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入菩萨行的标准和他人相处

2016年05月20日 07:45  佛教导航  收藏本文     
如何以入菩萨行的标准处世如何以入菩萨行的标准处世

  生西法师(智诚堪布):或由愚行害,或因愚还嗔,

  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

  怨敌是因为愚昧而对我作伤害,我则因为愚昧而还嗔,以怨报怨。在这两种情况当中,哪个是真正有过失,哪个是真正没过失的呢?

  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看,我是受害者,是没有过失的,真正有过失的是对方。我们很容易通过自己的方式,像太极推手一样把过失推到对方的身上,自己好像一点过失都没有。其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寂天菩萨通过超胜的慈悲和智慧告诉我们,其实自己也有和对方一样的过失。

  首先,我们分析观察的第一个重点就是第一句颂词和第二句颂词当中的“愚”字——“或由愚行害”、“或因愚还嗔”。为什么对方要伤害我?就是愚昧。按照宗喀巴大师的《广论》所讲,“愚”有两种:一种叫做业果愚,一种叫做真实义愚。业果愚就是不了知业果的关系而产生的愚昧无知;真实义愚就是对于无我、空性等实相真理愚昧无知。当然,一切都来自于最深层次的真实义愚。

  业果愚在世俗层面上表现比较明显。怨敌为什么会对我作伤害呢?因为业果愚,他对业果的关系、对于缘起缘灭等关系不了知,所以对我加害。“或由愚还嗔”:我也是因为愚痴、不了知业因果的关系而开始以怨报怨。所以说第一个重点是愚,根本的原因都是愚,在根本的发心、动机和根源上都是一样的愚。

  第二个重点是对方的“行害”与己方的“还嗔”。通过分析,就可以得到二者罪业相同的结论。

  对方是“行害”:对我作诽谤、打击等等,以身语意做出伤害我的行为;而我是“还嗔”:还嗔有很多种形式——有些只是内心当中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有些则是由嗔恨引发以怨报怨的行为。他是因为愚痴导致给我伤害,我是因为愚痴导致以怨报怨,根源上都是愚痴;彼是行害,己是还嗔,行为上面都是非理。“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哪个是有过失的?哪个是没有过失的?

  我们当然认为对方有过失,因为他是愚以行害。在没有学习这个颂词之前,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当然是没有过失的。但是,寂天菩萨讲得很清楚“或因愚还嗔”。从“愚”和“还嗔”这两点来看,可知自己绝对不是无过的。愚本身就是因为不了知一切业果,就是一种无明;嗔就是三毒、五毒之一。若这两者不是过失,那什么是过失?

  譬如,你走在大街上,张三走过来,打你两个耳光。这个事件从近因的角度讲,按照世间的法律来判定责任,你没有过失,这是世间浅层次的没有过失。但是,我们是在讲修行,在讲一个菩萨怎么样安住在安忍的境界当中。想做一个菩萨,就必须要按照菩萨的标准来进行判别,不能按照世间的标准来判定。

  虽然已经入了菩萨道、入了佛门,但是倘若处理事情时还在用世间的标准为自己开脱,就很难用入菩萨行的标准和道友及众生相处。如果我们选择菩萨道,我们就应该以菩萨道的标准作为取舍的标准而修安忍,而不应该再一味地以世间的标准权衡事理。

  有人觉得,在与世间人的交往中,如果自己以菩萨道的标准待人,而对方以世间的标准待己,那自己就吃亏了。其实,在修道过程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吃点亏,可以令我们在修心的层面上尽快成熟;在累积资粮方面,我们所占到的便宜、所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胜于所失无数倍。

  总之,如果以因果的标准、菩萨道的标准来分析,我们自己在这个行害、还嗔的事件当中,还是有很大的过失。这个科判和颂词以尖锐的理论,直接打破了我们理直气壮的错误想法。分析表明,我和伤害者的罪业是同等的,他因愚昧而行害,我因愚昧而还嗔,二者过失一样。

  因此,无论何种理由,只要是生起了嗔心,就是有罪业的。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不要局限于狭隘的思维方式,应该以宽阔的心胸来思维。这样,才能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社会、对所有众生具有当前的利益、深层次的利益和长远利益。

  既然我们选择了当菩萨,就应该想方设法扩展我们的心胸,能够以包含一切的心胸来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始终以狭隘的心胸去对待众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熟呢?这些颂词是帮助我们迅速成熟的指南,倘若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认知、体悟,学完之后也不能如理调整,总是想自己不吃亏、占上风,那么,虽然我们的名称是菩萨行的修行者,但是实际上仍是凡庸的众生。所以,对于这个颂词应该反复闻思,了知之后便易于安住在安忍的状态当中。

文章关键词: 处世 世间 智诚堪布 学佛 佛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