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信解行证

2017年01月13日 16:09  中国佛教网  收藏本文     
教有信解行证四门。教有信解行证四门。

  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古人云:先悟后修,是则悟后正好修行。古德云:学人但得一念顿契自心,是为妙悟。尚有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名为现业流识。既悟之后,即将悟得道理,二六时中,密密绵绵,净除现业流识,名之为修。不是舍此悟外,更有修也。净除现业,乃为随缘消旧业,全仗悟之之功,乃能有力净除恶习。若但空信,将何以消恶习乎?所云疑情参究等,正是净除现业工夫。若未悟时,须究业习流识起处。经云:静坐山林,观自心流注等。若已悟后,则恶习起处,一照便消,自然如红炉片雪耳。悟后消业,与未悟时工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语也。

  问:永明云,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私契同。一入信门,便登祖位。夫祖位甚深,闻解便可登乎?况云门已透法身,洞山必令尽识,是证非解也。兹解位称祖,当必有深义?

  答:教有信解行证四门。其解有解悟之解,知解之解。若以闻信入,乃知解边事。若灵云睹桃华,香岩闻击竹,顿了自心。此解悟之解,一解便彻自心,即将解字吐却。所谓入此门来,不存知解,便称祖位。若闻他家屋里事,解得当为己有,岂可称为祖师耶?已透法身,若影子不忘,正堕识情,全存知解,是以古人不贵。若真实悟的,岂特解不称祖?所谓初发心时,即得菩提,岂可与知解者同耶?

  问:古人云,不贵子之行履,只贵子之见地。又云,见地不明,堕落坑堑。今诸方解说有二:一说博学经论,依解名为见地;一说悟明后,方为见地。若学解为见地,何故宗门不许看教?若悟后方是见地,即今初心操履,以何法为见地,免离堕坑之患耶?

  答:解为见地,有三种不同——有学解、有信解、有悟解。若从教上,或祖师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处,不落枝岐。此虽是名见地,谓依地作解。其有未亲言教,但只决定信自心,了无一物,是为信解。若参究,一旦明本有,是为悟解。此三皆名见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见障。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实证。其悟解虽一念顿悟,尚有无始微细惑障,亦要净除。是三种见地虽贵,若不行履,终难究竟。今古人所贵见地者,但就根器为本,非全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语,不可作实法会也。

  问:印教曰,不向教上印证者,不得正知见,此和尚旧训也。然义路是宿习,宿习难消,如油入面。万一印处,有一丝意识,则悟者转落阴魔,资发邪见,为害匪细,幸揭关头!

  答:老人寻常要修行人以教印心者,谓是为自己所知所见,一向无明眼人,指示邪正,要以佛经印正。如楞严楞伽圆觉经中,所说皆禅定工夫,悟心之要。将自心对照看,如佛所说,不如佛说。故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是将经中玄妙言句,回为己解也。如子所问者,正不知话头落处也。至若吾人种种心病,唯佛披露殆尽。如楞严七趣升沉之状,五十种阴魔之形。楞伽外道二乘之邪见,非佛细说,又何从而知惧耶?吾所谓印心者此耳。只要以教照心,不在义路、不义路。至若宿习种种,又不止义路也。

文章关键词: 憨山大师 信解行证 佛法 修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