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离一切相而不碍诸相发挥,般若离一切名而不碍众名出现。般若如大火聚,世间所有形器婴之者莫不遭其烧;般若如太阿锋,世间所有物像触之者莫不遭其坏;般若如太虚空,世间所有色法入之而无不容;般若如大圆镜,世间所有相貌临之而无不照。
大矣哉!般若之体圆,般若之用大,般若之功博,般若之道普矣。三世诸佛,于无所证而证;十方菩萨,于无所了而了;历代知识,于无所悟而悟;参玄上士,于无所学而学。
然诸佛虽证而不宰其功,菩萨虽了而蔑居其德,知识虽悟而莫睹其踪,上士学之而罔测其状。以至山川日月、森罗万象,由之而建立,依之而运行,使物物各具金刚正眼,穷古亘今,欲窥其仿佛不可得也。
嗟夫!众生迷背,其来久矣!转为无边生死,旷劫迨今,于此般若体上念念迁流、念念起灭、念念攀缘、念念轮转,深沉欲海,甘赴死门。而吾大般若光虽未尝少间,其如瞽者居太阳之门,聋者住雷霆之窟,终身由之而竟莫知其声光震耀也。
由是三百余会之玄谈,千七百祖之绝唱,皆纯以一味清净般若,融为善见神药,俾瞽者明、聋者聪、壅者通、执者化也。当知瞽不自瞽,依般若而瞽;聋不自聋,依般若而聋;壅不自壅,依般若而壅;执不自执,依般若而执。
是谓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若谓聋瞽壅执之病不居般若体上,则般若有所不周;以其聋瞽壅执之病即般若而生,则般若有时而弊其深密幽邃之旨。非超出言象之表者,孰能与于此。
所以云:“太末虫处处能泊,独不能泊于火焰;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盖知般若诚非心识所可缘也。
故般若离心缘相、离意识相、离思惟相、离文字相,以至离种种相。如是离者非所离非能离,本性离故。以性自离,离亦不立。离既不立,一切混融。
然舍般若无众生心,舍众生心无般若。即众生心是般若,青出于蓝;即般若是众生心,冰生于水。
苟非见忘执谢,甚不可以言通而意达之也。所以永嘉谓“惟证乃知难可测”。昔僧问古德:如何是般若体?答云:兔子怀胎。又问云:如何是般若用?答云:蚌含明月。
发迅雷于昏蛰,丽杲日于幽衢。展鹫峰无作之机,启少室不传之妙。在古德分上绰绰有余,且学人到此如何领会?其或停机伫思,万里崖州,直下承当,剑去久矣。
高昌三藏法师,喜庵妙公,梵名般若舍利,命余申其义,乃因引前说,并为说偈:
般若无知亦无相,非曰无相非无知,
有无知见二俱遣,了般若体常无为,
无为之体即无作,百草头边光烁烁,
已忘证者名醍醐,见病未祛名毒药,
般若非良亦非毒,般若之机离背触,
唤作般若沉悟坑,谓非般若遭迷局,
般若非悟亦非迷,迷悟俱忘复是谁?
玉鸡啄破琉璃鷇,铁牛触碎珊瑚枝,
法身解脱即般若,觌体难容分别者,
般若解脱即法身,三事何曾隔一尘,
法身般若即解脱,如珠走盘活鱍鱍,
一三三一相容摄,水底虾蟆吞却月,
三一一三相互融,半夜金乌海底红,
三既遣兮一不立,虚空为纸须弥笔,
拟书般若两个字,已是抱赃重叫屈,
一不立兮般若空,龟毛系住毘岚风,
满庵欢喜著不尽,张起东南般若宗。
(来源: 禅林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