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真法师:《善生经》的人文善法精神

2017年11月28日 15:40  新浪佛学  收藏本文     
《善生经》是佛陀早期经典中谈论人文善法精神最完整的一部。《善生经》是佛陀早期经典中谈论人文善法精神最完整的一部。

  文/衍真法师

  佛陀成就正觉以后,四十九年里孜孜不倦地说法度众。法音流布,令恒沙众生受益。其法之核心,为涵盖戒定慧三学的八正道。而在应机教化之时,又根据众生根性、发心等差异,教法分设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

  佛陀在为社会人士讲法时,一般先讲“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世人听法后若其心调顺,善根具足,佛陀就进一步引导其进入解脱道之法:呵欲不净,解脱是乐。在“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天世间善法部分,佛陀在《善生经》中有相当完备的宣说。

  《善生经》又名《悉迦罗经》,巴利文原典尚存(si^ngaala sutta.m)。中国古代有四次翻译,分别是: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翻译的《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西晋沙门支法度翻译的《佛说善生子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翻译的《中阿含经·第一三五经·善生经》;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第16·善生经》。在中国佛教的早期,古德翻译此经如此之频繁,可见其重要性。此经巴利文原典亦流通于南传佛教地区近二千年,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历代高僧常向社会人士宣说的宝典。近年来,又有元亨寺《南传大藏经》汉译本:《长部·第31经·教授尸迦罗越经》。泰国Thanissara比丘有英译本。数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郭良鋆重译名为《悉迦罗经》。

  《善生经》是佛陀早期经典中谈论人文善法精神最完整的一部。叙述佛陀见到一位名为“悉迦罗”的年轻人遵照父亲遗命,清晨时向东、南、西、北、上、下六方行礼。佛陀问清原委后,便教他贤圣律法中的“礼拜六方法”。该经讲述的人文善法涉及“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方方面面。

  一、戒论

  佛陀在揭示个人善法基本原则之时,指出在家人应回避的不善法。它们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四种业垢”。另外还应该做到:

  不行走在贪欲非正道上

  不行走在嗔怒非正道上

  不行走在愚痴非正道上

  不行走在恐惧非正道上,不在这四种情况下犯有恶业。

  经中说到,圣者弟子“不打开酗酒、游荡街头、观赏伎乐、赌博、结交恶友、懒惰懈怠等六种财产流失的缺口”。

  佛陀详细指出如果沾染了四种业垢,在四种情况下犯恶业,打开了六种流失财产的缺口,会导致善法毁灭。人生的前途、种种良好的社会关系亦遭破坏,今生和来世均遭苦报。因此维持良好的善法、回避恶行是我们吉祥幸福的源泉。

  因世间人有世间责任、义务,也就是作为一位文明社会的公民对家庭及社会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少欲知足的原则下,依然需要维系世间生活必备的合理合法的经济基础。经中除了讲述避免财产流失的方法,告诫悉迦罗应回避酗酒、游荡街头、观赏伎乐、赌博、结交恶友、懒惰懈怠等六种不善行以外,还讲述了如何如法获取财富及如何合理分配已获得的财富。

  《善生经》中,佛陀告诉悉迦罗应如蜜蜂酿蜜一样,以老实本份的勤奋精神,完成无罪清净的治生事业。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财富。呵责懒惰懈怠的恶习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经中说懒惰懈怠的人:

  太冷了,不工作

  太热了,不工作

  太晚了,不工作

  太早了,不工作

  太饿了,不工作

  太饱了,不工作

  他对自己该做的事总有推诿的理由,就这样生活,不能产生新的财富,已有的财富也消耗殆尽。而勤奋的人则:

  认为冷和热,轻微不如草;

  努力尽职责,幸福不失去。

  对于如法获得的财富,经中教导应分成四份:一份用于日常开支;两份用于事业,就是做扩大再生产的运转;一份用于积蓄,以备急需之用。

  现在很多社会人士,期望一夜暴富,常在贪欲驱使下过度投资,使自己的家财处于险境,甚至导致破产。《善生经》的教导要求理性投资,不鼓励世人过不劳而获的一夜暴富的生活。

  佛陀在论述戒论时,强调了回避恶友、亲近善友的重要性。应该要善巧地辨识、回避四种“是敌而似友”的人:

