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僧宝论》

2012年4月,《僧宝论》全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者明贤法师。该书是作者历经20年僧团生活中,见证汉传佛教僧宝在现代中国,所发挥的现前僧住持佛法伟大事业的真实笔记,系统总结了僧宝定义及皈依僧宝的功德、含义、原因、方法,并叙述了如何如法依止僧宝、如何避免谤僧及调整行为、如何理解出家为僧的特殊意义。

该书解决了近现代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四依法是否否认依止现前僧的意义”、“华夏传统文化是否视出家行为悖逆孝道”、“禅宗是否无师承,禅宗如何师承”、“如何对待过失僧”、“俗众可否非法呵举过失僧罪过”、“为何称凡夫僧为宝”、“僧服可否现代化”、“世人全部出家修行世界是否会灭绝”、“以护止杀的非暴力佛教精神”等重大难点问题。

关键字:四依法 出家 禅宗 信仰迷失 明贤法师(微博)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有机缘正面了解的群体。他们淡泊名利却能让人深刻体验大悲大喜,常常被社会的各种浪潮裹挟却从不随波逐流,多数是青年却传承着最久远的文化,时常面对死亡却又为生命之花更加灿烂而努力,直面痛苦与黑暗却又给人最多的光明与希望……

数据标题文字1

    僧宝在人类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特殊意义和非凡功德,被人们广泛地论述和赞颂。在这些论赞中,弥勒菩萨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对僧宝的解析较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本章将参照该论的结构,就僧宝的意义、功德,以及皈依僧宝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数据标题文字1

    至诚皈依僧宝后,我们应像善财童子一样,为学正法,而耐心寻找参访善知识僧。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抉择后,就应依止师僧,精进修学。

    世间一切工巧艺术均有师承,而无上的涅槃大道,怎能无师自成呢?人们久耽迷途,举枉措置,若无师僧在修行路上时时指点,岂不错路?佛法义理博大精深,尤其是修证层面无法言传的部分,唯依师僧应机设教,方便化导,才能将教法落实于心行。故当以清净心、恭敬虔诚的信心依止师僧善知识。这是一切功德之门。

    如法地依止师僧,我们首先要认真了解和思考依止师僧的利益和不依止的过患。其后,要建立标准,慎重抉择和观察,在对师僧生起清净、坚定的信心后,应精进地从师参学,如教修行。

数据标题文字1

    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以名闻与利养所编织的竞争网络,覆盖了社会大众的全部生活。社会发展越快,人们的烦恼越重。释迦牟尼佛在讲述《悲华经》时,描述了在佛眼智慧的察下,人寿百二十岁时,社会大众的深重烦恼:

数据标题文字1

    若人出家,能脱三界轮回,证寂灭安乐,度无量众生,故出家功德不可限量。《阿难出家空经》云:“若发愿出家,向寂静处跨一步之功德,已胜过诸三千界众生,于数劫中布施妻子儿女之福德。”《贤愚经》云:“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

数据标题文字1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尊者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被称为“头陀第一”。尊者出生于摩竭陀国,生下来便具足三十二相,聪明颖悟无人能敌。

数据标题文字1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大众的信仰也日渐趋于风雨飘摇。当时,社会上对于佛教、对于出家人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和看法,偏见和指责日益增多。

数据标题文字1

    三纲五常人伦之道,非圣人之正道,亦非凡夫之邪道,乃圣凡过渡之中途也。

数据标题文字1

    出家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出离心,救度世间。世间人,往往百唱有百和,而出家人时常一味孤高清谈,却被世人看作奇怪。所谓,燕雀频来皆不怪,鸾凤一出众惊惶。

  • 明贤法师简介
  • 明贤法师,法名道笈,197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8岁于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依弥光老和尚剃度出家,19岁于安徽省九华山仁德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继而依止一诚长老参学有年,参与云居山真如禅寺基建及靖安宝峰寺的重建工作,之后担任江西佛学院教研主任,于禅法生浓厚兴趣,兼习汉藏南传佛教诸典籍,进学中观、楞严、戒律、及佛教造像,编辑出版《入中论导读》、《应无所住》、《僧宝论》及《禅七》等著作,随后参与东林大佛建设工作。先后于一诚长老、本焕长老、佛源长老、灵意长老、海音长老座下,接沩仰、临济、云门、法眼、曹洞五家禅宗法脉。

    2006年,与台湾慧在法师并肩西行,历尽艰辛,重走玄奘大师当年西行取经道路,历时半年,于当年11月26日到达西行终点那烂陀寺,作为中国佛教使者,将一路携带的玄奘大师塑像、《六祖坛经》及禅门五家法卷,回传给了印度那烂陀寺。季羡林老先生评价为:“重走西行路”将使新世纪“文化拿来”和“文化输出”成为人类文化平等交流的重要方式。

    2006年底,为了促进汉藏佛教文化的健康和谐交流,开始组建青海省青海湖畔的北海禅院,2008年,北海禅院第一期工程的“青海湖祥和菩提塔”获得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大师亲笔题名。

    2009年,利用寺院建设的间隙时间,法师应邀于北京大学禅学社、北大宗教文化研究会等社团宣讲禅宗、中观等佛教法要。

    2012年,提出“教启中观,行归法眼”的宗风,认为“有人心便有禅宗”,“禅宗是最契合中国现代人的修行法门”,“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并立宗风碑。同年,应邀于北京大学禅学社开讲《中观见与道德经》课程。

精美图片

迦叶尊者

迦叶尊者

密勒日巴尊者

密勒日巴尊者

慧可禅师

慧可禅师

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

阿姜查尊者

阿姜查尊者