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仁寿栖霞寺舍利塔

2017年04月26日 15:00  中国佛教协会  收藏本文     
隋建仁寿栖霞寺舍利塔隋建仁寿栖霞寺舍利塔

  一、时代背景

  中国佛教进展时期中的最末一个封建王朝是隋代。考隋自承北周之后,于开皇七年(587)灭后梁,九年(589)灭陈,将国内南北朝纷乱的局面复归一统;当隋兵南下进占陈的首都建康城时,所有佛寺却强半遭受到了破坏,因此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徒为后世诗人形之笔墨的凭吊而已。总计隋在开皇九年统一南北,至义宁元年亡(589-617),其时间仅有二十九年。可是当其灭陈而统一了海内,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营建大兴城之后,国势日强,因此文化也得到了大大的进展。而隋之艺术是继承前代遗风的,所以本时代的佛寺及塔也依旧是模仿了西域传来的印度风格,和南北朝时代有同样的隆盛,但终因年代过促,没有能现出一个较显着的轮廓。故当时的佛教建筑,不过仅仅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个余波,同时也可说是对于后来的唐代,尽了一个移渡的责任罢了。

  我国佛教在北朝时代,曾经受到过二次大灾难。第一次在后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诏尽诛长安沙门,焚烧寺院经像,佛史称为“魏武之厄”。第二次在北周宇文邕(武帝)亦行灭法,下敕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二百余万,并令还俗,时在建德三年(574),并北齐时(577),又毁齐境内佛寺经像,驱僧尼还俗者三百余万。佛史称为“周武之厄”。自此以后,佛教之势,在社会上骤见衰退。及至隋统一中国以后,佛教始行复兴,得到了一次极大的进展,盖隋的执政者杨坚(文帝)是个对佛教有兴趣的人。据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称:“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职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云云,由此可见当日社会,无论皇室与民家,其崇佛风气之盛,可谓空前。

  在这样崇佛风气盛行之下,表示在具体行动方面,即关于佛教建筑事业上,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相当成绩的。惜寺塔建筑之纯为木构的,今日隋代实物已经不存,而砖石所造亦极为稀少,有之仅可在诸石窟雕作上面如敦煌、云冈、龙门、响堂山等处得见其大概形制。惟砖塔一项,以位于浙江天台县的天台山国清寺塔一处为最早,塔六角九层,高约二十三丈。寺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为当时著名的大伽蓝,塔即立在寺前。但现存的塔,从它的形制各方面来观察,当非隋时所建。又此塔中心有六角形之塔室,各层斗栱、塔檐、栏杆等原为木造,但早已毁去,现仅存有木材嵌插的痕迹,遗留壁面,塔上每层皆辟有佛龛,原来石刻佛像雕工极精(今已移置在国清寺的东殿内),综观此塔整个姿态,颇呈高崄之状。

  隋代佛教建筑遗构虽然不多,有二件事,我们应该重视,一为舍利塔的营建,一为石经堂的开凿。原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代,仅有经典和画像,自晋以后,造像的风气,才开始盛行起来,其中如甘肃敦煌、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处的石窟寺,都是比较著名的杰出代表作。至于造塔一项,虽隋代以前未尝没有,但多数是木塔,如佛教传入中国,自汉末丹阳人笮融在徐州、广陵间大起浮屠寺、北魏胡太后在洛阳建造永宁寺塔诸例均是。自隋以后始有石塔,一到唐代则石经、经幢又代塔而起,这种情况,大约是与当时代的译经有关,因为木塔不便刻经,为了永垂万年计,所以将塔改成石制的幢式建筑物了。

  舍利塔梵名是Sarira-stupa,为我国寺塔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种。因为建塔的目的是为了安置佛舍利,故以舍利塔称之[附注1]。据释氏要览注:“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球,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但是到了后来,舍利不一定专指佛的灵骨,凡一切佛的发、爪、齿牙,甚至佛经、佛像等埋置塔内的这所有的塔,也一并称做舍利塔了。

  虽隋代立国甚短,但它乃不失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时期,因为以后唐代的佛教建筑能够得到光大成功的境界,它所受到隋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杨坚(文帝)的三次造塔运动