  “应该知道拿取一切财物者貌似朋友,实为敌人;

  应该知道花言巧语者貌似朋友,实为敌人;

  应该知道阿谀奉承者貌似朋友,实为敌人;

  应该知道沉迷恶习者貌似朋友,实为敌人。”

  佛陀告诉悉迦罗,恶友犹如路上的陷阱,应当远避。而应当亲近、结交四种善友:乐于帮助的善友;同甘共苦的善友;晓以利害的善友;有同情心的善友。

  以上关于戒论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净化身口意立身处世的善法,涉及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三个方面。经中在后面的部分,还将从六伦人际关系中的“双向对等原则”,对戒论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施论

  佛陀于本经中完整地开示了施论。布施分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本经尤其对社会人士强调了无畏施的重要性。这从佛陀对于世间善友关系的论述中可以了知。

  佛陀告知悉迦罗,有四种善友,这四种善友又各具备四种品质。

  (一)乐于帮助的善友的四种品质是:

  保护放逸者;

  保护放逸者的财产;

  庇护恐惧者;

  为他做了事,给予双倍报酬。

  前三项属于无畏施,最后一项属于财施。经中在论述六伦中朋友关系之时,首先说到作为善友,应防止对方放逸,这是最佳的保护。但作为一般社会人士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品质好的人,偶尔也有放逸之时。作为朋友,也不能因对方一时失误而弃之不顾,应给予改正的机会和适当的保护,所以有此教导。当然,若对方屡教不改,恶习入骨,则成为经中所说的“是敌而似友”的恶友,应该要远离了。

  (二)同甘共苦的善友的四种品质是:

  告知自己的秘密;

  保守他人的秘密;

  不抛弃落难者;

  为他人利益,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生命。

  这四种品质,主要是论述无畏施。

  (三)晓以利害的善友的四种品质是:

  防止作恶;

  鼓励行善;

  讲述未知的知识;

  指点通往天界之路。

  这四种品质,是作为善友的核心标志,属于法施兼无畏施的内容。亦即朋友之间,常应共行善法,共同寻求断恶修善之道,并且在行动上帮助对方避免恶行,增进善法。共同培养“十善业”、“少欲知足”及“世间禅定”等天界品质。

  (四)有同情心的善友的四种品质是:

  不乐于他人衰败;

  乐于他人兴旺;

  阻止他人毁谤;

  鼓励他人赞美。

  这四项均属于“无畏施”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被嫉妒烦恼所控制,即使对待朋友亦未必能真实地随喜对方的成功,这即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这四种善友的十六种品质,涵盖了布施的“财施”、“法施”、“无畏施”。此中“无畏施”的内容占的比重最高,几乎遍布经文。在社会生活中,善友之间虽有经济互助的财施之谊,但一般来说非经常之事。法施又主要是出家沙门的职责。而充满人性慈悲关怀的无畏施,则是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也应该实行的。因此《善生经》在论述社会人士之布施法时,大量讲解“无畏施”。

  目前教界在宣讲“施论”和实行世间慈善之时,偏重于“财施”,这方面当然是功徳殊胜。但“无畏施”的提倡则显得不足。“无畏施”属于精神关怀层面,尤其在他人惊恐不安、恐惧无助之时,应给予慈悲的慰籍及行动的支持。帮助其消除恐惧,增长善法。

  有些人对“放下”一词有着不适当的理解,导致“无智的舍”。殊不知真正的“放下”是应该放下“贪嗔痴”三毒,而不是放弃慈悲互助的精神及善法相应的责任义务。因为理解出现偏颇,故一些学人给世人以冷漠的印象,同时亦给予世人批评的把柄。人们觉得很多信众出钱布施很愿意,但心灵上相互关怀的热忱不足,甚至是非矛盾很多。这都是源于缺乏无畏施的教导和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认识不足所致。

  目前西方宗教发展很快,其原因在于他们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互助,在“无畏施”上实践得比较好。这方面佛教界应加强补课,重视《善生经》中关于无畏施的教导。弃自家宝藏不顾,实属可惜。尤其在居士群体中,应广为宣讲。让世人了解佛教是充满热忱互助的、积极的、慈悲的善法。这样亦有利于改变目前居士群体一盘散沙、缺乏互助机制的不良状况。很多时候,“无畏施”比“财施”更加重要和直接。

