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牛 大象佛学图书馆
佛法的修行次第,各种经论都有相应的教示,按理说应该受到关注。各种复杂的历史、社会环境等等原因,似乎很多人喜欢“顿教”或者“顿悟”,当然这是对根机相对“利”的修行者而言。如果根机不利,或者按常规性而言,还是老实些,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的修学比较妥当,特别是初学者。对于修行次第,以下引《瑜伽师地论》一段,可提供参考:
《瑜伽师地論》卷92:“又诸苾芻守护诸根,有惭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恶行,修习妙行。修妙行故,无有变悔。无变悔故,发生欢喜,此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见如实。见如实故,明及解脫皆悉圓滿。当知是名修行次第。”
以下略为解释:
自最初的“守护诸根”(主要指“根律仪”,防护六根之意)之后,这里应该要特别关注的是“惭”和“愧”二字。经论中常常将“惭愧”用来比较人类有别于畜生,反过来说,假如人类没有“惭愧”之心,那与畜生无异。(注: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做一些不好的行为,有一种懊悔之心,正因常怀惭念而能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有“惭”和“愧”之后,就会“恥於恶行,修习妙行”。所谓“妙行”,也就是“善行”,比如“戒律”的行持等等。凡夫习惯于“恶行”,导致恶性循环,自己受苦,也让别人乃至整个社会一起受苦。比如一些公共场所,有些人就能在广众之下吐啖、大声喧哗等等,最难忍的是公共厕所,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没有“羞耻心”,不“恥於”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常行善事(妙行),不做亏心事,这种人生可谓是“无悔”的人生,常常伴随自己的也会是一种“心安”状态。进而,就会常生“欢喜”心,就是常说的“法喜充满”。那么,我们的心也变得很安定(正定),由此产生“能见如实”(智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教室上课,如果教室环境很好,班上的同学也很和谐,法师讲课也很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也适合自己所学,那么,我们自然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来学,这时就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坐在下面时,心会很“安定”,很投入。我常常会有这种感受,如果我喜欢听的课,坐那里半天不起来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内心会有一种很安定的感觉,这就是产生“禅定”的前提。
经论中为什么常常会说“由戒生定”?因为如果持戒(妙行),就会很安乐,既使有犯戒的行为,佛陀也开许忏悔,“忏悔者得安乐”,不像有些人认为持戒、犯戒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如此,在安乐的基础上,是很容易产生“禅定”的。如果一个人常在懊悔中,常在不安中,那是不太容易进入“禅定”。所以戒行,是开始修学的关键,当然首先要有“惭愧”二法的前提下,才会有动力改变自己,也才会真正认识到修行佛法的重要性。
如果试着归纳以上的修行次第,可以总结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佛教最为基本的修行内容,只是古来大德在侧重点上的不同,而有不同形态的演变。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三无漏学的关系,就像我们拿着油灯在走夜路,戒,像是保护灯而不被吹灭的灯笼;定,保持灯的稳定性;如此,才能看清前方的路(智慧)。(来源:大象佛学图书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