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接受传承的条件

2020年12月14日 14:28  新浪佛学 微博 收藏本文     
本文选自《真际禅话》(图片来源:邢台大开元寺)本文选自《真际禅话》(图片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真正认同传承法门

  上午讲到学习佛法的传承问题,觉得意犹未尽,想再补充一点,谈谈如何才能达到接受传承的目的。其中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要对所继承的佛法、法门有认同;第二,在接受传承的时候,语言沟通方面没有障碍;第三,尊师重道,师道尊严,这一点必须坚持做到。这三点是实现传承、落实传承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对于所接受的法门不能真正认同,半信半疑,所谓的传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仅仅是走走形式装装门面而已。

  如果在接受传承的时候在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传承也不能完成。比如现在有许多人从藏传佛教的活佛那里接受灌顶,你说什么活佛不明白,活佛说什么接受传承的人也不明白,无法进行沟通。佛教有一些最基本的传承,如三皈、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在接受戒法的时候,首先要求语言沟通上没有障碍。如果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戒法的传承就无法落实。法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教法以语言为体,如果语言沟通上有障碍,要接受传承也只能说是走形式而已。 

  有很多人走访善知识,想求得加持,有的是为名,有的是凑热闹,对于传法的善知识并没有生起恭敬心,师道尊严不能在授受过程中得到落实,所说的传承也是有名无实。可见,要接受一个传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我想要补充的一点。无论在家出家,在一生学法的过程中,都会有好几个传承。

  三皈五戒是每个人进入佛门的必由之路,三皈五戒就是佛法的根本传承。有许多人,由于真心实意地接受了三皈五戒,当下就身心清凉。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传承得到落实的具体表现。求法者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片真实不虚的心,在接受三皈五戒的时候,心中基本做到不起分别,就能有那种清凉自在安乐的感受。

  出家人受三坛大戒,也是接受戒法上的传承。戒律上的传承是佛法的根本传承,戒律住世就是佛法住世。本来戒场上的要求应该说是非常严格的,可是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由于旷日持久,授受之间都有一些疲惫,使得真正到了登坛受具之时,反而重视不够,草草了事,使受戒者不能真正获得戒体。这也是一种大的遗憾。

  以心传心的传承

  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传授比丘戒不是像汉传佛教这种形式,讲多少天多少天。南传佛教传比丘戒,并不是大量的人一起求戒,而是十个人对一个人,或者对两三个人,一天的时间就把这场佛事做完了,非常慎重地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传戒的、受戒的,容易做到师资道合,容易做到以心传心。汉传佛教传戒,几十天下来,引礼师、尊证师,羯磨、教授、得戒和尚,都疲惫不堪,新戒更是疲惫不堪,所以效果不见得是那样的好。但是汉传佛教是把养成僧格的任务都贯穿在授戒的活动里面了,为养成僧格打基础的过程就要在那二十八天的传戒活动中突击性完成,这是历史造成的一种现象。

  传比丘、比丘尼戒其中有一条,就是语言沟通上应该没有障碍。受戒之人在理解羯磨、教授、说戒和尚的语言时,一是要能够听得懂,一是要基本能理解,这样才能接受到戒律的传承。作为出家众,剃度师是一个传承,授戒是一个传承,在学法的过程中依止某一位长老学某一部经论也是一个传承。其中最重要的,还有所谓“接法”。如果从接法的真实意义来说,接法这个传承是一个不共的传承。

  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接法,传法的人要有法,接法的人也要有法。这个法是什么法呢?是心法,是明白了心地的法。双方都明白了心地的法,在师资道合的情况下实现了这一不共的传承。这就是佛祖之间以心传心的传承。当然现在传法的人也有,接法的人也有,我本人也在做这个仪式,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无法可传。但是我相信,有许多求法者倒真是有一片诚意,有一片求法之心,只是我自己无法可传,所以尽管有许多人要求,我都一再推辞。因为无法可传,又要传法,那样做起来就有玷宗风,感到很惭愧!

  这也是佛教的一个传承,一个不共的传承。这个传承最严肃,不可草率从事,必须认真地对待。这种认真对待,是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才能有少分相应,否则的话,演演故事而已。这是讲佛教有各种不同的传承,有共的传承,有不共的传承。(上)

  (注:本文选自《真际禅话》,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文章关键词: 净慧长老 生活禅 修行 法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