  汉传佛教地区与观音菩萨特别有缘,我们应该记住菩萨的另一个名号——“施无畏尊者”。

  在三种布施中,居士群体实行“财施”尤其是“无畏施”,有能力者兼行“法施”。而作为僧团,则应以“法施”、“无畏施”为主。

  对于僧团来说,首先应遵循戒律要求,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一开始就不应该聚拢过多的财富。既然身无长物,“财施”就不是其主要职责。僧团的主要职责应是“法施”和“无畏施”。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佛陀的善法可以引导众生过吉祥幸福的生活,更进一步能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法布施最为殊胜。善法的修习能令众生心安,故其本身也是一种殊胜的“无畏施”。

  《善生经》中要求善男子如是供养沙门、婆罗门:以仁慈的身业,以仁慈的口业,以仁慈的意业。不关闭门户,供给食物。即以财施和无畏施令沙门、婆罗门能安心修道,并给予应有的尊重,因为他们是善法的传承者。而沙门、婆罗门爱怜善男子则有六种情况:

  防止他作恶;

  鼓励他行善;

  善意爱护他;

  讲述未知的知识;

  净化已知的知识;

  指点通向天界之路。

  于此可见,弘扬断恶修善,净化内心的清净法是沙门、婆罗门的社会责任。沙门、婆罗门应引导世人培养十善业及少欲知足、世间禅定等天界美德。因缘具足时则可进一步引导修习解脱道之法。

  佛陀从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始,到临入涅槃时于娑罗双树间不顾身体疲劳度化了须跋陀罗,孜孜不倦说法四十九年,正是我们僧众的楷模。

  综上所述,佛陀在《善生经》中讲述布施时完整地提倡财施、法施、无畏施。社会人士实行财施、无畏施及一定程度的法施,此中尤其是强调了无畏施。出家沙门则应主要实行法施,无畏施。

  三、施论、戒论在人际中的实行——建立双向善法的六伦人际关系

  世人常因话语权的分配不均,导致宣扬人伦善法时只偏谈对方的责任义务,而或有意或无意地弱化甚至忽略了己方的责任义务。如谈“子孝”而忘失“父慈”,导致“父慈子孝”的伦常文化的退失。

  而佛陀在开示“礼拜六方”伦理规范之时,特别强调“双向原则”。即六伦中的双方,都有对等的规范和责任义务,都应该以善法相向。

  东方是父母。子女应该礼敬侍奉,要供养父母,要为父母做应该做的事,维系家族,继承家业,祭供亡故的祖先。与此同时,父母也应该爱怜儿女,防止他作恶,鼓励他行善,让他学技艺,为他迎娶匹配的妻子,适当的时候交给他继承权。

  南方是老师。弟子应该侍奉老师,尊重老师,对老师应该起身侍立,随身服侍,恭敬侍奉,要认真听讲,学会技艺。而老师也要爱怜弟子,做到善于指点引导,教给他一切技艺学问,让他领会掌握,在朋友和同事中引荐他,从各方面保护他。

  西方是妻子。丈夫应该善待妻子,敬重她,不轻视她,不背弃她,给她家务主持权,给她装饰品。而妻子同样要爱怜丈夫,要善于料理家务,要善待仆从,忠于丈夫,爱护财物,机敏,勤快,完成一切该做的事。

  北方是朋友。善男子应该善待朋友,朋友之间要施舍财物,有生活困难要给予布施,用良好的态度和对方交谈,做对对方有益的行为,平等共事,尊重对方,诚实不欺。而朋友对善男子也要做到防止他放逸,放逸时,保护他的财产,恐惧时,成为他的庇护,落难时,不舍弃他,供养他的家人。

  下方是仆从。主人应该善待他们,要按照他们各自的能力分配工作,给予食物和工资,生病时给予照看,与他们分享美味佳肴(也就是各种福利),适当的时候允许他们离去。而仆从对待主人也要做到早起,晚睡,不随便拿东西,不随便占主家的便宜,做好工作,称颂赞美主人。

  上方是沙门婆罗门。善男子应该侍奉作为上方的沙门和婆罗门,要以仁慈的身业、口业、意业对待沙门、婆罗门,不关闭门户,提供食物给他们。而沙门婆罗门要防止世间人作恶,鼓励行善,善意爱护,讲述未知的知识,净化已知的知识,指点通向天界之路。

