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善知识收获更丰富

2017年09月20日 08:14  菩提书院  收藏本文     
亲近善知识,收获更丰富亲近善知识,收获更丰富

  文/道时

  秋雨茱萸寺,幽幽桂花香。

  导师大悲愿,住世撒清凉。

  茱萸寺是药师佛道场,坐落在徐州市大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清末民国战乱纷生,寺院毁损,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仅见门楼和千年银杏一棵,余则没入荒草之中,2009年方得重建。茱萸寺现任住持慧衡法师初入佛门的启蒙老师是创办三级修学的济群法师。

  桂花飘香,天降甘露,雨中的茱萸寺掩映在一片烟雨蒙蒙中,雄浑而又朦胧。值9月10日教师节这个殊胜的日子,在茱萸寺常住与徐州信众的礼请下,导师法驾茱萸寺为众开示。导师在开示中讲到,他看到茱萸寺道场如此庄严清净很高兴,看到徐州领导这么重视佛教,连声称赞“希有难得”。导师天南海北地奔忙弘法,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道场。我能理解导师那种不著世间的超脱情怀,但一句“希有难得”让我体会出了导师这么多年弘法的种种艰辛和不易!

  以前大家都说导师慈悲,弘法利世,我却没有很深的体会,而现在,我体会出了这句话的内涵:导师作为汉传佛教的长老之一,他完全可以在五老峰看看书,喝喝茶,指导指导学生的学习,坐看云起,多么安逸!可他没有那样做。他要是没有济世的悲心,怎会不顾辛劳忘我弘法;他要是没有宽广的慈心,怎会创立三级修学两套模式!若非如此,我不知还要在苦海里轮回多久。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导师,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这次去茱萸寺拜见导师,我其实是带着问题去的。修学半年了,感觉佛法知识知道了不少,缘起性空、因缘因果,说起来头头是道,内心却觉得越来越用不起来,佛法在心里的作用好像越来越小了。进班时的热情逐渐减退,佛法又没有在心里产生力量,这中间的空档期我靠毅力在修学,学得很辛苦,法不入心。就像导师说的那样,“在如此浮躁的环境中,我们靠什么来坚守道心,靠什么来抵挡诱惑?仅仅靠意志是不够的。这只能作为修行之初的第一推动力,是难以持久的。”我觉得自己的修学出现了问题,遇到了瓶颈。带着这些问题,我来拜见导师,希望能在导师的加持和开示下找到答案。

  导师在开示中有这么一段话,“有的人学着学着就没有力量了,道理好像都懂,就是用不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知道的佛法道理再多,可是一回到现实遇到问题时,你还是用世俗的经验去处理,自己还烦烦恼恼的,要死要活的(笑),怎么能用得起来呢?”我现在把导师的这段话写出来,大家看着可能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貌似我以前也听到过类似的话,也就听听,觉得自己用得很好。可是我在茱萸寺的讲堂里亲耳听到导师这么说时就大不一样了。

  我感觉导师像是专门在为我说法,那种法音穿透心灵的感觉很奇妙,每一字都烙在了我心里,让我的心臣服了下来。老老实实地检查自己,我承认自己就是因为用世俗经验在处理事情。我明白,答案其实自己是知道的,只是我世俗的心不让我去承认。凡夫心真是变化多端。能让眼前的影幕越演越精彩,看着看着,我就入了戏。惊醒!忏悔!法不外求,是导师的加持力和摄受力让我惊醒,让我勇敢地面对自己!

  问题的答案找到了,那么法义闻思三遍又有什么用?生活总是让心愉快地滑入世俗的频道,法怎能入心?怎么办呢?听过导师的开示后,我觉得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勤思维。我们的心不在轮回道就在解脱道,我们对每件事情的处理,在世俗频道打开之前就抢先用佛法的频道去思维,不给凡夫心可乘之机。这样虽然用得不自然,还有点强迫,但总比让凡夫心抢占高地强。再说,经常用也就自然了。

  其次是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的加持力和摄受力可以让我们的心安住,能帮助我们战胜不良习气。没有善知识在身边的时候,可以多亲近修学精进的师兄,感受师兄们的精进,这样能相互加持增上,对安住修学很有帮助!只要有机会,我就应亲近导师,因为导师加持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每拜见一次,自己就会成长一大截。那些束缚住我的牵牵绊绊,在他老人家的三言两语间灰飞烟灭了。《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皈依后应行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亲近善知识是第一位的,不是善知识需要我们去亲近,而是我们需要亲近善知识!

  茱萸寺一行,对我来说有种取回真经的喜悦!自己修学上的困惑找到了答案,笼罩在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9月10日是教师节,在礼敬天下老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感恩导师!敬祝导师法体安康,顶礼导师!

文章关键词: 善知识 弘法 闻思法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