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法师
佛教的精髓在于禅修,因为一切功德皆由禅定出。而禅修的用功方式实在太多了,真是举不胜举。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用功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刚开始禅修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入门好难,腿子疼关很难过,用不上功更难过。这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人到这里就交械投降了,认为自己根性不好,认为自己不行等等,从而放弃了修禅这一法门,真的是很可惜。自己早说过了:“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节,那是因为你跪着,站起来就和别人一样高了。”或者有人,稀里糊涂,东听一嘴,西学一招,结果是几十年也难以入道。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去认真分析用功方式的原因,我们平常散乱心习惯了,打妄想打习惯了。这个心已经习惯于这样散乱,即使要认真地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需要做些稍微复杂(相对于用功的方法,比如念阿弥陀佛、参话头起疑情、数呼吸等)一些的事情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更有甚者连念阿弥陀佛等稍微简单点的用功方式都不行,还要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加进观想。这其实不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才有的,在佛陀的时代就已经这样了。所以,自己说绝大部分的人非要把自己弄得很苦的样子,简单的用功方式不用,非要用把自己整得死去活来不可。
这在很多人喜欢用持咒、观想等比较复杂的用功方式(这些用功方式也的确比较容易入门)能看出来。最典型的可以说是自己常常教人在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在座上默写《心经》,因为这些稍微复杂些的事情,容易让你的专注力集中起来,这样就能对付一些用功用不上的困苦。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上面说过答案了,因为我们习惯于散乱,习惯于打妄想,这些稍微复杂些的用功方式与我们打妄想比较接近。那么为什么我们干什么不直接就使用这些稍微复杂些的用功方式呢?这样不是很容易入门吗?这样是容易入门,但是对于长期用功就不利了。
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稍微复杂些的用功方式与打妄想比较接近,也就是说这样用功的时候,往往我们无法与打妄想区分开来,换句话来说,就是自己在打妄想的时候,自己难以发现。这样一直用功下去,就不好了。所以,这些用功方式虽然容易入门,但是对于长久用功来说就不利了。
为什么用功方式越简单越好,因为简单的用功方式比较单调,比较容易形成串习,一但形成串习,将来步入无功用就会方便很多。同时,因为简单的用功方式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发现是否在打妄想,因为功夫比较单调的时候,妄想就容易显露出来。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日常生活中,做稍微复杂些的事情时候,容易专注,而做单调的事情的时候,就很难集中精神。这是因为做复杂的事情要调动更多的精力,如果刚开始做,没有形成串习之前是靠意志力。因为我们对这样的事情会感兴趣,这个时候意志力就会起做用,而做的时间或者次数多了,也就是失去意志力后再做就难了。
当然简单的用功方式很难入门。这是因为我们厌烦单调的工作,一开始就没有意志力,所以将来也不会有失去意志力的问题。这对于我们长期用功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样,我们就知道简单的用功方式有比较多的好处,尤其是将来步入无功用的用功方式的时候,这种好处会更加地显露出来。
这是因为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无聊的事情。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从事着最单调的工作,觉得非常无聊。比如长时间地做接待工作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业务熟悉之后也会感觉非常无聊。可以这样说,当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熟悉之后,都会感觉自己的工作非常无聊。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向外追逐习惯了,不知道向自己的内心去追寻、去探索、去修行,所以我们常常会烦恼不断。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了要去向自己的内心追寻,我们就能够慢慢摆脱这个枯燥乏味,就会慢慢减少烦恼。这样我们就能安心,这样我们就能和谐。
所以,我们需要修行做功夫。可以这样说,修行做功夫都是极其枯燥乏味的。拿禅修里面的几个用功的方式来说,越枯燥乏味越能提高你的功夫。当然,越枯燥乏味的用功方式越难入门。这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的问题,我们对于枯燥乏味的用功方式很快就会不耐烦。
