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真正的外在在里面

2018年01月09日 15:30  新浪佛学  收藏本文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

  文/明贤法师

  证悟的路径古今相通,同样的话,古人用古人的方式说,今人用今人的方式说。

  今云: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大智度论》云:

  内相如外,外相如内,

  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

  因缘合故,其实空故,一切法相常清净故,

  如、真际、法性相故,

  不二入故,虽无二亦不一。

  如是观诸法,心信不转,是名法忍。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

  节选自《佛教世界观》

  心和外境的关系,唯识宗把它理解为有主有次,而佛教中观一系的学人则认为心和外境是同时生起的。所谓没有离开心的外境,也没有离开外境的心。外境多数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的范畴,是属于深层心理投影在外面所产生的现象。而通常所说的“心”多数以烦恼为结构,所以我们现在虽然认为有“我”,但是这个“我”是很粗大的,而更微细的“我”是深层的心理,感觉不到。

  所以我们的心事实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心的状态,另一部分是实有的外境。不要认为实有的外境和我们没关系,它就是我们心的一部分。中观把外境判摄为微细的所知障,把内心判摄为粗大的烦恼障为主,即浅层次的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属于烦恼的范畴,深层次心理表现出来的属于外境的所见——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这种对心的不同层次的平行认识,在心物关系上就是观待。禅宗的偈语非常到位地表述了这种关系: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所谓观待,即互相对待产生。而外境是更细的习气,那是已经造就过的比较坚固的心。

  因此佛教的修行人在实际的观修中,不仅重视浅层次烦恼的清理,也从不忽视对外境的调和。比如有众生在受苦,我们深层的心理就会产生内在的一种震撼、波动,如果对此不予理睬,甚至还要追求和标榜所谓的“淡定”,那就已经违背深层心理的这种需要了。因此大乘佛教所强调的度化众生,正是对我们心的深度观照的需要。

  观待地来看待心和外境,来解决“我”和世界的问题,这样一种双轨的智慧给了我们理解大乘佛法一个深刻的角度。大乘佛法是否仅仅是六度万行?菩萨行是否只是外在的行善做好事?大乘的修行是否没有针对烦恼的实际修行?都不对。比如六度中的布施,不仅只是让布施者内心得到一个欢喜,也并非只是让受施者得到一些好处,事实上它对我们深层的心理是一种极大的调和。众生逐渐清净,外境逐渐清净,说明我们的内心也同时得到了清净。

  《维摩诘经》里说“不二”,“不二”这个词用得实在妙。所谓的深层、浅层,不是两个,而是在完整的心理结构下树立起来的。像一个金字塔,有在下面的,也有在上面的,上面必须依靠着下面才能够建立起来,下面也正是因为有了上面才能让人了解。所以在这里浅层和深层完全是不二的。如果认为众生的好坏、生死跟我们毫无关系,这就会违背深层心理的一些自然反应,我们心里也终将得不到平稳。

  谈“唯心最主要”,是因为人们太过重视物质,要纠正这种偏举,便要反过来强调心。而站在观待的立场上,心和物、身和心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它们并不是决然独立的两个事物。随着新时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物质的发展得到了惊人的成就。但科学多半基于物质层面的研究得到成果,却忽略了心灵问题,这使得一些研究对社会的平衡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心和物质的问题要同时进行解决。对此,佛法是有很大功劳的,因为佛法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可以解脱人们内心烦恼和解决物质问题的完整严谨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各个方面的不断调节,不停地适应并解决着人们的困难和烦恼。

文章关键词: 明贤法师 佛法 修行 禅宗 学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