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清凉正法扑面来

2017年08月29日 08:54  菩提书院  收藏本文     
十里夏风甩袖过,清凉正法扑面来十里夏风甩袖过,清凉正法扑面来

  文/道砚

  世人常说开卷有益,一茶一桌一书一香飘逸宁静,深处闹市也能远离世俗,走入桃花心境的无人知晓处。然,修习《道次第略论》,从凡夫走入佛门到成就佛果,也是这样就足够了吗?

  在学习关于善知识的内涵、作用和十大标准之前,在我心中,善知识就是慈悲智慧的化身,可以是慈悲智慧的济群法师,可以是循循善诱的辅导员善省师兄,可以是精进友善的小伙伴师兄们,也可以是周围一切值得我学习的人。如今更知导师给我们提供的是次第学佛的全套法宝,导师为接引现代学人创办了三级修学与服务大众两套模式,我们只要遵循这一路线走就够了。

  殊不知,即便拥有了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仍旧在正规军的学佛道路上跌撞游移。虽然义工和修学始终在做,但为什么内心还是时晴时雨、起起落落?甚至这光阴,不觉短暂,反觉无益,不觉充实,反觉空荡。问题出在哪里呢?

  直至昨天晚上再次看视频时,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新买的蓝牙小音箱效果还不错,竟然将导师的声音和知了的叫声、游客的电话声、此起彼伏的杂闹声分离了出来。适时大概暑热,导师着僧袍偶尔擦擦额头汗,却丝毫不见厌烦和热恼,亲和的笑颜与讲法时清朗洪亮的笑声不绝,讲到最后“修行就是这样修起来的”,我在笔记上忍不住这样形容导师,“导师俯下身,慈祥的像对孩子一样笑着说。”

  用《道次第略论》的标准去对照,导师就是我们最能亲近的善知识。当我贪图于闲散放逸的时候,想到这曾让编辑组头疼的杂音,想到导师在114讲中从夏到冬,由薄到厚变换的僧袍,两相对照,不禁流下泪来。导师不累吗?导师不热吗?导师不想休息吗?如果不是看到众生在无明中被痛苦和烦恼所累,如果不是为了将我们从凡夫的轮回中救出,直至成就佛果,导师又何至于成为空中飞人四处弘法,他又何尝不想回到阿兰若,过着自由清净的山林生活呢?

  导师说过,“每一个人想从世俗中走出来都是不容易的。主观上想出离的希求越强烈,就越会不顾一切地去做。”对照我自己,我就是希求出离的愿望不够强烈,明明知道六道苦,却贪著于眼前的玩乐,以为这是在享受,但也因了知其中夹杂着贪嗔痴,所以实际内心背负的包袱更重。

  原来,是我在不断适应两套模式中逐渐患上了治愈系麻木,将看法义变成了任务,将做义工变成了习惯,忘了出离痛苦和追寻解脱的初心。望着视频里近在咫尺的导师,提醒着自己不断忆念轮回之苦,重新再生起对解脱和求法的渴望之心。

  突然发现,原以为法义看完就任务结束,结果看似闲暇却心有烦恼。通过对导师功德的高山仰止,当意识到轮回之苦的严重需要解脱时,内心不仅没有沉重,反而轻松自在起来,如手指拈花般轻盈淡然了。

  我像火车晚点一样,到点了还不发车,是因为被贪嗔痴牵绊,迟延滞缓了。而导师不论何时总能不生烦恼,心无挂碍。现在才知道,为什么看到导师的背影总忍不住潸然泪下,为何智寂师兄会抱着孩儿深跪磕头等候?那是因为我们的导师深谙戒定慧三学,导师的身上有加持力和摄受力,这力量能唤起我们对法的恭敬,因见贤思齐而激发起我们本自具足的佛性。

  当想明白这一切,从黑夜到清晨,从迷茫到定心。十里夏风甩袖而过,清凉正法正迎面扑来!

文章关键词: 西园寺 正法 佛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