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净慧长老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要把它调伏得听话、干活、耕田,要经过一段的时间。调伏牛,就是要让它驯服。要让牛驯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下苦功夫。
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并画成十幅图画,每幅图画步步递进,连环成套,使得我们一看这十幅图,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柏林寺问禅寮的接待室也挂了一套现代人画的《十牛图》。有位德国的天主教神父,七十多岁了,他也学习坐禅,他在印度、在日本,学了二十年,他在柏林寺看到挂在墙上的《十牛图》,就说:“哦,这是告诉我们怎么用功。”他用德语讲这几句话,一看就明白。形象化的东西,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十牛图》又配十首诗,每一首诗说明每一幅图的内容,也就是说明用功在那一个阶段的境界和方法是什么。它既有功夫和见地的内容,也有文学意义,对于接引一些有文化的人进入禅的修炼,有很大的作用。从宋朝开始,大概不下二十位禅师都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十牛图》。最早的《十牛图颂》,是宋朝的廓庵禅师写的,以后的禅师都是来和他的诗。
我们不要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一定要结合功夫与见地来读,这样就会对怎样管理此心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了解。
一、寻牛《十牛图颂》有十个阶段,第一是“寻牛”,寻找内心的这头牛。这头心牛已经走失了,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是藏在草丛里?还是藏在树林里?藏在山崖下?藏在草丛里,比喻此心被邪见障蔽了藏在高山上,比喻此心就被贡高我慢障住了,藏在泥沼里,就像水牛一样,它走到泥塘里,只有头露出来,整个身体都在泥水里头,水牛的颜色和泥巴没有两样,你要找确实很困难。泥沼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情欲,情欲把我们的心牛埋没了。所以我们就要找啊!在哪儿去找?就在是非得失之间,看我们怎样用心。所以要寻找这条心牛。廓庵禅师的诗写道: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牛在什么地方啊?在草里面去找,在树林里面去找,在水边去找,力尽神疲也找不着。从早上找到晚上,还是不见牛的踪迹,只听到树上的蝉在唱歌。我们这个心茫茫不知何在,不得安宁。
“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其心若弛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都是讲管理此心、寻觅此心的过程,这是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方法用不上。这个方法不对,那个方法也不对,心总安定不下来,妄想纷飞。师父啊,我是念佛好还是持咒好?还是参禅好?找不到一个调摄此心的方法。实际上一切现成。只要你肯用功夫,肯照方法去做,日久功深,自然有个入处,你不要半途而废,你要有决心。你要循着一定的规律有耐心地做下去,自然就会有一个结果。
二、见迹牧心的第二个阶段是“见迹”。牛没有看见,但是看到牛走过的足迹。有足迹了,那牛一定是从这里走过去的,就可以循着足迹往前走,找到牛的好消息就在前面。见迹就比喻我们闻法听经初解义理,知道了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把心头的污泥浊水排除干净,找到了依之而修的方法。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在水边,在林下,见到了牛的足迹,而且不是一个,有很多。芳草离披见也么?在草丛里边也有足迹,由于风把草吹得倒伏下来,牛迹又被草遮住了。水边林下的足迹容易见,芳草离披那个地方的牛迹就不容易见。就是说,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又糊涂了。“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这个“他”(音拖)字要读古音,读他就不押韵了。纵然是山很深,牛毕竟是很大的东西,辽天鼻孔,想藏也藏不住。就是说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这个清净的心本来具足,时时显露,只要你专注不放松,自然有找到心牛的时刻。
三、见牛第三个阶段是“见牛”。比喻功夫到了纯熟的地步,看见了牛。在禅宗的功夫上叫做“破本参”,或者叫开悟,或者叫见道。所谓见牛,就是比喻依靠闻法修学的功夫,见到自己本具之心牛。见到了牛,就是见到了法,见到了心。见到了法,就是见到了佛。但是不是到此一切事情都圆满完成了呢?还没有。那仅仅是找到了这头牛,进一步调伏的功夫还在后面。颂曰:
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风和日丽,杨柳青青,表示我们内心的清净安详与安宁。忽然抓住了牛的鼻孔,见到了自己的心牛,这时候的快乐是无法描写的,所以是“森森头角画难成”。这个时候的心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说,见到了心的那一刻,就好比在岸上呆了很久很久的青蛙,忽然找到一汪清水,扑通一下,跳到水里去了。青蛙在水里游哇游哇,它那种快活,它那种惬意,它那种自在,只有青蛙自己知道,我们人很难去体会,只觉得它游得挺快乐。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人真正是开悟了,见到此心了,那种受用是不共的,不能够与他人分享。外人只能够分享他外在的喜悦,不能分享他内心的安详自在。我们修行的人,有时候会有短暂的宁静,那种宁静也是不共的。外在的财富会丢失,会被人借出去不还,会被人骗走,我们内心的财富,开悟的受用,任何人都抢不走,骗不去。所以内心的财富重于外在的财富,内在的财富一旦拥有了,永远不会丢失。