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点,通过自己克服烦燥的障碍,随着专注力的增强,我们的功夫就能很快地上路。所以,古人有“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之说。也就是说,越枯燥乏味的方法,功夫越好做,这样能够最快地提高我们的水平。
反过来说,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玩游戏呢?其实玩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做功夫。只是玩游戏都是很粗的用功方式,因为游戏都是投我们的所好。所以,很容易就把我们的意志力调动出来,让我们专注到游戏上面来。我们一旦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也就没有意志力可言了,更提不上做功夫了。所以,这不是一种好的用功方式。
这就是我自己经常讲的简单用功方式和复杂用功方式的问题。复杂用功方式容易入门,但是很难提高。简单用功方式入门很难,但是对于提高自己的功夫来说,是比较有效的。这不光是在我们禅修的过程中是这样,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实。
比如唱歌的时候,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拖长音,或者是带转调的拖长音,我们往往就在拖长音的时候,加个重唱几个字的内容。通过重唱这几个字的内容来把这个拖长音分解成短音节,这样就不容易跑调。有的甚至是靠辅助的音乐来实现“重唱”,使得我们不容易跑调。这就是典型的简单用功方式与复杂用功方式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真正难唱的拖长音才是衡量一个歌手的水平,这个难就难在了这是一个“简单”的用功方式上。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时候就“累点”弄点重唱几个字来解决问题。要想练成唱歌高手,就不能老是去用“重唱”或者叫耍花腔的方式来练习,就要实打实地去做功夫。
通常我们常把简单的用功方式复杂化,使得自己容易入门,不容易跑调。我们的秉性就是这样恶劣。所以,在丛林里面的唱念,讲究的是正板正腔不带杂碎,而赶经忏的人,唱的往往就是花腔了。这是从唱念上来看所用的一些功夫。我想这种情况在很多人是有亲身体会的,大家自己也能够感受得到。
所以,在自己做功夫的时候要能够明白,为什么不能用复杂的用功方式来做功夫。很多人问我,数息很容易打妄想,是否加个念经或者加个观想什么的,这是典型的苦命问题,自己当然是一棒子打死这样的问题了。不过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是在佛陀的时代就有了的。
所以,我一般是回答说如果是刚刚入门那么可以,如果是已经用功有一段时间了,那就不可以。原因就是这样,这就好比前面说的唱歌做功夫一样,只有简单的用功方式才能最快最好地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要是总想靠别的内容来增加点“兴趣”那么你的功夫想提高就难了。
知道了简单和复杂的用功方式的利弊之后,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刚开始学用功的人和已经用了很长时间用功的人),选择不同的用功方式去用功。而且最好是固定下某一种用功方式去用功,不要这种用功方式试试,那种用功方式也试试,这就是宗门下说的老鼠啃棺材的比喻。
因为我们如果像老鼠啃棺材一样这里啃几口,那里啃几口,我们无法啃穿这么厚的棺材。只有对准一个地方坚持不懈地啃下去,才有得见天日的一天。所以,我们选好一种用功方式后就不要换来换去,更加不要攀缘其他自以为更加高明的用功方式。
因为一切法是平等,差别的出现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同时,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来看日记,因为看日记不是做功夫,只是增加自己的思维分别而已。我们应该在找一适合自己的用功方式之后,一门深入地做功夫,所谓的“得意忘言做功夫”
希望大家知道这些道理后;知道如何去做功夫后,就要“得意忘言”。把以前所知道的这些道理都忘记,一门心思做功夫。这样才符合停下思维分别做功夫的要求,佛佛祖祖所说的要大家歇下来,歇即菩提即是这个道理。因为做功夫就是要停下我们这个思维分别的心。
所以,四祖大师在他的《入道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说:“得意即忘言”。就是说,明白了他或者佛佛祖祖所说的话后,就要把他或者佛佛祖祖的话忘记。然后按照他说的道理去做功夫。把我们自己的功夫慢慢做得由生转熟,把我们的思维分别习惯慢慢做得由熟转生。
同样,佛陀在《金刚经》里面也说:“佛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都是在说,佛佛祖祖所说的这些法,就像渡河用的船,过了河了就不要再带着这些船。因为你要是再带着这些“法”去行的话,这些“法”就成了你新的累赘,这些“法”反而成为了你的障碍。
所以,自己在《龟推白云鱼翻天》中也说,自己所说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些所说不过是反反复复在捡前人的口水,把前人的口水再次喷给大家。所以,大家只要知道了这些方法后,就没有必要再去来来回回地看,而是应该去行,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功夫,把我们的功夫做得熟熟的。
当我们把自己的功夫做得成熟后,就会知道临济祖师说:“黄檗佛法无多子”的原因。当我们把自己的功夫做得成熟后,就会知道大梅法常禅师说:“我自即心即佛……这老汉蛊惑人心无有了期”的原因。当我们把自己的功夫做得成熟后,就会知道……
