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修行平息不善的心理

2018年03月21日 09:32  菩提书院  收藏本文     
用修行平息不善的心理用修行平息不善的心理

  文/徐韵芸

  “我们除了生存以外,基本都是在为这三种感觉活着”。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内心挺震撼的。经过仔细思考,我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好像真的都是为了满足这三种感觉: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

  以前我特别喜欢奢侈品,比如包包啊手表啊,我觉得带一个好几万的表,或者背一个LV的包,特别有面子,觉得别人会认为我有钱,档次很高。其实就是那种优越感、想要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凡夫心理在作怪。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些都是我自己附加上去的妄想。首先,一个包一个表就能代表“我”的全部吗?其次,我就算真的这么穿金戴银地出去见人,对方真的会按照我的想法和我所设定的那样认可我、羡慕我、认为我很能干吗?我无法了知、掌控别人的想法。甚至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很好地控制,因为情绪和想法是会不断变化的,是无常的,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我把自己的心狭隘地粘著在某一个点上,势必苦恼。

  同时我的收入也并不能够支撑三天两头地去消费奢侈品,所以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得到的欲望和不能常常得到的苦恼。当我有了钱去买包、买表的时候,内心的这种需求被暂时缓解,但虚荣心和优越感得到满足后,只会产生短暂的快乐。很快,就会觉得这个款式老了、旧了、破了,便想去追求下一个更新更美更贵的物品,然后这种贪婪、渴求的欲望就又生起来。所以,心念的轮回其实就在当下啊。

  再比如工作,看到比我晚来一年的同事薪资待遇慢慢都提到和我一样的水平了,内心的那种重要感就受挫了,本以为自己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结果有人跟我地位一样了,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不舒服。总想着她能够出点岔子,被老板批评批评,好像就能显得我更重要、更厉害,工作水平更高。如今仔细去观察自己的心念,其实非常有意思,会看到自己的内心非常狭隘和混乱。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所转动,但别人的工作状态、薪资待遇和我又有多大关系呢?正因为总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才会感到我的重要感、主宰欲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受挫了。因为外在因缘的变化,令我无法恒常地维持自己内心的这种优越感,进而才会产生嫉妒心。自己犯错是可以原谅的,而别人都没有我努力、没有我用心,结果心就变得越来越狭隘,烦恼也就越来越重。

  直到修习佛法,听到导师常开示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令我受益匪浅。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同样在工作中,我试着去发现同事身上的闪光点,我也看到自己很多做得不到位、不够细致的地方。其实在同样的环境下,当自己的观念转变了,心量自然就打开了。当关注点不再是自己那个狭隘的世界,而是换位思考去关心别人时,烦恼、对立自然就会减少。现在我很高兴老板能招到像我同事这样做事细致认真的员工,同时也非常感恩老板能够包容我的种种差错。

  我现在明白了无常才是世界的真相,我没有办法主宰所有因缘的变化,去恒常不变地保持现有的一切。那就应该以平常心去接纳各种顺缘或逆缘。在没有修学佛法前,我总是活在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误观念中。如今,是佛法给了我智慧,让我不断地从追逐这三种感觉的辛苦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变得自在洒脱。

  感恩三宝,感恩大家!

文章关键词: 优越感 佛法 心理 因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