  中国的兴建舍利塔,始于隋代杨坚(文帝),它的起因,据广弘明集卷十七,载有王劭所作的一篇舍利感应记称:

  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出舍利一裹曰:“檀越好心,故留与供养”。沙门既去,求之不知所在。其后皇帝与沙门昙迁各置舍利于掌而数之,或少或多,并不能定。昙迁曰:“曾闻婆罗门说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于是始作七宝箱以置之。神尼智仙言曰:“佛法将灭,一切神明今已西去,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一切神明还来”。其后周氏果灭佛法(按即北周建德三年一次的武帝灭法),隋室受命乃兴复之。皇帝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故于……仁寿元年……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静三十处,各起舍利塔。

  由此可知,舍利塔的在国内得到广泛兴建,是完全为了当时代封建主的感谢佛法所致。并利用了他特有的权力,下诏命令各地限期办理。同时历次兴建舍利塔的时代,均在隋仁寿年间,因此后世一般人称此项舍利塔,迳称做“仁寿舍利塔”,即此之故。

  关于仁寿年间兴建的舍利塔,依照史籍记载,先后共计三次,兹将每次建塔情况,分述如次:

  (1)第一次建塔在仁寿元年(601)

  即上文舍利感应诏中所说到的一次造塔运动,当造塔前的准备工作,据广弘明集卷十七所载的文帝立舍利塔诏中称:

  请沙门三十人,谙解法相,兼堪宣导者,各将侍者二人,并散官各一人,薰陆香一百二十斤,马五疋,分道送舍利往前件诸州起塔。其未注寺者,就有山水寺所起塔依前山,旧无山者,于当州内清静寺处建立。其塔,所司送样送往当州。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若僧少者尽见僧,为朕、皇后、太子广、诸王子孙等,及内外官人,一切民庶,幽显生灵,各七日行道,并忏悔。起行道曰打刹,莫问同州异州,任人布施;钱限止十文已下,不得过十文。所施之钱以供营塔。若少不充,役正丁及用库物。率土诸州僧尼普为舍利设斋,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入石函。总管刺史已下,县尉已上,自非军机,停常务七日,专检校行道及打刹等事。

  又舍利感应记并记当日舍利自皇宫移入州境时的情形称:

  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坐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于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诸沙门各以精勤奉舍利而行。初入州境,先令家家洒扫,复诸秽秽恶。道俗士女,倾城远迎。总管刺史诸官人夹路步行,四部大众,容仪齐肃。共以宝盖、幡幢、华台、像辇、佛帐、佛舆、香山、香钵,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各执香华,或烧或散,围绕读呗,梵音和雅;依阿含经舍利入拘尸那城法。远近翕然,云蒸雾会,虽盲躄老病,莫不匍匐而至焉。

  其盛况,自可见一斑。至当时建塔地区共为三十州,其州名及舍利塔所在的寺院名称,同书也有详细的记载,即:1。雍州(今陕西长安县[附注2])仙游寺。2。岐州(今陕西岐山县治)凤泉寺。3。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大兴国寺。4。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西南)静念寺。5。华州(今陕西华县)思觉寺。6。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治)大兴国寺。7。蒲州(今山西永济县)栖岩寺。8。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旧无量寿寺。9。定州(今河北安平县治)恒岳寺。10。相州(今河南安阳县治)大慈寺。11郑州(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定觉寺。12。嵩州(今河南登封县东南)闲居寺(一作嵩岳寺)。13。毫州(今安徽毫县)开寂寺。14。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治)兴世寺。15泰州(今江苏泰县)岱岳寺。16。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治)胜福寺。17。牟州(今无考)巨神山寺(巨,一作拒)。18。隋州(今无考)智门寺。19。襄州(今湖北襄阳县)大兴国寺(即上凤林寺)。20。扬州(今江苏扬州)西寺(即栖灵寺)。21。蒋州(今南京栖霞山)栖霞寺。22。吴州(今江苏江都县)大禹寺。23。苏州(今江苏苏州)虎丘山寺。24。衡州(今湖南衡阳县)衡岳寺。25。桂州(今广西桂林)缘化寺。26。番州(今广东广州)灵鹫山寺(即果实寺)。27。交州(今越南境)禅众寺。28。益州(今四川成都)法聚寺。29。廓州(今甘肃贵德县)法讲寺。30。瓜州(今甘肃敦煌县)崇教寺(教,一作敬)。除上列的三十州外,据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十六,又收有京兆舍利塔下铭,知当日的京都大兴城——长安,另建有舍利塔一座,不在三十州之数内。此塔所在的寺院名称,据叶昌炽语石卷四称系龙池寺。是知仁寿元年所建造的舍利塔,合计共有三十一座。

