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
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肖。是名为药佛所说。
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
一资色,谓资益身躯。颜容丰盛。故云资色。二增力,谓补益尪羸。增长气力。故云增力。三益寿,谓补养元气。寿算增益。故云益寿。四安乐,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五辩说,谓滋润喉吻。论议无碍。故云辩说。六除风,谓调和通利。风气消除。故云除风。七消宿食,谓温暖脾胃。宿食消化。故云消宿食。八辞清,谓气无凝滞。辞辩清扬。故云辞清。九除饥,谓适充口腹。饥馁顿除。故云除饥。十消渴,谓喉吻沾润。渴想随消。故云消渴。
翻译为白话即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