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这是一首极为精到的以琴示禅偈。
《楞严经》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此。”又有偈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深谙禅理的苏轼试图通过琴诗说明禅门的奥理。诗人设了两个假设句,两个反问句,说明生灭的微妙。妙音为无,如何能自鸣匣中,又怎么能从指头上听到?只有当有无相生,琴指相拂,才有响泉磬韵。不过,即使它听得到,那也不是它的自性。无生无灭,才是空的本来面目。
苏轼一生中结交僧友数十人,有上百首赠答僧友诗。下面仅列举一二,以示诗僧友朋们跟这位旷古绝今、觉事达人的才子的友谊。苏东坡《书双竹湛师房二首》:“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清人纪昀评此诗:“意自寻常,语颇清脱。”
慎长老《和东坡诗韵》为:“东轩长老未相逢,已见黄州一信通。何必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达者千里书信晤访,足可聊慰难逢之意。既然千里同宗,万里同风,已足可抵得上齐案扬眉了!
维林(?—1119)《问东坡疾》是一首充满轻松幽默的问疾诗:“扁舟驾兰陵,目换旧风物。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若以偈相答,露柱皆笑出。”其中“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句,表达了维林禅师对东坡禅境的褒颂;而“露柱皆笑出”,表现了禅者的智慧与轻快。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