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菩提比丘
翻译/智悲佛网
犹如鸟儿飞翔凭借双翼,佛法的修持亦系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此二者的均衡发展有助于防止修持出现偏离,确保修持的持续进展。这两种心态即出离心和慈悲心。作为出离之法,佛法指出解脱之道是一种个人修持,它着重于逐步控制并最终驾驭痛苦的根源——欲望。作为慈悲之教,佛法敦促我们避免伤害有情,利益众生,帮助完成佛陀大愿,引导普罗大众到达无死解脱的涅槃。
分开来看,出离心和慈悲心逻辑相悖,有时似乎指向相反的修道。出离心驱策我等离群索居、自净其意;而慈悲心则鼓励我等亲近他人、普利众生。尽管有不同之处,出离心和慈悲心在整个修道中却能互相砥砺、彼此促进。在这一点上,佛教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和最终的解脱智慧都有所体现。将出离心和慈悲心二者综合并平衡地融会在一起的典范,是彻悟实相的佛陀。他既是彻底出离的化身,又是无上慈悲的化身。
出离心和慈悲心皆源于对痛苦的感受。出离心是我们对自身痛苦的反应,慈悲心则是我们观察到他人痛苦时的反应。这种自然反应只是更高情操的引子,绝非出离心和慈悲心本身。如理如法地修持出离心和慈悲心是维持修道始终如一的保证。这需要持续的内省,把最初的感想转化为花繁叶茂的灵性美德。
练习内省需要在四圣谛的框架内进行,四圣谛为出离心和慈悲心提供了共同的理论基础。出离心源于人们逃离苦难和疼痛的自然冲动。然而,在个人感到危险的情境下产生的这种本能,如果不经内省,第一反应肯定是惊惧和逃离。一旦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存在本身的根本危机——世界本来就可怕、虚伪、不可靠,我们出于无明和欲望而束缚于其中。因此,出离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渴望精神自由,以及认识到远离滋生恶习的外在环境,有助于完成自我净化的心灵目标。
慈悲心是对他人油然而生的同情。但作为灵性美德,慈悲心并非一种情绪化的情感流露,更不是要求人们在盲目的利他的行为中迷失自己。尽管慈悲心包括共情,通常也体现在行动上,但只有在智慧的主导和超然的态度下,它才会完全成熟。通过智慧,我们的视线得以越过偶然暂时的艰难险阻,看到在因缘所生的环境中隐藏的深层次痛苦。通过对四谛全面深入的理解,我们获得智慧,因而观察到有情众生陷入林林种种、程度各异的痛苦,认识到这些痛苦的微妙因缘,并知晓永久解脱之道。所以,自发的同情心与成熟的慈悲心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只有后者值得依赖,它是利益众生最有效的行动指南。虽然慈悲心摄持下的明智举动常常包括行为或言语,但在某些时候,我们也有必要回归独处和静默,作为自他长远利益的助缘。
在追随佛法的过程中,要根据个人情志和环境状况,从这两个同等重要的美德中选取一个重点修持。不过,为了成功修道,出家人和在家人都需要足够重视出离心与慈悲心,并对某方面的不足做弥补。我们慢慢会发现,尽管出离心与慈悲心侧重点不同,最终的修持效果却相辅相成。慈悲心为更高层次的出离提供动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自身的贪婪和执著让我们自身变成他人的威胁。而出离心则让我们趋向更为深广的慈悲,因为对贪欲的出离使我们摈弃了自我的狭隘,代之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无限的悲悯。出离心和慈悲心看似矛盾却又彼此成就,二者结合起来能保证佛教修行的健康和平衡,也确保最终修行成果的完整。
作者介绍:
菩提比丘是一位美国僧人,1944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66年获得布鲁克林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二十多岁时,他即被佛教吸引,完成学业后前往斯里兰卡,1972年于斯里兰卡近代顶尖学者阿难陀•慈氏长老尊前得受沙弥戒,次年得受比丘戒。1984年,菩提比丘受命成为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编辑,1988年升为会长。他兼作者、译者,编辑于一身,完成了如《巴利经藏•中部》(1995,与髻智比丘合译)、《巴利经藏新译•相应部》(2000)、《佛陀之言:巴利经文汇编》(2005)等很多重要出版物。2000年5月,菩提比丘在联合国官方首次庆祝卫塞节(纪念佛陀诞生、证悟和涅槃的节日)的活动上做了主题演讲。他2002年回到美国,现居庄严寺,并于该寺和菩提寺传法,目前为美国印顺导师基金会主席。由于菩提比丘在翻译佛教经典(将巴利文译成英文)著作上的成就,也被许多佛教信徒尊称为“西方的玄奘法师”。
原文发布日期:2010.06.05智悲翻译中心 译竟于2018.01.11 翻译:圆丰、圆世一校:根让巴丹二校:彭措拉姆终审:安安
注:所有文字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犯您的著作权等事宜,请即刻联系zhibeiweb@126.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内容来源:智悲佛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