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赏析:据载良价苦参无情说法而不得玄旨,遂访云岩禅师问道:“无情说法有什么经典依据呢?”“你读诵过《阿弥陀经》吗?经上不是说水鸟树林,昼夜六时 都能念佛念法念僧,这不正是无情说法吗?”这时良价终于幡然醒悟,说了一偈道:“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禅,不在心外。心外求法,如缘木求鱼,骑牛见牛,离开佛性愈来愈远。众生往往要迂回绕了一大段冤枉路,才肯相信无价摩尼本在身内。禅的开悟,离语言对待, 超思虑分别。听闻无情说法,是不能用妄想造作的耳根、耳识的,惟有如观音大士一般的无碍心眼照见世间万象。而有了禅悟的慧眼来观照世间,则每一条江渠的粼 粼波光,无非为圆满佛性的流露,所谓“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真如法身遍一切处,任向西东,故“渠今正是我”。而大道绝同,离一切相,超然独往,故 “我今不是渠”。若会得此,则当下契如如。
著者小传:洞山良价(807-869),唐代越州会稽人。幼时依止五泄山灵默禅师出 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遍参南泉、沩山等大德,最后归心云岩昙晟,并见道开悟;后建立江西洞山道场,倡“五位君臣”之说,其弟子云居道膺、龙牙居遁等二十 余人,皆为日后的佛门龙象。而亲承法脉的曹山本,与洞山良价合称为曹洞宗,和沩仰宗及临济宗成为当时法门最隆盛的宗派。咸通十年示寂,敕谥“悟本禅师”。 着作有《宝境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来源:中国佛教禅宗网)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