  从经中可以看到,佛陀强调在人伦善法中,要实践“施论”、“戒论”的完整的双向原则。强调儿子的责任义务的同时,一定要强调父亲的责任义务;宣说弟子规的同时一定要宣说师长规。其他人伦亦如是。一种伦理文明只有强调双向、对等的伦理原则,才是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如果只片面强调一方的责任义务,而忽略了另一方的责任义务,必然将导致文明的退堕,甚至将产生剥削、压制的思想。

  实际上,双向原则不只应体现在上述六伦中,而应贯彻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如官员与平民,老板与职工,医生与病患等等,都应该同时提倡对等的责任义务和善法规范,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

  反思历史文化的流变及今日种种紧张的人际摩擦,多由忘失“双向原则”的善法而导致。佛陀在三千年前的教导,即使是世间善法部分,亦是多么的殊胜和超前!

  四、生天之论

  对轮回的认识,是古印度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古印度有历史悠久的深厚的瑜伽禅定传统,这为其他文明所不及。当瑜伽士们成功证得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他们进一步就有可能开发出宿命通和天眼通。宿命通能知道自己的前生乃至多生多劫。天眼通能认识“死此生彼”的状态及六道的情形。这样就知道了生命流转轮回的事实。

  佛陀的核心教法,是出离轮回的出世间教法。对于尚未发心解脱轮回的社会人士,则鼓励他们通过实践善法,令今生幸福吉祥,来生得到增上生——往生天道。

  《善生经》中言:“圣者弟子摒弃四种业垢,不在四种情况下犯恶业,不打开六种财产流失的缺口,这样,就远离十四种罪恶,保护六方,获得两个世界,他掌握今生和来世。他身体坏死后,获得好的去处,生在天界。”

  “生天之论”建立在对轮回和业果缘起的了解上,建立在对“自觉自律”、“少欲知足”、“乐善好施”等天界美德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施论戒论的实践上。这对我们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试举两方面来说明。

  (1)、“生天之论”可以挽救目前社会自律机制严重缺失的危机。

  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两种机制来完成:一是他律机制,二是自律机制。他律机制是法治、管理、他人监督。自律机制是自身的诚信、慎独、自觉自愿地遵守善法原则。他律机制靠执法、行政管理机关及社会舆论等他人监督来完成。而自律机制的建立,除了依靠承认前生后世并且以善法为宗旨的宗教,别无他途。《善生经》中生天之论表明:众生依业而受生。恶业导致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受生,而善业则导致人、天善道的受生。善恶报应,在今生来世的生命流转中,丝毫不爽。这正是建立自律机制的关键!

  目前我们的社会,否认前生后世的“断灭见”普遍流行。“断灭见”是一种邪见,它是破坏社会自律机制的罪魁祸首。“断灭见”令社会个体误以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可以逃避终极责任,从而不计后果地为了眼前利益而行恶法。正因自律机制被严重破坏,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他律机制就要挑过重的担子。因为他律机制是通过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管理、处罚与被处罚来实现的,他律过强必然导致社会的紧张程度上升。如果建立在轮回认识上的“生天之论”之善法文明能广为弘扬,民众自然会自觉断恶修善,无须外力监督。这样,自律机制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将挑重担。社会将呈现祥和、诚信、轻松、充满善法的高度文明。就如同经典中所记载的,过去转轮圣王以十善业教化民众,呈现善法日益增上的熙和之世。

  (2)、“生天之论”可以挽救老年危机。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过2亿,未来还将上升。因为少子化的缘故,社会将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超级老年化浪潮。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照料缺失和精神关爱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更严峻的是,我国老年人缺乏善法信仰的支持,在面对老病死的威胁之时,处于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的状态。

  因为缺乏认识轮回的文化,缺乏善法主导的“生天之论”的教导,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生命状态处于上升期,觉得老、病、死离己尚远,在“断灭见”这种邪见的支持下,往往造诸恶业。到了老年,面临的是体力衰退,疾病来临,死亡将至的现实。没有信仰的支持,缺乏善法的功德,加上“断灭见”导致的邪思维,老年人常觉得在面对一个不可知的“空白”,不知今日该做什么,不知来日将何处去。故凄苦无依、惶惶不可终日。以致老年人自杀率相当高。

