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该努力而是不该滋长贪念

2018年03月21日 10:44  昌列寺  收藏本文     
不是不该努力,而是不应该滋长贪念不是不该努力,而是不应该滋长贪念

  文/嘎玛仁波切

  佛经中告诉我们,众生的本性可以调伏,但要改变众生的习性就不是件易事了。佛陀时代,有一次胜军王请驯兽师调伏一只大象。大象被调伏之后,象夫将大象送给胜军王。

  国王以黄金珍宝装饰大象,并骑着它去游街。走到半路,这只大象突然发狂,到处冲撞乱跑,连军队都无法制伏。后来国王捉住了一根树枝,才没有被大象摔死,得以保住性命。

  胜军王回到宫殿后非常生气,责怪象夫没有尽责,并想把象夫杀掉。这时象夫无奈地回答道:“我真的已经调伏它了。请国王您先不要杀我,先看看我到底有没有调伏它的身体!”

  于是,他拿起一把烧得炽热通红的铁条,丢到大象前面,并让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没想到大象竟然依照象夫的指示,将铁条卷了起来。

  国王看到这个情形,觉得不可思议,就问象夫:“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都快被热铁烫坏了,还是不敢将铁条放下,但却在没任何压迫的情况下发狂呢?”象

  夫回答说:“大王,我只能调伏大象的身体,而无法调伏它的心啊。当它的心生起贪念,为了寻找母象就发狂了。现在,它的欲望获得了满足,所以被我调伏了身体,就可以做到这样的事。”

  从发狂的大象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要真正调伏一个人的心,转换一个人的习气,必须以真正的慈悲,才有办法调伏。如果只是打骂或对其肉体进行惩罚,只能调伏他的身体,调伏不了他的心。

  在心灵上,无论善恶的种子,一定会有成熟的时候。所以要先将自己心灵上不好的杂念去除。如果一个人的贪念过于炽盛,会为了自身的满足而竭尽心力想拥有一切,不知停歇。

  当贪念无止境的扩展,就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因为不可能一切都圆满如愿,包括外在物质的拥有与内在心灵的需求。而外在物质的拥有,永远不如精神上的满足更有意义。

  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好坏的差别,但是精神上的意念更容易满足。如果精神上无法知足,对外在的物质需求则永远不会满足。

  凡夫俗子的欲无止境,就像一个人已经拥有了房子,还会想拥有更大的房子。拥有更大房子,就想当个官,将整个村子视为己有。拥有一个村后,便想当个县长拥有一个县市,最后还想做总统。甚至还可能幻想如果全世界属于自己一个人,并受自己支配,那该多好。有这种心态的人,基本上他的欲求是无止境的。

  无止境追求的心态,在佛教上可以区分为“精进”和“贪念”两种。如果为了让自己得到满足而去努力,虽然看似无可厚非。但若不去用心观察,这种“努力”就会导致得不到满足而痛苦,这时候的“努力”已经转变成“贪念”。因此,并不是不该努力,而是不应该滋长贪念。

  现在很多人经常感到烦恼和痛苦,口诛笔伐批判这个讨伐那个。时常唉声叹气,让自己被负面情绪笼罩。这时就要检视自己,贪念是不是太多了,杂念是不是太多了,看外在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太执着于“我”的感受了……

  如果人们在精神上不易满足,会因为这种“不满足”的强烈欲望,让人生的过程不会太顺利,就连往生的过程也不会很顺利。因为太多执着,太在乎今生的一切。不管是和你有关的,还是和你无关的,杂念太多,观察自己的时候太少了。

  有些老人,在面临自己将往生的时候,总是想着家人。惦记着小孩怎么没来,挂心小孩还没有买房子,尚未成家立业等等,对自己的往生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为精神上过于贪恋,会引发瞋恨心、嫉妒心、傲慢心、怀疑心等等。比如,当欲望达成时,短时内会很快乐,还会对得不到这一切的人,产生强烈的傲慢心。当希望落空时,就会对拥有这一切的人产生嫉妒心,并怀疑对方的拥有是通过不良善的方式获得等等,这种嫉妒心也是无止境的。

  所以我们常说贪、瞋、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等都会带来痛苦,应该舍弃。要将自己的心拉回原点,让我们的心充满原始的善良纯洁。心满足了,身体才会感到满足。知足了,才能常乐啊!

文章关键词: 贪念 负面情绪 精进 昌列寺 嘎玛仁波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