这些在他们师父那里明白了的祖师。他们通过努力做功夫,把自己的功夫做得像铜墙铁壁之后,就不会再被别人迷惑。所以,雍正皇帝的《御选语录序》里面,在定义开悟(破参)人的情景里面的第一条,就是说他们已经“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满”,不再迷惑了。
当然做功夫的方式有很多,四祖大师在他的《入道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总结说“如说而行”。就是要我们脚踏实地,按照我们自己所说的去做,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在《维摩诘经》里面的形容叫“直心是道场”,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功夫做起来,做得好,否则还是在思维分别。
在我自己的师父提倡的生活里面来说就是“将修行落实于当下”。该念佛就念佛;该参禅就参禅;该随众就随众;该烧香就烧香;该扫地就扫地;该……甚至把自己知道的这些道理传授给别人,如此等等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在生活中同也能做功夫,因为在生活中停止思维分别地去做事情,也就是在做功夫。
所以,自己一再强调上网和用功正好是相违背的。希望明白了的人就不要老来看,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是来回地重复。如果明白了的人还想来,希望就带几个没有明白的人来,并且通过互相的交流得到促进,甚至由你自己来解决问题。因为你刚得到这些好处是最有说服力的。
对于,新来的人,还没有明白的人,有问题的人。我们可以交流,希望以最快方式来解决你们的问题,希望大家能最快地明白。所以,很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来,我们互相交流,我自己也可以达到教学兼长的目的。希望你们以最快的方式,能够脱离网络,真正地步入实修的状态。当然如果网络禅堂要是弄成了就更好了。
所以,自己在自己网页的个人声明中说:“自己出家后发现上网和用功正好是相违背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网页,从中受点益。又希望大家不要老上网影响用功。因为网络是聊天、是非、放逸的大温床。”所以,希望明白了的人就不要老来看,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是来回地重复。
更别想着我这里还有什么新办法,我这里没有办法。非要说有什么办法,那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不要再去找别的什么“法”了,更不要去攀缘什么新的“法”,甚至不要来看我自己的日记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如何去做功夫了,如何去修行了,就应该放下这些“法”的包袱,好好努力精进地用功。
自己还为了停止思维分别,试行了一段时间的“不识好歹”。感觉非常有效果,还介绍给一些朋友,这样在用功上会进步很快。同样,“不识好歹”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有用,他能够去除我们很多的烦恼。这都是因为去除了思维分别的好处,所以能够使得自己的功夫长进很快。
当然要想真正地“不识好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识好歹”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一昧地“不识好歹”不讲规矩,这个世间就乱套了。所以,“不识好歹”也需要有规矩,也需要随顺世间。这在自己的日记《不识好歹有规矩》一文写得很详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来看。
后来,自己又试行“认命”。因为发现很多不认识字,很虔诚的老婆婆,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功夫就是“认命”。这个“认命”实际上就是停止了思维分别,他们的“认命”使得他们减少很多的烦恼,是我们做功夫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自己从中也是受益不浅。
为此自己还写一篇日记《就修一颗糊涂心》。因为自己发现一切的修行都是要停下思维分别。就像山上的道姑一样,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一个典范。他们以停下分别心地做事情,以停下分别心地生活。这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师父提出来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具体落实。
那么,讲了这么多用功的方式之后,我自己发现这个也要停掉思维分别,哪个也要停掉思维分别,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可以分别的东西了。自己找来找去,最后总结的时候后,发现就剩下一个“精进”不能丢掉。“精进”与不“精进”这个思维分别,在目前自己的境界里面还不能停下来。
因为,在我们修行做功夫来说,一切都要靠我们“精进”努力才有机会成就。不管你觉悟了还没有觉悟,都要“精进”努力去做功夫,去修行。因为,觉悟了的人要“精进”努力地行菩萨道,所谓普贤行愿。要“精进”努力去发广大心,帮助更多人,成就自己庄严的国土。
