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月色松声总是闻

2018年04月23日 11:06  新浪佛学 微博 收藏本文     
禅诗:月色松声总是闻禅诗:月色松声总是闻

  月色松声

  明·憨山德清

  月色松声总是闻,

  禅心妄想圣凡分。

  消归一念无生处,

  此意如何把似君。

  著者小传:

  憨山徳清(1546-1623)。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安徽全椒人,12岁投南京报恩寺学经教,通内外黄老之学,19岁受具足戒。一生弘扬佛法、重修祖庭、选僧受戒、立仪学、养沙弥、设立库司清规、大振祖风。后人立塔于南华天子岗,世称憨山大师,思想融合禅与华严,倡导禅净无别、三教归一说。学识之渊博,著作之丰,亦非常人能及,著有《华严纲要八十卷》、《楞严通义十卷》等,另有门人将其著作汇编《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二十卷》。诗文造诣甚高,圆寂后在曹溪留下全身舍利,供人瞻仰。

  赏析:

  本诗高妙,截断意路。“月色松声总是闻“,明色融融,松涛阵阵,而彼此色相辉映,令人浑然忘我!凡人看到明月是明月,听到松声是松声,禅者却月色松声俱见,月色松声俱闻。何也?此之闻性遍一切处,眼性、鼻性、舌性、身性、意性亦是如此。《楞严经》云:根、尘、识、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性真圆融,无生无灭。故观世音大士能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即是此理。“禅心妄想圣凡分”,”禅心”指依禅定所得之本来清净心。圣者远离思虑分别,入寂定禅心;而且夫妄想执着,妄见空花生灭,由此圣凡分野,净秽朗现。“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所有的凡情圣解都已经消散无余,法本无生,今亦无灭,生灭灭矣,寂灭为乐。此中真意如何把握?“雨打葡萄棚落地,风吹杨柳絮上天。”

文章关键词: 禅诗 圣凡 禅心 憨山徳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