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识:正示西来千种路

2016年11月24日 10:15  禅风网  收藏本文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西来意颂

  宋●善昭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

  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僧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赵州禅师说:“庭前柏树子!”

  僧人问:“和尚莫将境示人?”赵州禅师说:“我不将境示人!”

  僧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禅师说:“庭前柏树子!”

  扫净寮房,一盏茶几,翻阅书籍,点燃檀香,浮躁的心灵得以安顿,闲来无事品读禅诗,俗念都捐,尘心顿洗。

  对于有形和无形,我从不固执己见,这一切的缘由来源于学生时期的一篇文言文《俩小儿辩日》所给我的启发。

  孔子东游,途中见两小儿辩斗,便去问其中的缘故,方知是俩小孩在辩论太阳日出日中距离人远近的问题。

  日出距离人近,日落距离人远,原因在于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出距离人远,日落距离人近,原因在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不管是佛法还是世间法,万事万物如同《俩小儿辩日》文中的观点一样,一个是用视觉判断问题,所以远者小而近者大,一个是用触觉(温度)判断问题,所以近者热而远者凉。如同佛法一般,很多人认为禅文化神秘,殊不知禅意如同庭前的柏树一样,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不借助牛犁更不用山上劳作,随运而生、自然出现,禅也是如此,切莫一味地局限刁钻纸堆文字之上。

  凡事如果刻意地用理性思维去认识、理解它,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身心的感受,才会有所启发和认知,不求外力、明心见性,方可即心即佛,我想“出道必须先入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如“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中所说的那样,佛祖西来的道路有千百条,茂密的丛林处处都能启发你的眼睛,禅的千眼可以让你获得禅悟,获得真正的智慧,与佛心灵相通。

  原来固执己见就是井底之蛙,自然无形方可明心见性。

文章关键词: 禅诗 西来千种路 西来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