  (2)第二次建塔在仁寿二年(602)

  盖当时以舍利真形犹有五十余,故继续作再次的造塔运动,据广弘明集卷十七所载安德王雄等庆舍利感应表称:

  仁寿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复分布五十一州,建立灵塔。令总管刺史已下,县尉已上,废当务七日,请僧行道教化打刹,施钱十文,一如前式(按即第一次建塔时的仪式)。期用四月八日午时,合国化内,同下舍利,封入石函。

  至当时建塔地区州数,各书记载都不一律,如上文作五十一州,而法苑珠林卷五十三引庆舍利感应表则作五十三州。其州名因广弘明集载各州所感瑞应,尚可查考。惟舍利塔所在的寺院名称,则多语焉不详。兹再根据其他诸书所记载的考定之。计五十一州中,有:1。恒州(今河北正定县治)龙藏寺。2。瀛州(今河北河间县治)宏博寺。3。黎州(今河南浚县东北)。4。观州(今河北景县东北四十里)。5。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开觉寺。6。泰州(今江苏泰县,寺名无考)。7。兖州(今山东滋阳县西二十五里处)普乐寺。8。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寺名无考)。9。晋州(今山西临汾县治)法吼寺。10。杞州(无考,寺名亦无考)。11。徐州(今江苏徐州)流沟寺。12。邓州(今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寺名无考)。13。安州(今河北密云县东)景藏寺。14。赵州(今河北赵县)文际寺。15。豫州(今河南汝南县治,寺名无考)。16。利州(今四川广元县治,寺名无考)。17。明州(今浙江鄞县东,寺名无考)。18。卫州(今河南洪县东北,寺名无考)。19。洺州(今河北永平县,寺名无考)。20。毛州(无考,寺名亦无考)。21。冀州(今河北冀县治)觉观寺。22。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寺名无考)。23。怀州(今河南沁阳县治)长寿寺。24。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北)惠福寺(一作广福寺)。25。洛州(今河南洛阳县)汉王寺。26。幽州(今河北涿县)弘业寺。27。许州(今河南许昌县治)辨行寺。28。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治)大兴国寺。29。济州(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崇梵寺。30。楚州(今四川巴县治)。31。莒州(今山东沂水县)定林寺。32。营州(今热河朝阳县治)梵幢寺。33。杭州(今浙江杭州)天竺寺。34。潭州(今湖南长沙)麓山寺。35。潞州(今山西长治县)梵境寺。36。洪州(今江西南昌县,寺名无考)。27。德州(今山东陵县治)会通寺。38。郑州(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寺名无考)。39。江州(今江西九江县治)庐山东林寺。40。兰州(今甘肃皋兰县,寺名无考)。41。慈州(今山西吉县治)石窟寺。42。雍州(今陕西长安县,寺名无考)。43。陕州(今河南陕县)大兴国寺。以上系据广弘明集所举者而言。此外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二收有信州(今四川奉节县东北)舍利塔下铭一通,为“仁寿二年岁次壬戍四月戊申朔八日乙卯”所建,正与五十一州建立灵塔舍利下入石函之期同,当亦为同时期的造作。

  按上列恒州龙藏寺,即今日河北正定县城内东部的隆兴寺,内有宋开宝四年(971)铸成的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铜像一尊,故俗称做大佛寺。寺的创建年代虽不明,但在寺内大悲阁前存有隋开皇六年(586)的龙藏寺碑,迄今尚保存完好,可为隋建舍利塔事进一解。

  (3)第三次建塔在仁寿四年(604)