  若能于年轻时建立良好的善法信仰,检束身心,修诸善行,则晚年福慧具足,无过心安。自知于未来当得解脱或得增上善趣人天之生处。或有人于晚年才建立佛教信仰,亦不失为一生中可贵的补救。日日修行则日日是好日,老年时光将从颓废、无益、无希望的状态变得光明、有价值和充满希望。随着断恶修善功德的日积月累,也将有自信能于未来得增上生或解脱,从而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及其他衍生问题。正如《善生经》所说:他获得两个世界,掌握今生和来世。也就是今生吉祥,来世得生天界。

  老年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家庭和社会的栋梁。而一旦进入退休,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都急速下降,身心力量也处于不断消退的状态。在孝道文化严重缺失的今天,他们很容易成为被遗弃、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弘扬《善生经》中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及六伦中的双向善法原则,不但有助于重建健康的孝道文化,亦能解除老年人的心理危机,使他们内心有皈依、内心有所守,过上积极自强的善法增上的生活。

  老年人的现在就是年轻人的未来。若不重视、关心老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仰,那么一代代人都将受到不良文化的惩罚。

  五、《善生经》是出世间善法的世间基础

  古印度的瑜伽禅定行者们除了认识到轮回的存在以外,还了解到轮回是苦的事实。因为众生的习性是贪嗔痴炽盛,为恶甚易,见善难从,所以往往长劫沉沦于三恶道中受苦。纵然偶有善业往生善趣,很快又因造作恶业而堕落。众生堕恶道的机会非常多,而生善道的机会非常少,佛陀常用大地土和爪上土来作比喻。因此,具备宿命通和天眼通的行者们通过自己的真实观察了知到:轮回是苦的,是可怖畏的,应该寻求出离之道。

  在古印度,发心寻找出离轮回之道的行者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修行及苦行方法。但都长期未能成功。直到佛陀出世,于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才为众生找到出离生死轮回苦海的“唯一正真之路”——八正道。

  佛陀说法时,应机施教。对出家沙门直接说解脱轮回之法。对社会人士则常常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即如《善生经》中所开示的人天道善法。进一步则说“欲为不净,苦恼为本,出要为乐。”这样广为说法引导,“知彼至心欲离盖缠”,便为之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完整引导对方修习八正道。若对方“聪明解悟,闻法能持,譬如白毡易受染。”则于听法座上,能见四圣谛而证圣果。

  以八正道为核心的解脱道教法,又名出世间善法。是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轮回的“唯一正真之路”。

  八正道包括:

  正见、正思维——慧学

  正语、正业、正命——戒学

  正念、正精进、正定——定学。

  八正道归纳起来,即是戒、定、慧三学。作为八正道的出世间善法的修习,也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世间的恶法即是贪嗔痴三毒及其导致的不良言行。对待恶法的态度和方式,就成了区分善恶道的标准。恶道众生纯以放纵贪嗔痴为生涯,如畜生道中虎、狼等猛兽随意搏杀羊、兔等弱小动物为食。它们纯以力量为尊,无法制、无规则,弱肉强食。其对恶法不加管束的态度和方式,即决定了它们是恶道。人类作为善道,则有一定的法则和道德规范,不允许个体放纵贪嗔痴为所欲为。若人类中真有不顾规则而为所欲为的个体,虽是人身亦等同恶道。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世间的法制对治的是贪嗔痴及相应的言行中危害最大的那部分。法制是人类文明的表现,不过这是人之为人的最低底线,其要求并不高。

  道德是较高层次的善法,对治比较细碎的恶法。此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般的世间道德,包括各大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及一些其他宗教的道德理念。谴责、约束贪嗔痴及相应的细碎恶行,但并不全面,其残缺处甚多,偶尔还可见到一些邪见相夹杂。存在着对一些恶法不以为然的情况。如杀害畜生为一些宗教或世间文化所许可。因此一般的世间宗教和道德法则并不全面且不够纯洁,和要求更高的解脱道出世间善法不一定相顺。

  道德的第二个层次是《善生经》为代表的佛陀教导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因有八正道作为根本基础,所以是全面的、纯洁的。与解脱道完全相顺,能作为修习出世间善法的基础。