四、得牛第四个阶段是“得牛”。得到了。得到了这个牛,你才可以去调伏它,训练它。虽得心牛,犹存烦恼习气,如果不加以调伏,不很好地修炼,它还是有反复的可能。个别的禅人由于开悟以后没有做保任的功夫,也有反复的现象。禅宗的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所以开悟以后的保任功夫非常重要。顿见真理,渐除习气。顿见真理就是开悟,渐除习气就是保任功夫。颂曰: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渠”就是“它”,就是心。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条心牛,但是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很重,还要经常打磨修炼,蠲除习气,修集福慧资粮,忏除往昔的罪业,才能保持已经获得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功夫有时会走失,心牛会有跑掉的时候。跑到什么地方呢?跑到我慢的高原之上,跑到情欲的烟云深处。不过,因为我们已经得到它,暂时走失不要紧。因为我们的功夫有基础了,觉照会时时提起,即使暂时走失,只要提起觉照,就不像完全没有见到心牛的纯无明的阶段。所以得到了牛,不是万事大吉,功夫还在后头。见道以后,必须进入到修道的阶段。见道容易修道难,修道不到位,或者用力不够,有反复。我们看到一些很用功的老参,一说起来见地很好,但是一碰到具体问题,无明火很大。那无明火大的时候是什么昵?是觉照不到的地方。也有的修行很好、见地很好的人,情欲这一关透不过,又走回头路。
五、牧牛调摄此心的第五个阶段是“牧牛”,精心地牧养这条心牛。这幅图画,是一个人拿着牛绳,仔细盯着牛。不让这条牛犯一点苗稼,要让它吃“本分草料”。所谓“本分草料”,就是一切都按规矩来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时候的境界就是: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为什么要把鞭索拿得紧紧的不放松呢?就是怕这个心牛又犯他人苗稼,再次走入尘埃。“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牛牧得纯熟了,不用鞭索牛也会很听话地跟着人走,这就是用功纯熟了,到了“无功用行”的阶段。从有心用到无心用,从有意识地去调此心,调到纯熟的时候,调而不调,不调而调。到这步田地,那就是从生活禅进入到禅生活,时时都在道中,“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六、骑牛归家第六个阶段叫“骑牛归家”。功夫又进一步,不要睁着眼睛去拽着牛的鼻子,可以倒骑牛背上,一路把家还。比喻脱离了情识妄想,骑上本具之心牛,归还自己本来之家乡,归还自己本有的极乐世界、庄严国土。在这个时候,污浊的五浊恶世已经彻底转化了,转化成为清净庄严没有烦恼没有战争的世界。我们内心的战争是什么呢?自己和自己打仗。正念和邪念在战,清净与污染在战,戒定慧与贪嗔痴在战。有一尊佛叫斗战胜佛,能够战胜自己的情欲就能成佛。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到这个时候,所做的一切都合规合矩。到这个时候,山是青的,水是绿的,花是好的,月是圆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因为心清净所以世界清净,国土清净。心清净所以一切都清净。以佛眼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与佛无二无别。以众生的眼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和自己是对立的。以佛眼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与佛同体。这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我们不妨自己来观察,来反省。我们心一烦的时候,看着家里的一切都好像不顺眼,看着每个人都好像对自己有意见。当我们心里清净、喜悦的时候,看到花都那么好,看到孩子都那么乖,看到窗明几净,一切都好。这就是心主宰一切。心好则景好,心不好则一切都不好。我们心里有烦恼经常讲的一句话:“我烦死了!”心里烦的时候,即使是亲朋好友去找他问一件事、说一句话,他回敬的是什么呢?“你过去,我烦死了!”有一些烦,或者是说所有的烦,都是自己找的。有哪一件事值得我们烦呢?一件也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烦来烦去,除了烦你自己以外,对他人,对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影响。你烦的时候,看到那盆花不好看,实际上那盆花还是那个样。你不烦的时候,看到那盆花特别地漂亮,实际上那盆花也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心态改变了而已。我们自己烦还不要紧,往往又把烦强加给别人,带累他人也烦恼。所以庸人自扰,还连累他人。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反观此心,要让自己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境界之中,生活在鸟鸣花笑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自己的心地充满祥和,充满歌声,充满笑语,充满智慧和慈悲,内心的烦恼自自然然就会逐步淡化。
那个美妙的地方,那个有花香、有鸟鸣、有莺歌、有燕舞的地方,就是自心的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家。所以我们要赶快回到家里,不要在外边飘流。
