本物质需求,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文化的需求。生存的问题如果说基本上是被动的,那么生活的问题则基本上是主动的,或者说自觉的。从生存提升到生活,我想主要的区别就是以主动、自觉为标志。再者,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生存的需求基本是以物质为前提。

  第三个问题就是生死问题。生死问题实际上也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的延伸。没有生存,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生死。生存是被动的,生活是主动的、 自觉的,生死则是无可奈何的。谁也不想死,谁也不想病,但是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生存规律、生命规律。所以在没有解决、没有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无可奈何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当还没有达到觉悟的程度,面对老病死,都是无可奈何的状态。

  就人的一期生命而言,生存问题可能就是从出生一直到20岁至25岁之间,这个期间的生活虽然有一些人成熟得比较早,会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由被动进入到主动。但是,从一般受教育的年龄段来看,人在20岁、25岁之前都是为了如何生存而挣扎。从25岁到55岁这个期间,大概就是真正进入生活的阶段。从55岁以后,不管一个人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意志力有多么坚强,生命都是在无可奈何中走向老病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生死问题。

  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来安身立命,如何来明心见性,如何来了生脱死。这恰好也就是人生的三大问题或者说三个阶段。首先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如何安顿我们的生命,这是当今时代或者说从古至今,人生首先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的生存、生活没有方向,没有着落点,没有定盘星。人,生存于世,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方向,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人,等于是行尸走肉。只有在基本上解决了安身立命问题的前提下,才可以说进一步求得明心见性。这些问题都是要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在生命成长、发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等到某一个时候再来解决。等待某一个时候再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为时晚矣。只有在基本上解决了安身立命、明心见性问题的前提下,了生脱死才有希望。否则的话,了生脱死谈何容易?

  佛教有许多法门,许多经典,千言万语,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三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了生脱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是佛教所讲的自利或者自觉。在自利自觉的前提下,再来利他觉他。利他觉他都做圆满了,那就是一位菩萨,或者说是一位菩萨行者。如果从修行的严格次第来讲,是要在解决好了自身的问题以后,再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如此才能不至于产生误导,不至于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佛教的要求,是希望解和行统一。解和行不统一不一致,说的和做的是两码事,往往说的话没有力量。因为所言非所行,所行非所言,理论与实践脱节,解与行脱节,说的就是空话。今天佛法不兴盛,真修行的人越来越少,其毛病、其症结,就在于所行非所言,所言非所行,解行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讲的都是空话。

  我们出家人一定要向古代的祖师学习。中国历史上出了无数的高僧大德,其所以成为高僧大德,就是他们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解和行是一致的。高僧——行高,言也高,功德高,形象高,那才是真正的高僧。光是长得高,言谈高,说大话,那不是真正的高僧。真正的高僧,从古代来说,我们要向玄奘法师学习,要向六祖慧能大师学习;从近代来说,我们要向太虚大师学习,要向虚云老和尚学习。他们才真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人生的三大问题都彻底解决了,三个要求——安身立命、明心见性、了生脱死,都彻底做到了,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他们的形象,历千古而常新,永远都是我们三宝弟子、四众弟子学习的楷模。我们向高人学习,能够学得高人的十分之一那就不错,能够学到一半那就了不起。如果是向那些不是很高明的人来学习,比如说向我这样的人学习,那就越学越糟糕。所以我们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向古代的、近代的那些真正的高僧学习。学习做人,学习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佛弟子,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修行人,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佛教、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人。

  ——摘录自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开示

文章关键词: 修行 学佛 净慧长老 佛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