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智表居士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受到叔父的启发又爱好了佛学,因个人经历确信佛法是无上的真理。同时觉得把大众所能接受的科学来说明佛法的真理,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方便。1946年作者在汉口工作,有一个时期比较空闲,时时静思,渐觉有一肚子的话不能不吐,遂写了这个研究佛经的报告。

序言 /王季同居士

一九四六年七月,汉口正信月刊发表了尢智表居士所著的“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一文,我读了之后,不胜欢喜赞叹。尢居士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怀著求知和好奇的心愿,以科学方法研究佛经。他的态度是公正的、虚心的,因此他所作成的研究结果的报告,没有一字不根据事实真理,没有一句不符合科学原则。真是字字珠玉,语语金石。……[全文阅读]

  • 1、为了要明了佛经的理论是不是健全,是不是和现在的科学冲突。1月24日
  • 2、为了要明了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不是合乎现代的生活。1月24日
  • 3、为了要明了佛教对于人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利益?1月24日

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因为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佛教则信解并重……佛教不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不能证验的,佛教是有证验的……看的经论渐多,而与科学会通之处也更多。我所学的科学知识几乎全做了佛经的注脚,变成了佛教的护法,而佛法对于科学却反有指导和纠正的地方。现在就我所体会到的写在下面……[全文阅读]

  • 《楞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中论》、《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1月24日

佛教实验的对象既不是粗笨的物质,而是细巧的心法,所以它的实验工具与实验的方法,就与科学实验室的设备不同。佛教的实验方法,有这样的几种:1.戒律,2.禅定。佛教的修学,本来分三个步骤,叫做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持戒习禅只是求慧的手段。这个慧与一般科学家哲学家所用的智慧不同……作者认为静坐习定,不但适用于佛学,任何学者也都可采作训练心智的方法。……[全文阅读]

他说:“你对于佛学太不明白,且先看一看佛教的轮廓,然后再看内容吧。”他又指出:“在看书之前,第一个条件,先要胸无成见,不作宗教观,不作哲学观,不作科学观,应彻底的客观。”我认为这几句话是任何科学工作者所不能否认的,所以就诚恳地接受下来,阅读了一遍。读完了这本书以后的印象是:……[全文阅读]

如果能解脱烦恼,则一切通达无阻,便得六种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例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数十里的距离,所能见到的光波只限于红色到紫色。紫以外、红以内的光线,和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我们都无法看到……在《高僧传》上看到很多有神通的高僧,我既有理由相信神通的可能,也就有理由相信这种记载是不虚构的。 ……[全文阅读]

不单是《楞严经》的开头是具备这六个要素,其他佛经,除了节录和初译的几部外,都是一律如此。在别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感想,但在我写惯科学报告文章的人看来,却不只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凡是写科学实验报告,必须将实验的主持人、同伴人、时间、地点、实验的目标,和所用的仪器材料一一开明,然后再定实验的本文……我们学科学的人,对于四书五经,老庄诸子等书,总觉得它编制体裁的杂乱,缺乏科学精神,也从没有看到一本结构严整像几何学这样的书。我因此常武断地说,中国书都是不科学的。但现在我看到六种证信序的起笔,就不敢这样武断,不得不刮目相看。……[全文阅读]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纯粹是为了“求知”,并不像有些人是因为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观察。 ……[全文阅读]

更多推荐图书 更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