七、忘牛存人 回到家以后怎么办呢?回到家了就不要再时时刻刻想到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的家。那还是一种执著,还是一种障碍。所以到了第七个阶段,就要“忘牛存人”,把所看的所管的这个心放下,让自己的智慧独照。“智慧独照”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你没有需要管的对象了,那个时候就是一大光明藏,没有一物。好像十五的月亮到了中夜,明月当头,万籁俱寂,一切境界都在月光当中消融了,那就叫“忘牛存人”。只有智,没有境。只有能照之智,没有所照之境。这就比喻如果能回到本觉无为之家乡,就无须再加修炼,无事安闲,成为一个无事道人。
不过这个阶段是暂时的。《维摩经》讲这是叫“无为”,有的经典上叫它“现法涅槃”。菩萨的境界到这个阶段应该怎么样呢?要“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从体起用,你才能够广度众生。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只是小乘的无余涅槃。如果在这个地方不停留,就证到大乘的无住涅槃。这个时候的境界是: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回到家里了,回到宝所了,回到涅槃山了,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人也闲,可以好好地睡一觉,红日已上三竿,还在做梦,因为是一个无事道人了。无事道人,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一切的方法不要了。鞭子不要,绳子不要。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堆杂物的库房里边,所以叫“鞭绳空顿草堂间”。小乘的人修到这个地方止步了,再也不朝前走了。你看,“红日三竿犹作梦”,多快乐啊!当然这不过是形容,倒不是说小乘证得了无余涅槃,他还在做梦。他没有梦了。只是用世间人无忧无虑的睡觉的那种情况来比喻无余涅槃的境界。
八、人牛俱忘 忘牛存人未为究竟,还要进一步。到了第八个阶段,就是“人牛俱忘”,法也空来人也空。比喻凡情脱落,圣解不存,生佛俱空。这个时候的一张画是一个大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空无一物,人也空,牛也空,我执、法执都破尽。这是从小乘的无余涅槃进入到大乘的无住涅槃中间,有这么一个休息站。所以这首颂说: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到这个地方,才能与从上佛祖同一鼻孔出气。到这个地方,就像红炉上不容片雪。有雪花飞到红炉上,当下就融化了。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智慧就像红炉的火焰一样,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你看红炉的火,遇到什么烧什么,那就是大智慧,一切都消融干净。到这个时候才算是大事已毕。
九、返本还源 第九个阶段叫做“返本还源”。以一幅水绿山青、不留一尘一埃的图画,来比拟真心本来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是诸法实相。返本还源,彻底地归家稳坐。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用禅宗的三种境界来说,到这个时候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饥来吃饭困来眠,返本还源,一切现成,无法可说,无事可做。但是不是就到此停止了呢?如果到此停止了,也还是一个自了汉,没什么了不起。如果都修到这个地方再不往前走,只能说他虚消了信施的供养,不起作用,只图个人快活了。
十、入廛垂手 最后一个阶段叫“入廛垂手”。你还得要倒驾慈航,回到苦难的世界,来做苦难众生的慈航。“廛”是什么呢?“市廛”就是卖东西的十字街头,到十字街头来教化众生,那就叫“入廛垂手”。“入廛”就是到十字街头,“垂手”就是来教化众生。太虚大师有一副对联:“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阿弥陀佛的手只垂了一只下来,另一只手托了莲花台。大师希望阿弥陀佛那一只手也垂下来,两只手都放下来,那可以多接引一些众生。济度众生而垂慈悲之手,人市井之尘境,比喻我们修行不偏于向上,更能向下来做利他的事业。到这个时候,才可以说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事业。我们平常也唱这个高调,也说我们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事业,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不是以出世的精神,也做不好入世的事业。因为有贪、有嗔、有痴,不是平等地做,有偏颇。这时的境界应该是: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这一幅画,画的是肚子大大的布袋和尚,袒胸露腹来到人间,灰头土面,但是又笑口常开。在这个时候,也用不着什么神仙的秘诀,枯木就会开花,火里会生莲。枯木开花、火里生莲都是比喻。枯木开花,就是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到;火里生莲,什么困难的地方他也能去,代众生受苦。垂手就是济度众生,接引众生,教化众生,令众生得解脱。调心最后的目的是这个,是要把此心调伏得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贪心、没有痴心,最后全心全意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做牛做马。
讲到这里,我想起赵州和尚的一个公案。有学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说:“赵州桥!”学人进一步问:“如何是赵州桥啊?”赵州和尚说:“度驴度马!”那就是入廛垂手的精神,那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精神是什么呢?菩萨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桥梁的精神!
——本文节选自净慧老和尚 《生活禅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