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净慧长老
(2000年12月15日)
参禅的目的要明心见性,从古至今直至未来,只要佛教还存在,只要还有参禅一法,明心见性是个永恒的话题,就永远也讲不完。明心见性不是讲的问题,讲也讲不清楚,讲来讲去总是隔靴抓痒,摸不着巴鼻,但在摸不着巴鼻的地方,越是讲不清楚的越是要讲,这就叫方便,叫以言遣言、将歇除歇。所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讲到原则上的地方没有你开口处,怎么讲怎么不对,一个针都通不过;讲到方便、灵活的地方怎么讲怎么对,车马都可以走得过去。佛法就是如此的巧妙灵活。
明心明什么心?见性见什么性?这是唯证乃知的事,是证量。用教下的话来说,明心是显正智,见性是证如如,就是《楞伽经》讲的五法中最后的两法——正智、如如。明心见性是一件事从两方面来说,从能证方面来说正智叫明心,从所证方面来说是如如。所谓见性是“明真心见佛性”,是开了悟的境界,对一切问题所得到的证量。没有开悟以前是什么?事情还是这件事,法还是这些法,因为在迷途当中所以是妄想,又叫相、名、分别。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相状;名,就是一切事物的概念;依名取相所得到的认识结果是妄想分别。以妄想心不是以正智来认识,所得到的不是如如,而是分别妄想。这五法是五件事还是一件事呢?这五法是在一件事上分作迷悟两种认识的境界,迷的状态下得到的认识是相、名、分别,悟的情况下得到的证量是正智、如如。
认识事物有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我们如果用比量去揣摩事物,能得到比量上的认识,比如说吃包子,包子是不是真如?如果说包子不是真如,那么真如以外还有个包子,真如以外还有一法。因为一切法不离真如,你说包子是不是真如?它肯定是真如,因为它也是一法。怎么样才能认识到是真如呢?用正智来认识就是如如。包子是不是分别、妄想呢?是分别、妄想,有相有名,从贪嗔痴的角度得到的认识就是分别。同样一件东西,由于心态不同,得到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这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从相、名、分别来认识事物,世界上的一切纷争、人我是非、业报、烦恼、无明由此而产生;以正智所认识的如如,是排除了一切的无明、烦恼、妄想、分别。这样认识的结果是什么呢?对个人来说,就成为彻底的大解脱、自由自在没有烦恼的人;对世界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明心见性,世界上一切纷争就没有了,那就是真正的人间极乐净土,就是即娑婆而成净土,那就是“处处总成华藏界,从教何处不毗卢”。如果能够觉悟,“一法通来万法通”;如果不觉悟,总是从封闭的自我出发,那就没有一个地方通得过去。参禅就是要把我们从一切烦恼、无明、执著当中彻底解放出来、解脱出来,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与真如法性打成一片的人,使自己通身都成为般若、解脱的化身,这就是见到了法身,获得了法身。
道理好像说通了,实际上真如是什么?还是没有办法去体会,所以古人是不说破的。比如赵州和尚,人家问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性,如何是真如?),赵州和尚不像现在这样解释一大篇,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子为什么就是祖师西来意呢?庭前柏树子是祖师西来意,那包子为什么就不是真如呢?但是,你真以为庭前柏树子就是祖师西来意,错了;如果你以为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西来意,又错了;是祖师西来意又不是祖师西来意,也错了!等于说这个包子一样,说它是真如,错了;不是真如,错了;是真如不是真如,还是错了!因为真如也好,佛性也好,祖师西来意也好,非名言之所诠,非诗律之所及,一定要亲自去接触,说出来的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语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说火烧不着口,说糖甜不到嘴,只是引起妄想而已。所以,学了千经万论,如果不从实际去体会佛法毫无用处,是数他人珍宝,自己没有半文钱。怎样才有用呢?理论联系实际才有用,理论不联系实际,学千经万论不过是耍嘴皮而已,在了生死的事上毫无作用,等大病到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照样叫爹叫娘,不可能坐脱立亡。学是为了修,不能为学而学,要为修而学。修又是为了什么?修是为了明心见性,明真心见佛性。
佛性和真如有什么差别?名异而体同,是一回事,因为真如可以出生诸佛,所以叫做佛性。真如是一切法的真实相状,如者,不可改变的意思,真者不假,如者不易,一如一切如,如其本来。“如”有时候可以做动词用,有时候可以做形容词用,有时候可以做名词用。真如或者如如,很奥妙又很简单,好像离我们有十万八千里很难接触,但是实际上每时每刻、分分秒秒我们从没有离开它,就在目前,就在当下,只有每个人很好的去参悟才能够真正接触到真如。
(摘录自选自净慧长老“净慧禅话”《柏林禅话》)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