  此次造塔运动范围比较小,据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七洪遵传载文帝诏称:

  朕只受肇命,抚育生民,遵奉圣教,重兴像法。而如来大慈,复护群品,感见舍利,开道含生。朕已分布远近,皆起灵塔;其间诸州,犹有未遍。今更请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诸州,依前造塔。所请之僧,必须德行可尊,善解法相;便能宣扬佛教,感悟愚迷。宜集诸寺三纲,详共推择,录以奏闻,当与一切苍生,同斯福业。

  至于四年诸州所造塔数,书无明文,唯洪遵传有“遵乃搜举名解者用承上命。登又下敕三十余州一时同送”之语。而同书童真传又称:“仁寿元年,下敕率土之内,普建灵塔,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皆送舍利。打刹劝课,缮构精妙。”是仁寿四年所造诸舍利塔,最少亦当在二十余所之数。其州名及舍利塔所在的寺院名称,据续高僧传各卷所载曾及四年奉敕送舍利诸大德僧事迹,得道其一部分,为:1。复州(今湖北沔阳县西)方药寺,2。昕州(今无考)善应寺,3。殷州(今河南获嘉县)智度寺,4。泽州(今山西晋城县东北)景净寺,5。韩州(今无考)修寂寺,6。吉州(今江西吉安县)发蒙寺,7熊州(今无考)十善寺。8。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西北)福田寺,9。郢州(今湖北武昌县)宝香寺,10。广州(今广东曲江县)化成寺,11。邢州(今河北邢台县)泛爱寺,12。海州(今江苏东海县南)安和寺,13。莘州(今山东莘县治,寺名无考),14。隆州(今四川阆中县西)禅寂寺,15。密州(今山东诸城县治)茂胜寺,16。浙州(今四川泸县)法相寺,17。熙州(今甘肃狄道县?)山谷寺,18。陇州(今陕西陇县治),19。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华林寺。

  在以上三次诸州奉诏起塔的同时,并均撰文刻石埋入塔内,以垂永久纪念之意。此项铭石迄今尚保存完好的计仁寿元年有岐州、同州、蒲州、青州、长安五塔。日人常盘大定、关野贞合著的“支那佛教史迹”第四册中收有青州舍利塔下铭拓本照片图样,又王昶金石萃编卷四十中亦收有同州、青州二舍利塔下铭全文。仁寿二年有邓州、信州二塔,仁寿四年有梓州塔;邓州塔铭同见金石萃编卷四十,信州塔铭则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十六,读者可参阅,不另列举。总之,此项铭文是有一定格式句子的,偶然有异,亦只一二字之微,此外仅将州县寺名,各易以本州之名而已。但也有例外的,如邓州舍利塔下铭例。据金石萃编的著者王昶书邓州塔铭后谓“同州、益都两舍利塔皆刻敕文,而此文非敕语,不知是诸臣,抑是寺僧所记?碑不载书记人姓名,无从考矣”云云。

  三、舍利塔形制的初步考证

  隋建舍利塔的形制问题,迄今在我国学术界中尚成为一个“谜”,有人主张它是木构,有人主张它是石造。主张木构的有刘敦桢、梁思成教授等,前者在“苏州云岩寺塔”一文中所引证的隋仁寿舍利塔一节说[附注3]:

  云岩寺塔……它的建造年代最容易和隋仁寿舍利塔混为一谈,但杨坚(文帝)建塔诏书,与杨雄等庆舍利感应表,以及后来幽州悯忠寺重藏舍利记,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仁寿元年所建舍利塔三十处,全是“有司造样送往当州”的木塔。按照当时木塔式样,塔的平面应是方形,和现在云岩寺塔根本不合。

  后者在“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说:

  六朝及早唐之塔,据我们所知道的,如洛阳伽蓝记所述之“胡太后塔”及日本现存之京都法隆寺塔,均是木构(法隆寺五重塔乃飞鸟时代物,适当隋代,其建造者乃由高丽东渡的匠师,其结构与洛阳伽蓝记中所述木塔及云冈石刻中的塔多符合)。且我们所见的邓州大兴国寺,仁寿二年的舍利宝塔下铭,铭石圆形,亦像是埋在木塔之塔心柱下那块圆础下层石,这使我们疑心仁寿分布诸州之舍利塔均为隋时最普遍之木塔[附注4]。

