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题文字1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金刚经》

1994 年春,应厦门大学青年禅学社邀请,开了《金刚经》系列讲座,在讲授的过程中,参考了几家古德权威注疏,玩味之余,颇有一些心得。当时列了一个提纲,拟撰写 一篇《金刚经》文章,因忙於其他事,未能写下去。一晃就到了年底,课程讲座都已结束,闲了没事,於是又打起《金刚经》的妄想,再次提笔,促成撰写此文的因缘。

关 键 字:新浪 佛学 济群法师(微博) 金刚经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 一、前言
  • 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详细]
  • 二、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
  • 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 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者,要算《金刚经》了。《金 刚经》是般若系经典。般若经在东汉时期就已传到中国……[详细]
  • 三、《金刚经》与禅宗
  •  达摩西来弘扬禅宗,在传授心地法门、顿悟 禅法的同时,并推荐《楞伽经》作为禅修者的印心典籍。因此经名相丰富,说理繁多,译文生涩,对於修学顿……[详细]
  • 四、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语的音译,之所以不译成华言,是因为中国词语中难以找到相应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译出,那就勉强称……[详细]
  • 五、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东晋道安大师把佛经科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通常又有证信序、发起序两个部分。证信序是记述佛陀当时讲这部经典时的法会条件,各个经……[详细]
  • 六、《金刚经》解决什麽
  •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麽问题。假如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那我敢断定他一定还没能够树立正信。因为一个不清楚佛法能够解决什麽问题的人……[详细]
  • 七、四相与人生
  • 读诵《金刚经》,经常会见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相简称曰四相。四相都是我相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实是一我相,或称我执。它与法执构成……[详细]
  • 八、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
  • 《金刚经》听众虽然是以须菩提为首的千二百五十声闻众,但佛陀在讲经时,却似乎是对着菩萨说的,所以《金刚经》体现的是菩萨道精神。说到菩萨,通常……[详细]
  • 九、如何得见如来
  • 学佛的人可能都会关心这样的一个问题,佛陀是什麽样子?如何才能见到佛陀?针对世间人的疑问,《金刚经》对这个问题,也作了阐述。在世间人的观念中……[详细]
  • 十、《金刚经》的信仰
  •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整个佛法大纲,不外乎信解行证四个部分。《大智度论》曰:“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详细]
  • 十一、如何奉持般若法门
  • 对於甚深的般若法门,人们听闻受持之後,很容易产生执着,那麽这种对经教的执着正确吗?须菩提尊者针对凡人疑虑,在经中向佛陀提出了这个问题。经日……[详细]
  • 十二、如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
  •  佛法僧三宝构成了佛教的全体。三宝中的法宝,是指三藏十二部经教。由法的久住,以法为核心,才能造成三宝在世间延续。法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事实而……[详细]
  • 十三、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
  • 佛法的体险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关心的问题。世间上的人,总是带着有所得的心在人生的舞台上生活着,他们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知……[详细]
  • 十四、般若正观
  • 《金刚经》作为般若体系的经典之一,处处 都表现出般若正观的作用。如经中所言:“如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详细]
  • 十五、无住生心
  • 禅宗的六祖惠能,从听闻《金刚经》的“应无所……[详细]
  • 十六、《金刚经》的受持功德
  • 《金刚经》称:“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详细]
  • 十七、注释
  • 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九章《释……[详细]

济群法师简介

  •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此外,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两百余万字,如《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来,更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着重佛法基础建设,引领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法师其他作品

  • 《生命的回归》
  •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了生机、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
  • 《坐看云起》
  • 阿兰若为梵语音译,意为寂静处。曾是近代高僧弘一大师住锡南普陀期间的掩关静修之地。
  • 《认识菩提心》
  • 详尽阐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殊胜、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和菩提心的实践原理。
  • 《心经的人生智慧》
  • 《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
  • 《佛教的财富观》
  • 本文将根据佛教的思想,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认识财富的角度,希望能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