  道德的第三个层次即是三学中的出家戒学。“戒”又名“尸罗”,梵语“美德”之义。主要是指出家戒法中的四种遍净律仪:别解脱律仪、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及资具依止律仪。此戒法全面对治贪嗔痴三毒发之于身口的大小粗细恶行,且对意门的不良动机开始作调伏(根律仪的修行)。

  美德、戒学的训练虽制伏了贪嗔痴三毒发之于身口的大小粗细恶行,也削弱了部分不良动机,但戒学主要还是断除“违犯烦恼”,而作为心理不良动机的现行烦恼,则由“定学”镇伏。

  定学是通过对心的训练,现起禅支得到等持,镇伏五盖令贪嗔痴不现行。(五盖是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也就是五种障碍,是贪嗔痴的五种表现形式)。

  定学(指世间定部分)虽能镇伏“现行烦恼”,但是并不能彻底断除贪嗔痴重新生起的可能性,即“随眠烦恼”。当从定中退出,六根对境之时,贪嗔痴仍会苏醒卷土重来。所以佛教进一步有慧学,通过如理作观来生起智慧,了知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不可执著,进一步证悟涅槃。而证道之同时,即切断烦恼的随眠,令烦恼永不生起。

  这可用譬喻来说明。如果一个房间里有三条毒蛇,那么将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任由毒蛇四处伤人;

  2。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穿上防护服;

  3。将蛇装进笼子里;

  4。以药令蛇昏睡;

  5。用一把锋利的刀将蛇一刀两断。列表如下:

  恶道如畜生道

  放纵贪嗔痴

  三毒之蛇不加管束,四处伤人

  人类社会法律

  对治贪嗔痴导致的重大恶行

  穿上防护服,三毒之蛇虽炽盛,可稍得安全。

  一般的社会伦理道德

  对治贪嗔痴导致的细碎恶行,提倡一部分社会善行

  将蛇装入笼子,但笼子有漏洞。

  《善生经》为代表的世间善法,施论、戒论(在家戒)、生天之论

  全面对治贪嗔痴导致的粗细恶行,提倡完整的社会善法

  将蛇装入笼子,笼子没有漏洞。

  佛教戒学

  (出家戒为主)

  全面对治贪嗔痴在身口两门的违犯烦恼及意门的部分动机,以止作二持完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将蛇装入笼子,笼子更加细密,坚固

  佛教定学   

  (世间定部分)

  生起禅支,镇伏五盖,令贪嗔痴不现行

  以药令蛇昏睡

  佛教慧学

  分层次的彻底断除贪嗔痴随眠,最后令之永尽无余

  用利刀将蛇斩断

  由此可见,佛教解脱道的修习,戒定慧三学所要对治的与世间善法、法律、伦理道德所对付的敌对法相同——都是贪嗔痴三毒。不过,对治的全面程度和彻底程度不同。一般的人类文明,世间的法律、道德,包括其它提倡善法的宗教,只要求人们适当管理贪嗔痴及其相应的言行,以维护世间的大致公平和一定程度的善法就可以了。唯有佛教的解脱道,要求对贪嗔痴赶尽杀绝。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即“所作已办”,是佛、辟支佛、阿罗汉圣者。阿罗汉的含义之一就是“杀贼”——杀尽贪嗔痴三毒之贼。真是无善不臻,无恶不剪。所以可以说,佛陀的核心教法即出世间善法,是人类善法文明最纯粹的顶尖成就。德行的圆满和从三界中的出离,是同一件事。在世间善法层面,完备、纯洁则莫过于《善生经》所述。这是和解脱道相顺的坚实的世间善法基础。

  结语:

  本文依据《善生经》着重强调论述了以下几点:

  1。应重视布施中的“无畏施”;

  2。应重视伦理善法中的“双向原则”;

  3、依据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建立社会自律机制;

  4、依止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帮助老年群体建立善法信仰,挽救老年心理危机;

  5、《善生经》为代表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更高一层次的解脱道善法的基础;

  6、佛陀的教法(包括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注:本文内容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郭良鋆老师译《悉迦罗经》即《善生经》。

文章关键词: 善生经 衍真法师 佛法 佛法看世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