  惜隋代舍利塔,除蒋州一处将信将疑外,其他的都已不存,有之亦仅遗留塔的铭额、铭石或画象石[附注5],但是都解决不了塔的整个结构材料及其形制问题的。依照笔者初步考证意见,认为:

  第一,当日始建舍利塔时,杨坚(文帝)所颁的诏书中,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其塔,所司造样送往当州”,所以是有一定的明文规制和标准图样的,所谓明文规制,在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二释昙迁传中曾述及,以帝即请大德三十人安置宝塔为三十道;“建轨制度,一准育王”。故仁寿元年所造的三十余塔,其塔样既是一准育王故制,那末二年,四年当亦如是。按印度阿育王时所造的佛塔,它的塔形,下部作复钵式,上部则逐渐形成为细长的刹竿,加以相轮若干道;下部多用石造,上部则最初时期用木,但到了后来也一并采用石造了[附注6],核与今日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的形制,以源流来讲,有些相似。

  第二,舍利塔是属于墓塔一类性质的塔,墓塔之在印度或在中国,其构筑材料,往往以石为主,并且石易雕刻,在纪念上的意义尤更大。且在隋代以前,我国佛塔虽以木塔为多,但也不是没有石塔出现,其中较著名的代表作,如南北朝时代,拓拔弘(后魏献文帝)在皇兴元年(467)于首都恒安(今山西大同)所建造的天宫寺石浮图,虽只三级,但高也有十丈,史称“榱栋楣楹,上下重结,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附注7]。又原在大同城内的北魏千佛石塔系建于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四角九层,各层壁面雕有无数佛像的浮雕,塔下并有较大的石台,四面亦刻种种佛像及异兽,制作甚为精巧,惜此塔过去已被日人盗走,陈列异邦,我们只可从照片中看到它的全貌[附注8]。再就墓塔来讲,在隋以前的如山东济南神通寺的四门石塔;在隋以后的如唐代的石造墓塔,例子多得更举不胜举了。

  第三,至于从塔的平面来研究,虽然唐以前的塔,不论木构、砖筑、石造,其平面差不多全作正方形,而没有像南京栖霞山舍利塔之作为八角形的。但是南北朝时代,就有一座平面作十二角形的嵩狱寺塔,它系建于后魏正光元年(520),是早于杨坚(文帝)之建舍利塔八十年以前的作品,依照建筑物平面的进化规律,那末它一定是由简单发展到繁复,所以在正方形塔演变到十二角形塔的后期中,也许就有八角形塔的出现。同时就其立面而论,则嵩狱寺塔是“密檐式”,南京栖霞山舍利塔也是“密檐式”,这种密檐的起因,就是基于印度阿育王所造窣堵波上部刹竿的相轮制度演变而来[附注9]。当然,以上所述三点,限于文献、实物资料,在没有得到充分旁证以前,是很难以肯定的,故仅提出作为初步推断而已。

  ①建塔的目的,如仅单为表扬古迹而立,不是为了埋置舍利用的,则称做支提,梵名Caitya。

  ②历代疆域地名,变迁甚烈,将隋代州名考订今地名,难免有错,本条系据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载为准,以下各条同此。

  ③见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7期,页27。

  ④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5卷第4期,页137。

  ⑤日人松本文三郎所著的支那佛教遗物一书中谓,岐州凤泉寺舍利塔尚存画象石四。按此项画象石的拓本,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的著者缪氏曾经收藏,惟今已不知去向。

  ⑥印度窣堵波的形制,详见现代佛学1957年6月号,拙作“佛教东来与白马寺建制考”一文。

  ⑦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

  ⑧北魏千佛石塔照片,见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出版的雁北文物勘查团调查报告。

  ⑨嵩岳寺塔的式样评介,详见现代佛学1957年7月号,拙作“北朝寺塔概述”—文。

文章关键词: 仁寿 舍利塔 隋代 隋文帝 佛学文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