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十境》最初由台湾慈济文化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 证严法师, 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
是全球志工人数最多的慈善组织——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通过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实践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心灵十境》属于佛典系列,讲述成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的十个阶段,也是生活中,人格提升必经的十个层次。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关 键 字:新浪 佛学 证严法师 心灵十境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地”是基础的意思,第一个基础阶段就是“欢喜地”。
若能以智慧来观察大乾坤(天地)及自己的小乾坤(身体),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小乾坤,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现代社会的教育,必须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才能达到比较深入的程度;学佛亦然,要从凡夫到达成佛的境界,更需经过长久时间来学习。
修学佛法,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心”字;也就是从心修起,而表现在行为上。但是心性无形,到底要怎么修持?
学佛的因缘确实很难得,佛教中有一句话:“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个人都有一分智慧的光明本性,只是常常被无明所遮蔽,而无法显现智慧的光芒。
要达到“远行地”菩萨的境界,必定要有成就方便的智慧,也要发大悲心才行。
从起点到目的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需要我们一步步地精进不懈,才能渐渐缩短距离以至究竟的佛地。
不管学什么,我们都要从基础开始,然后再一层层地往上爬;若放弃基础,等于是悬空了,那就会很危险。
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
释证严(1937.5.11-),法名证严,法号慧璋,出家前自号静思,慈济功德会的会众多尊称其为证严上人,又因驻锡在花莲,早期被称为花莲师父,又被称为台湾的德蕾莎修女。台湾台中市清水区人,慈济基金会创办人,皈依印顺长老为师,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1966年于花莲县创立慈济功德会,此即慈济基金会之前身。2012年,证严法师受马来西亚槟城州元首封予拿督斯里勋衔。法师带领大众创立慈济功德会并且助力推广医疗事业,建立了慈济医院医院建院完成后,医院缺乏医疗人员,便逐步推展教育志业工作,建立慈济护专、慈济医学院。而护专、医学院后来相继升格为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大学。而除台湾本土社会救济外,进而从事资源回收的环保工作,推展中国大陆赈灾、国际赈灾等工作。于海外建立慈济人据点、分会,要求慈济人能怀着“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等理念得到许多当地人的尊敬。慈济宗门之修行方法,是禀持静思法脉清净无染之心,走入人群之中从事救世救心志业,视人人为一部经,借由人事之间增智修慧,“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以慈悲心应众生需要以修福,心不因外境纷扰起无明以修慧,心灵常保清净无染之大爱,福慧双修达致成佛之究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