当然,我们没有觉悟的人更要“精进”努力,我们要“精进”努力地去学习;我们要“精进”努力地去修行;我们要“精进”努力地去做功夫;我们要“精进”努力去……因为要想成就;要想觉悟,没有“精进”努力的配合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比如,佛陀在他的三十七道品里面就一再地强调精进,在三十七种修道的方式中,精进被强调了五次之多。所以,在我们修行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方式来修行,“精进”努力是最重要的,只有“精进”努力的人,才有机会把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展现出来;才有机会觉悟自己;才有机会成就自己。
因为,如果我们不“精进”努力地去学习知识,我们连佛教的经典也看不懂的话,我们更谈不上参禅悟道。我们只有在了解了参禅悟道的方式后,才会明白应该停止思维,不要被我们的六根所左右。这样才能用前人给我们提供的方式去明白、去开悟、去激发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显现出来。
因为,如果我们不“精进”努力地去修行;不“精进”努力地去用功。我们根本别想与佛佛祖祖们同一鼻孔出气。因为佛佛祖祖们就是“精进”努力的典范,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精进”努力做功夫而得以成就的。同样佛佛祖祖也一再强调我们要“精进”努力,一再告诫我们要“精进”努力,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进”努力的典范,这在《禅关警策》里面有很多的记载。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经》中说:“菩萨所有善方便业,皆由精进而得成办。”……等等。而在《离睡经》中更是教导我们要精进得连睡眠都要减少再减少。
佛陀亲口告诫他的亲生儿子也是要“精进”努力,比如说“彼即丈夫我亦尔”,别人能够像大丈一样地“精进”努力,我们也应该那样。比如在骂还没有成就时的阿那耶律尊者说,你们这些螺螄蚌壳类,整天就想睡觉,不“精进”努力……最后阿那耶律尊者“精进”努力得连眼都瞎了,最终也得以成就。
所以,要想把自己的智慧显现出来;要想开悟;要想成就……是离不开“精进”努力的,只有“精进”努力的人才有成就或者说是开悟可能。因为对于我们没有觉悟的人来说,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觉悟的突破。
这都是讲要我们“精进”努力的重要性,另外思维分别以及攀缘也是非常可怕的习性。因为要想好好做功夫不断掉思维分别以及攀缘是很难进步甚至是危险的。自己就见过很多善于思维分别和攀缘的人,看着他们堕落,实在为他们感觉非常惋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他们往往特别“精进”努力,在我自己看来是“精进”努力的过头了,产生了嗔恨心了。当然这个嗔恨不是嗔恨外界事物,而是嗔恨他自己善根或者叫资粮不具足。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他不会好好利用,改变不了自己的思维分别以及攀缘习性,结果变成坏的结果——自己生病修不下去了。
比如,自己认识的一名居士,功夫做得很好,非常“精进”努力。但是由于前期学佛的根基不扎实,再加上自己的思维分别以及攀缘心太强,一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那个,我都怀疑是不是有意拿问题去找人家攀缘。问完的结果自然不会是一样的,这样自己就掉进不同结果的陷阱里面去了。
比如,他问我自己说“他在打坐的时候,总觉的身里面会有种种声音”。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可能是你的肠鸣音;可能是你的幻觉;可能是你自己搞错了;可能……有很多的可能。自己不知道他爱思维分别和攀缘,就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他了,并且告诉他不要把这些放在心上,要专注用功。
结果告诉他这个答案后,他就在这个答案上面找感觉,这感觉那有完的时候啊!就接着问肠鸣音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自己发现他的问题后就不再回答任何问题了。所以,他可能又去找别人问,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结果他自己就“享受”这些苦果去了。
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这么用功的人,这么“精进”努力的人把自己的“精进”努力放在思维分别和攀缘上面去了。结果半年多后的现在发病了,还很严重。整天耳鸣、头晕、喘不过气来。问我要怎么办,我只好告诉他停止思维分别和攀缘,先不打坐去拜忏了,希望念阿弥陀佛求上品往生吧。
好在他还有一定的定力,也不知道他的定力能否对付得了他的思维分别和攀缘。如果现在知错放下思维分别和攀缘,一心求念阿弥陀佛上品往生的话还有救,要不就错过了这一生了。希望他不要再分别禅宗、净宗了。用禅修得到的一些功夫拿到念佛求上品往生也正是我自己的目标。
远离思维分别和攀缘,“精进”努力地去做功夫,一切“精进”努力必然功不唐捐。何况我们还有万人念佛万人去的保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定力用到求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正是这样,我们要没有任何顾虑地去“精进”努力,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我们就会有所成就。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